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秋霞
(昆明市官渡區人民醫院婦產科 云南 昆明 650200)
剖宮產后瘢痕妊娠是一種高危妊娠類型,是由于剖宮產后子宮切口遺留瘢痕,而再次妊娠時受精卵著床在瘢痕上,從而形成了瘢痕妊娠。這也屬于異位妊娠,在臨床較為罕見,但隨著我國二胎的開放,本病的發病率明顯升高,若未及時發現和治療,可能引發子宮破裂大出血,或于妊娠晚期發生兇險性前置胎盤,危及患者生命[1]。因此,早期的診斷和治療、保證母嬰的生存質量至關重要。通過分析早孕期剖宮產瘢痕妊娠的臨床及病理特點,能夠為臨床的診治提供參考依據,現具體匯報如下。
分析2017年9月—2019年9月在我院婦產科治療的60例剖宮產瘢痕妊娠患者資料。年齡25~39歲,平均年齡(31.3±4.6)歲,距上次剖宮產時間6個月~5年,平均(2.9±0.5)年;所有患者均經B超及磁共振成像(MRI)檢查確診為剖宮產瘢痕妊娠,β-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β-HGG)水平明顯升高,停經時間在34~93d不等,平均(53.7±10.2)d;其中,內生型23例,外生型37例;行宮腔鏡病灶電切術13例、腹腔鏡病灶楔形切除術47例;排除合并其他妊娠疾病、精神異常者。
對所有患者采集病理蠟塊,用石蠟包埋、超薄切片機切片,制作成4μm的切片,常規染色后在顯微鏡下觀察病理學特點。病理檢查均由同一病理科檢查人員共同操作完成,檢驗結果均一式兩份,確保結果的嚴謹和準確[2]。
①宮腔鏡病灶電切術。在超聲引導下行將電切刀送到子宮切口妊娠處,設置功率50W,在高熱量作用下將妊娠瘢痕組織凝固、溶解、脫落、排出。②腹腔鏡病灶楔形切除術。全麻后在臍部作一15mm左右的切口,置入腹腔鏡,建立氣腹,檢查盆腔內情況,在左右麥氏點各作一小切口,置入套管針,電凝并分離雙側子宮動脈,切開病灶,清除陳舊妊娠組織,離斷子宮下部前壁宮頸管,徹底暴露子宮峽部后壁,沿包塊邊緣將病灶切除,用1-0號可吸收縫線,修復子宮峽部[3]。
統計本病的臨床特點;觀察內生型和外生型的病理特征,包括停經時間、HCG值、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妊娠包塊直徑、HCG恢復正常時間、身體恢復時間。
數據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所有患者中,陰道流血40例(66.67%)、腹部疼痛9例(15.00%)、無明顯癥狀11例(18.33%)。
內生型妊娠囊朝向子宮內生長,外生型妊娠囊向著子宮外肌層更深的方向生長,病情可累及膀胱;病理標本下可見子宮肌層有絨毛組織存在,瘢痕處子宮平滑不連續、不完整,存在間隙;見表。
表 內生型和外生型病理特征比較 (±s)

表 內生型和外生型病理特征比較 (±s)
注:*與外生型相比,P<0.05。
分型n停經時間(d)HCG值(miu/ml) 妊娠包塊直徑(cm)術中出血量(ml)手術時間(min)HCG恢復正常時間(d)身體恢復時間(d)內生型2359.82±9.76*20610±2537*3.6±0.5113.4±53.5*25.6±9.319.8±5.2*31.2±5.1*外生型3746.52±8.5724678±33453.5±0.6133.6±59.727.3±9.523.4±4.958.9±6.3
剖宮產后瘢痕妊娠主要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胚胎著床在瘢痕深處,在子宮肌層向外生長,早期即可發生陰道出血,甚至可誘發子宮破裂,危險性大,這種稱之為外生型瘢痕妊娠。一種胚胎著床在瘢痕淺層,向宮腔內方向生長,這類早期癥狀不明顯,有繼續妊娠的可能,但隨著妊娠時間的延長,可發展為前置或低置胎盤,也存在子宮破裂的風險,這種稱之為內生型瘢痕妊娠[4]。隨著臨床影像學檢查手段的提高,常規B超無法檢測出的類型可通過MRI檢查明確內生型和外生型瘢痕妊娠類型,以提高診斷率,精準評估病情嚴重程度。本研究中,60例患者中,內生型23例,外生型37例,內生型比例明顯少于外生型。由此可見,外生型是主要的瘢痕妊娠類型。而在兩種類型的病理特征比較上,內生型停經時間長于外生型,HCG值、術中出血量低于外生型,HCG恢復正常時間、身體恢復時間短于外生型(P<0.05),兩組在手術時間、妊娠包塊直徑上無顯著差異(P>0.05)。進一步證實外生型瘢痕妊娠的病情更嚴重,發生陰道出血的時間更早,術中出血量更多,術后恢復時間更慢。而早期確診內生型和外生型更有利于臨床選擇適宜的手術方式,將病灶徹底切除,改善患者預后。
國外研究認為,剖宮產瘢痕妊娠的發病幾率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減小,大部分患者剖宮產間隔在2~5年,發生年齡以25~32歲最高。約72%的子宮瘢痕妊娠發生在2次以上剖宮產史者,這類患者存在子宮瘢痕處內膜或瘢痕愈合缺陷,可誘導孕卵種植[5]。在臨床表現上,陰道流血40例(66.67%)、腹部疼痛9例(15.00%)、無明顯癥狀11例(18.33%)。說明大部分患者存在典型的陰道流血、腹痛等先兆流產癥狀,也有部分患者無明顯癥狀。因此,臨床要重視輔助工具的應用,綜合應用彩超及MRI,以準確顯示妊娠囊與瘢痕的關系,為臨床選擇適宜的手術方式提供有力依據[6]。
綜上所述,早孕期剖宮產瘢痕妊娠的臨床及病理特點較為復雜,有內生型及外生型,兩者在病理特點、病情嚴重程度上有所差異,臨床可借助MRI明確瘢痕妊娠類型,早期進行診治,選擇適宜的手術方式,以改善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