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青媛 武國生
肺癌在我國作為常見的惡性腫瘤,發病率和病死率極高,對患者及患者家庭生活造成了極大影響。大部分肺癌患者在確診時已經失去治愈的可能,而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治愈率更低[1]。為了深化研究,我院對2018年6月—2019年6月來院就診的60例中晚期NSCLC患者進行治療觀察,選取30例中晚期NSCLC患者采用GP化療方案治療的同時采用四君子湯合沙參麥冬湯加減療法,由此得出最終結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資料源于2018年6月—2019年6月來我院就診的中晚期NSCLC患者共60例,隨機分成2組,其中對照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齡55~76歲,平均年齡為(62.31±3.27)歲。觀察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齡56~77歲,平均年齡(62.14±3.62)歲。2組中晚期NSCLC患者在一般資料方面經過對比沒有明顯差異,故沒有統計學意義。
1.2 診斷標準西醫診斷標準:經病理組織學輔助影像檢查手段確診,參照肺癌國際TNM分期標準[2]臨床分期為IIIb~IV期。中醫分型標準:中醫辨證分型為氣陰兩虛證,咳嗽痰少,咳聲低微,痰血,氣短喘促,神疲乏力,面色白,惡風,自汗或盜汗,口干不多飲,舌質紅或淡紅,苔薄,脈細弱。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符合NSCLC的診斷標準,TNM分期為IIIb~IV期,均為初始發病;中醫辨證為肺癌氣陰兩虛證;對研究所用化療藥物無禁忌癥;PLT不低于100×109/L,WBC不低于4.0×109/L,肺部有能測量的病灶;基礎病歷資料完整;預計生存期在3個月以上,KPS評分大于60分(生活能大部分自理,但偶爾需要別人幫助);沒有接受過全肺切除手術;患者近期沒有接受影響研究的治療;入組對象對研究內容、目的等知情同意。排除標準:不符合入選標準者;存在精神障礙或認知障礙者;腹水,水腫,血常規、心電圖異常;對藥物耐受性差,治療依從性差的患者;合凝血功能異常、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嚴重細菌感染、自身免疫病、其他原發性惡性腫瘤、消化道梗阻等;合并慢性支氣管肺炎、肺源性心臟病、嚴重肺間質纖維化、肺氣腫等其他肺部疾病者;肝腎功能不全者;過往接受過肺部放射治療的患者;基礎病歷資料不完整者。
1.4 方法
1.4.1 治療方法對照組患者采用GP化療方案進行治療,化療前30 min給予格拉司瓊注射液6 mg靜脈推注,化療第1天、第8天給予吉西他濱1000 mg/m2靜滴,第1~3天給予順鉑25 mg/m2靜滴,以21 d為一個化療周期,共治療4個周期。化療期間同時配合水化利尿、保肝護胃、預防止嘔等治療。觀察組在采用GP化療方案(方法及療程同對照組)治療的同時采用四君子湯合沙參麥冬湯加減療法。四君子湯合沙參麥冬湯方劑組成為:北沙參、茯苓、薏苡仁各20 g,黨參、黃芪、麥冬、川石斛、天花粉各15 g,白術、玉竹、桑葉各10 g,甘草、白扁豆、陳皮各6 g。氣虛甚者加入太子參,陰虛甚者加入玄參、墨旱蓮、天冬、百合等。水煎,去渣取汁,每天1劑,早晚分服,3周為一個療程,連服4個療程。
1.4.2 觀察指標測定治療前后2組患者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CD4+、CD8+、CD4+/CD8+)及NK細胞水平,以此評價患者免疫功能變化情況。依據KPS評分基準評價2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生存質量,治療后較治療前KPS評分上升不低于10分評為提高;治療后較治療前KPS評分上升低于10分評為穩定;治療后較治療前KPS評分降低不低于10分評為下降[3]。觀察2組用藥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3 療效判定標準經治療全部腫瘤病灶消失,且維持4周以上為完全緩解(CR);經治療病灶縮小范圍不低于50%,且維持時間不短于4周為部分緩解(PR);經治療病灶縮小范圍在50%以下為穩定(SD);治療后病灶增加25%以上或出現新病灶為進展(PD)[4]。計算總有效率(即CR+PR所占比率)。

2.1 2組患者療效對比觀察組總有效率為63.33%,對照組總有效率為36.67%,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療效對比 (例,%)
2.2 2組患者治療前后免疫功能變化情況對比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CD4+、CD4+/CD8+、NK細胞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CD8+明顯低于對照組,2組患者治療后CD4+、CD8+、CD4+/CD8+、NK細胞水平差異明顯(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治療前后免疫功能變化情況對比 (例,
注:與治療后的對照組相比,1)P<0.05
2.3 2組患者生存質量改變情況比較觀察組中生存質量提高者所占比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生存質量下降者所占比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4 2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觀察組患者胃腸道反應、骨髓抑制及肝腎功能損害不良反應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3 2組患者生存質量改變情況比較 (例,%)

表4 2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例)
中醫學將肺癌歸為“肺積”“息賁”等范疇,其主要病機為機體正氣不足,臟腑功能虛衰,邪毒侵入滯于肺部,導肺氣鲼郁,宣降失司,化瘀生濁,日久不化形成積塊,其病機本質為本虛標實,至中晚期致氣陰兩虛,癌瘤、痰瘀毒積于內而不散,肺熱、痰濕、熱毒壅肺,多呈虛實夾雜之證[5]。中醫治療肺癌以扶正為主,以益氣養陰為基本原則。
四君子湯合沙參麥冬湯加減方中黨參可補益脾肺;北沙參具有養陰清肺、止咳化痰的功效;黨參與麥冬合用可益氣養陰、補足正氣;白術、茯苓同有健脾益氣之功效;川石斛養陰;薏苡仁則可清熱解毒、消腫抗癌;玉竹可滋養陰液;天花粉滋陰清熱,與玉竹共助麥冬清肺潤燥;陳皮清宣肺中燥熱;甘草可健脾補中,調和藥性[6]。諸藥合用共奏扶正抗癌、益氣養陰之功效。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黃芪、黨參、白術可誘導人體細胞產生干擾素,增強NK細胞和單核-巨噬細胞系統的活性,提高和調節機體免疫功能,起到解毒、護胃、改善微循環、保護血管等多重作用。北沙參具有抗炎作用,麥冬中的麥冬多糖可提高白細胞水平,茯苓中的茯苓多糖成分可具有顯著抗腫瘤活性作用,玉竹可增強機體免疫力,甘草則具有破壞腫瘤細胞線粒體功能的作用,可誘導腫瘤細胞凋亡[10]。益氣方四君子湯和養陰方沙參麥冬湯合用具有良好的抑制腫瘤細胞增殖作用,這與其可提高機體免疫功能、誘導腫瘤細胞分化和凋亡、阻止腫瘤轉移、抑制腫瘤血管生成等有關[2]。另外化療期間給予四君子湯合沙參麥冬湯加減方可提高機體對腫瘤的抵抗體和機體自我修復能力,激活CD4+、CD8+、NK細胞活性,在提高抗癌療效的同時,也可減小化療對外周血象的影響,減輕化療造成的不良反應[7],本研究中觀察組白細胞降低、血小板降低、消化道反應、骨髓抑制不良反應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也證明了這一點。
本研究觀察組患者經治療總有效率達到了63.33%,明顯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36.67%,且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CD4+、CD4+/CD8+、NK細胞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CD8+明顯低于對照組,生存質量提高者所占比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生存質量下降者所占比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由以上結果可見在GP化療方案治療的同時采用四君子湯合沙參麥冬湯加減療法治療中晚期NSCLC患者,能提高療效,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
綜上所述,中晚期NSCLC患者在GP化療方案治療的同時采用四君子湯合沙參麥冬湯加減療法治療可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能有效改善機體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質量,且不良反應發生較少,具有減毒增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