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利均
(重慶市腫瘤醫院 重慶 400010)
手術仍然是目前臨床上對甲狀腺癌進行治療最常用的一種方法[1]。本文研究甲狀腺癌患者在圍手術期階段接受綜合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匯報如下。
選擇2017年9月—2019年9月在我院接受手術的86例甲狀腺癌患者,以隨機分組的形式分成對照組(43例)和觀察組(43例)。對照組患者甲狀腺癌病史1~14個月,平均5.3±0.8個月;男性24例,女性19例;患者年齡38~67歲,平均51.9±5.6歲;觀察組患者甲狀腺癌病史1~16個月,平均5.5±0.7個月;男性26例,女性17例;患者年齡35~68歲,平均51.6±5.5歲。數據組間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比較分析。
對照組圍手術期階段實施常規外科手術護理;觀察組圍手術期階段實施綜合護理干預:①在圍手術期內為每位患者配置責任護士一名。②責任護士主要負責對患者實施情緒干預,術前囑咐患者盡可能多的休息,如果由于活動不便、食欲減退、排尿不利等因素的影響導致不良情緒出現,應積極傾聽患者的主訴,消除其異常情緒。術前幫助患者增強身體素質,對其飲食習慣進行了解,為其制定對預后有一定幫助的飲食方案,保證高蛋白飲食,對維生素進行適當的補充。③主動與患者之間進行溝通,說明術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并協助其完成。同時還需要說明術后可能出現的一些不良反應及應對方案,根據具體情況給予患者鼓勵,以便其能夠更加積極的配合治療。④將甲狀腺癌手術的基本原理及過程向患者進行必要的解釋,使患者能夠充分理解手術,并在最大程度上消除疑慮,將患者送入到手術室,并給予適當的精神鼓勵,術中安慰家屬情緒,使其對手術的信心得以提升,并降低焦慮感。⑤在手術復蘇期間,要對呼吸機的效率給予密切關注,觀測血氧含量,必要的時候可以通過面罩方式進行吸氧。⑥術后對生命體征各項指標的變化情況進行監測,觀察不良反應,認真傾聽患者主訴,及時處理應對相關問題,必要的時候要向醫生進行報告。⑦出院后對患者的恢復情況進行隨訪,并提出相應的指導建議。
(1)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2)護理干預前后疼痛程度評分;(3)術后住院治療時間;(4)對圍手術期護理的滿意度。
疼痛程度:采用VAS評分法評價,最高10分,分數高則疼痛程度重[2]。
滿意度:采用滿分為100分的問卷,在患者出院當天以不記名打分的形式,對滿意度進行調查。≥80分為滿意,<80分且≥60分為基本滿意,<60分為不滿意[3]。
數據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4.7%低于對照組的20.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護理后VAS平均均低于護理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干預前后疼痛程度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護理干預前后疼痛程度評分比較(±s,分)
組別 例數 護理前 護理后tP觀察組437.46±0.812.10±0.4238.522<0.01對照組437.59±0.644.81±0.3724.659<0.01 t 0.82631.749 P>0.05<0.05
對照組和觀察組術后住院治療時間分別為(8.26±0.73)d和(5.12±0.48)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滿意度比較[n(%)]
在對甲狀腺癌患者實施根治術治療的圍手術期階段,為其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顯得至關重要[4、5]。甲狀腺癌患者在圍手術期階段接受綜合護理干預,可以減少并發癥,減輕疼痛,縮短住院時間,使護理滿意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