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芋吉
(沐川縣人民醫院,四川 沐川 614500)
腎結石是泌尿科疾病,形成的因素較多,且男性比女性發病率高,常表現為血尿、腹脹、惡心嘔吐等癥狀,易導致患者出現不良情緒,不利于患者的治療[1]。為觀察人性化護理在腎結石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本研究選擇我院2016年7月—2019年7月期間收治的60例腎結石患者參與實驗,現報告如下。
選擇我院2016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60例腎結石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其中對照組患者男17例,女13例;年齡26~61歲,平均(42.86±7.86)歲;觀察組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齡26~62歲,平均(42.78±7.69)歲。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P>0.05),有可比性。入選標準:確診為腎結石患者;患者知情同意;意識清楚。排除標準:止痛藥物依賴史;臨床檢查資料不齊全;交流障礙者;伴有嚴重精神障礙患者。
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如觀察患者病情等。給予觀察組患者人性化護理,包括和環境護理、心理護理、健康宣教、運動護理等。
比較兩組患者的SDS、SAS及VAS評分,使用焦慮抑郁評分表,評估患者的焦慮抑郁情況,運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估患者的疼痛情況;分數越高情況越嚴重。觀察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感染、尿血、漏尿。
數據采用SPSS22.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SDS、SAS及VA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患者的SDS、SAS及VAS評分(±s,分)

表1 比較兩組患者的SDS、SAS及VAS評分(±s,分)
組別 例數SDS評分SAS評分VAS評分觀察組3023.75±5.0222.87±4.893.78±1.72對照組3033.65±7.8434.68±7.937.93±2.69 t-5.8256.9437.119 P-0.0000.0000.000
對照組患者的并發癥總分發生率(56.67%)比觀察組(23.33%)高,兩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n(%)]
腎結石是常見的泌尿外科疾病,青壯年是腎結石多發群體,以腰間脹痛、血尿、惡心嘔吐等為臨床癥狀,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了嚴重的影響[2]。目前對于腎結石多用微創技術進行醫治,但會為患者帶來術后疼痛等癥狀,因此需要對患者采取護理干預[3]。
個性化護理干預是針對患者病情等多方面因素對患者進行全方位的護理,包括為患者提供舒適安靜的休息環境,加強基礎設施的構建,了解患者的興趣愛好,并提供相應的書籍、電視等疏導患者的抑郁情緒,避免積郁成疾,在顯眼的地方安置溫馨提示]。主動與患者溝通,消除患者的陌生感,進行術前宣教,指導患者進行適當的鍛煉,鼓勵家屬多給予患者支持與關心等。通過對患者進行個性化護理可提高患者的治療效率,減輕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本研究顯示,進行常規護理患者的SDS、SAS及VAS評分均高于進行人性化護理患者的評分,兩組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進行常規護理患者的并發癥總分發生率(56.67%)比進行人性化護理患者的并發癥總發生率(23.33%)高,兩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人性化護理有助于促進腎結石患者的康復,改善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對患者的疼痛癥狀具有較好的改善效果,可降低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