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傳坤
【摘要】在“互聯網+財務”的大背景下,項目業財工作亟待轉變思維、更新觀念,圍繞打造多接口信息系統、增進系統溝通與協調、強化責任成本管控、落實財會制度執行四項職能作用,著力抓好預算管理、資源配置、資金平衡、兩金壓減、稅收籌劃、預警評價六項重點工作,實現“核算型”會計向“管理型”會計的轉變。
【關鍵詞】施工企業;項目管理;財務管理
一、樹立五個理念,做到守土有責
(一)跳出財務談財務,樹立“大財務”理念
以“財務中的經營與經營中的財務”為核心,在項目現場,財務人員應積極促進“現場與市場、工期與成本、質量與效率、投入與產出”的協調,拓展工作寬度和深度,不僅要種好財務本身的“自留地”、更要管好項目的“責任田”,提升項目經營質量。
(二)以持續創造價值為核心,樹立“種豆人”理念
財務工作要圍繞項目增收節支,管控項目成本,助力調概索賠,統籌資源調配,落實稅收規劃,抓好項目評估,以促進后續項目和市場可持續發展為工作重點,財務人員由“數豆人”變成“種豆人”,再由“種豆人”成長為“選豆人”,從“出納會計”向“項目經營者”的角色轉變。
(三)重視微觀費用和宏觀成本管控,樹立“兩手抓”理念
針對部分項目重干輕算、重工期輕效益、重微觀輕宏觀、重結果輕過程的問題,財務工作要在管控好項目經費的同時,積極參與招標前的現場踏勘調研,主動配合編制施工方案,在資源配置、物料消耗及設備使用效率、項目收尾管理上,做到宏觀成本與微觀費用一起抓。
(四)確保會計信息真實有效,樹立“大數據”理念
當前,項目基礎數據由于信息不對稱、口徑不統一等原因導致真實性和關聯性差,無法滿足對項目管理進行效益性、合理性和風險性的判定,無法幫助管理層做出正確、科學的決策,財務人員應建立全面、真實、有效的會計信息數據庫,將數據作為一種資產,參與企業管理。
(五)敢于專業發聲,樹立“敲鐘人”理念
財務工作歷來有企業“最后一道防線”的美譽,當前,財會人員要主動學習財經法規和規章制度,并會同其他部門、系統一道共鑄風險防火墻。在日常工作中關注合同簽訂、勞務分包、物資設備采購、資金管理等方面潛在的風險,有效識別、評估、預警和應對,共同維護財經紀律的嚴肅性。
二、履行四大職能,做到守土擔責
(一)打造多接口信息系統
在“互聯網+”時代,只有將項目經營管理與信息技術有效結合,才能提高項目治理能力,合力抓好共享信息系統建設和管理服務工作。一是與上級財務部門一起,共同豐富共享中心的應用場景,提高數據資產的利用效率。二是開發應用模塊,推動財務預算、考核、預警、雙清等管理會計在財務共享平臺的深化應用;三是努力推進企業數據資產向各個管理系統的投入和運用,為管理制度的落實提供數據支撐。四是圍繞合同收入、成本費用、項目盈虧的異常變動、資金收支平衡分析等關鍵環節,建立項目管理報告分析模型。
(二)增進部門溝通與協調
以施工方案為統領,充分運用全面預算管理工具,統一業務標準,規范業務流程,密切部門協作,圍繞成本、效益、工期、質量,實現技術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物資設備管理、成本預算管理各系統業務共商、信息共享、數據共鑒、檢查成果共用,增強業務工作的共榮共進。加強責任成本、兩金、虧損、合規等源頭管控,防范經營風險,共同推進項目業財融合,促進項目提質增效。
(三)深化全面預算管理
核算會計重在資產管理,管理會計重在資產配置,財務部門要充分運用全面預算管理手段,按照施工合同及施工方案要求,科學分解各年度預算目標。優化業績考核指標體系,重點關注“六率”(利潤占營業收入比率、管理費用占比率、研發費用占比率、資產負債率、營業收入確認率、資金回收比率),確保主要經濟指標得到改善和提升。加強對標分析,與同一工程不同標段的項目相比較,強化預算過程控制,促進全員生產效率及管理效能持續提升。
(四)夯實財會基礎管理工作
項目財務的基礎工作要嚴格按照會計處理的及時性、經濟業務的真實性、審批流程的完整性、成本費用的合規性要求,嚴格物資購置、攤銷、處置,嚴格分包合同管理,嚴守國家稅收政策及財經紀律,做到臺賬健全、數據真實、資產完整、業務規范。
三、抓好六項工作,做到守土盡責
(一)圍繞責任成本管理,確保項目經營目標實現
根據項目經營成本承包責任書,認真研究梳理項目責任成本預算清單,做好分解和落實,充分考慮不確定因素以及各工期節點和資源供給。及時辦理工程款的回收工作,對工期、資金、成本、收入等關鍵要素,做到按月盤點、按季分析,通過月度資金分析會、季度成本分析會、半年經濟活動分析會的形式,查找不足,擬定措施,確保工期、安全、質量、利潤等項目經營指標全面完成。
(二)圍繞資源配置,確保項目優質高效
根據施工方案,知悉家底,精準配置。一方面在項目管理機構、管理鏈條、工區設置、人員配置等宏觀成本控制上下功夫,使兩級管理開支真正降下來;同時,對責任成本清單做到知其底、悉其數、探其源,包括臨時設施修建、分包隊伍選用、機械設備配置、周轉材料購買與租用等諸多方面,把靜態的摸清楚,把動態的預測好;另一方面根據合同工期和質量標準把握資源投放的節奏,追求投入最大的回報,不可為了搶工期盲目投入,為創優質工程過度投入。
(三)圍繞資金平衡,確保正常投入
針對部分項目資金自平衡能力差的問題,一是要項目部變被動為主動,提前向業主申請付款或爭取超比例付款方面;二是糾正項目部對外約定付款比例過高,對外超付預付的情況;三是糾正部分項目部一有困難,就向上級公司伸手要錢的情況。
(四)圍繞兩金壓減、確保資產優良
根據資產總額控制、資產負債率控制目標,嚴格落實降杠桿、減負債工作要求,推動壓降兩金,加快項目資金周轉。一是督促強化項目清收確權,加大工程驗工計價和調概清算工作力度,全力壓降已完未驗存貨規模;二是緊盯債權清欠回款,壓實清欠責任,減少應收款項;三是嚴格工程履約、質量保證、工資保障等各類保證金管理,減少資金積壓;四是關注施工合同回款比例的約定執行情況,杜絕擅自墊資行為,從項目源頭上杜絕新增呆賬、壞賬等不良資產。
(五)圍繞稅收籌劃,確保不觸紅線
項目的稅務籌劃工作要以依法合規為前提,要聚焦節稅減負工作目標。一是項目財務部要加強稅政解讀研究,規范科研立項、費用歸集、成果驗收工作,充分享受高新企業及科研費用加計扣除減稅降費的政策紅利;二是加強增值稅管理,做到專票“應開盡開”,稅款“應抵盡抵”;三是做好員工工資薪酬支付規劃和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申報指導,切實維護職工的切身利益和個人征信。
(六)圍繞分析預警,確保及時糾偏
定期開展經濟活動分析,一方面實事求是揭示項目施工過程中每個階段存在的工期、質量、資金、成本、索賠等深層次問題。另一方面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建立起一套有效的信息識別系統,比如一旦項目發生實際成本超過公司下達的責任成本(或標準成本),立即產生預警,及時糾偏。最后是堅持問題導向,重視分析成果運用,引導項目向既定的方向、目標前行。
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設,數字技術手段在財務管理領域的運用,對提高核算效率,規范基礎管理,加強項目管控發揮了積極作用。項目財務部門要著力提升數據運用能力、資源整合能力、系統協同能力,以及在項目管理中的影響力,從“核算型”向“管理型”轉變,在實現項目經營成果最大化的同時,體現財務價值及地位。
主要參考文獻:
[1]劉鳳芹.如何加強施工企業財務管理[J].國際商務財會,2018,(12).
作者單位:中鐵八局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