王歡
[摘要]在新時代背景下,隨著新媒體的出現,對新聞記者的心理素養也提出了相應要求。本文從分析新時代背景下加強新聞記者心理素養的重要性出發,探討在實際工作中新聞記者應當具有哪些優良的心理素質能力以及人格素養,從而實現自身工作能力與效率的提升。
[關鍵詞]新時代背景;新聞記者;心理素質分析
隨著時代的發展,新聞記者的心理素養問題顯得越來越重要,新聞記者只有不斷提升自身素養,才能更好地投入到新聞實踐工作中,創作出更優秀的新聞作品,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一、新時代新聞記者加強心理素養的重要性
新時代背景對新聞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新聞記者只有加強心理素養才能更好地適應當前發展趨勢。新聞記者既是新時代的見證者也是新時代的建設者,要牢記自身使命,學習新的傳播理論,創作出優秀的新聞作品。
在新時代背景下,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呈現出了融合發展的趨勢,這就使得新時代的新聞記者,需要提升個人綜合能力,以適應新趨勢,突破在傳統媒體新聞報道中形成的工作慣性與認知障礙,對自身的職業角色進行重新定位。同時,還應建立服務意識,通過優質的新聞服務、新穎的新聞報道策劃、多維度的表達形式,為大眾提供針對性更強的新聞產品,滿足大眾對信息的個性化、多樣化需求。
在新時代背景下,提升新聞記者的心理素養也是實現其個人內涵式發展的重要手段。新聞工作者需要提升自身的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用腳奔走、用眼觀察、用腦思考、用筆表達也是新聞工作者應堅持的職業準則。基于我國互聯網技術和融媒體的高速發展,重新建構新聞傳播媒介,導致了整體新聞傳播環境的顛覆性改變。記者在轉型過程中仍要堅守職業準則,以確保新聞產品的質量。記者自身的心理素質強大與否決定了記者的工作效率高低,良好的心理素質是記者保持自身活力、追求進步的關鍵。
二、新時代新聞記者所需具備的心理素養、能力
1.心理素養。新聞職業生涯中,新聞記者不僅要對自身的專業能力進行提升,也要具備相應的心理素養。根據實際工作需要,新時代新聞記者所需具備的心理素養為以下幾點:
①認知能力。認知能力包含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力等多種不同的能力。對新時代新聞記者來說,如果想要更好地發掘新聞素材,就要注重對自身觀察力、想象力及思維力的提升。在觀察力方面,新聞記者不僅需要對客觀世界進行敏銳的觀察,也要善于運用心理學、哲學等多方面知識對人類的主觀世界進行透視。通過觀察力的提升,新聞記者除了能夠直接獲取新聞素材,還可以間接發現新聞要點。而想象力的提升,能夠讓記者對事件走向進行科學預判,發掘未知事物。思維力的提升則可以讓記者對事件的深層聯系、邏輯關系進行梳理。做到上述幾點,記者才能充分發揮認知能力,完成對新聞的發現、加工與報道。
②溝通能力。在任何情況下,新聞記者都應與新聞事件當事人或知情人進行詳盡、有效的交流,而不是單單做一個“旁觀者”。記者通過人際溝通可以獲取有效的新聞線索。記者在進行新聞采訪時,處于即時溝通的狀態中,這就對記者的溝通能力提出一定要求。經過長期實踐,記者的溝通能力會得到很大提升。
③創新能力。對新聞記者來說,其本身的勞動就是一種創造性勞動,而記者在創作新聞的過程中,也要善于從角落中發現新聞。只有對記者的腳力、眼力、腦力及筆力進行全方位提升,才能確保新聞的創新性。因為只有腳力到位,筆力才能夠厚重;只有眼光敏銳,思想才會獨到。以我國新聞史上標志性人物范長江為例,其在走遍了半個中國后寫下了《中國的西北角》這篇新聞佳作,通過鮮活的故事以及細膩的情景對受眾產生感染力。這說明在新聞創作以及創新的過程中,只有做到“四力”的融會貫通,才能創作出具有創新性價值的新聞作品。
2.人格素養。在新時代背景下,新聞記者的心理素養影響的是其工作效率,而人格因素更多地能夠反映出個體的風格差異。在對人格素養進行研究的過程中可以發現,人格素養的特征主要包括獨特性、穩定性、統合性與功能性。新時代新聞記者要在健全人格的基礎上,塑造更加卓越的職業人格。
①目標意識。以新聞采訪中普遍存在的目標管理為基礎,在行動、話語過程中有意識地表達既定目的或標準即為目標意識,這也是目前被廣泛應用于新聞工作中的一種觀念。新聞記者通過目標選擇、衡量新聞價值、可運用手段這三個階段來完成對新聞選題的處理,這就是目標意識的應用形式。
②雙是人格。雙是人格是人際溝通分析理論中的重要概念,能夠使個體形成幸福感、滿足感以及良好的人際關系,使個人在面對自己與他人時,都處在一種“我好——你好”的關系中,對兩者之間的關系進行正確處理。
③陽光幽默。陽光幽默中的陽光指的是個體的公知區域足夠大,也被稱為“約哈里窗戶”。其在人際交往心理學、管理學、人力資源管理、傳播學等領域都有著廣泛的應用。記者面對多樣化的采訪對象時,其自身的公知區域越大,對共同話題的探索也更加明顯,可以拉近自身與采訪者之間的距離。而幽默則是一種非敵意的風趣,合理運用幽默技巧,能夠放松自我,從而獲得更好的互動體驗。
④高峰體驗。高峰體驗指的是人們在追求自我實現的過程中,對基本需求的獲得與滿足,追求短暫、豁達的體驗。高峰體驗也包括挑戰難題,面對一些困難任務,同樣可以感受到這種心理。例如,新聞記者在參與抗震救災的新聞采訪時,獲得對應的高峰體驗,從而實現自身能力的激發,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
三、結論
綜上所述,在新時代背景下,心理素質能力的提升已經成為當前新聞記者的一項重要任務。為此,新聞記者應當具備認知能力、溝通能力、創新能力等心理素養以及目標意識、雙是人格、陽光幽默、高峰體驗等人格素養,以此為基礎,創作出更優秀的新聞作品。
(作者單位:烏魯木齊廣播電視臺(烏魯木齊廣播電視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