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寅
(福建九鼎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1)
本文根據首開紫樾花園工程項目案例的實際情況,對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相關的關鍵技術進行充分分析。
首開紫樾花園(一區)工程,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螺洲大橋旁。本工程由福州首開瑞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福建六建集團有限公司組織施工。總建筑面積為175 949.08 m2,樓號范圍為:1#~3#、5#~13#、15#~21#、P1#、P2#、P3#樓,其中7#~9#、17#~20#樓為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現場見圖1。
圖1 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現場
綠色建筑背景下,建筑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為房屋建筑提供便利。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在施工過程中實施預制材料時,可以有效地防止在施工時浪費大量施工資源,給我國在合理運用資源方面提供了新方式,避免給施工現場周圍環境造成影響。
在開展房屋建設工程項目時,科學運用裝配式混凝土施工技術,如墻板構件安裝與現澆作業可交叉作業,工序之間又可相互獨立進行施工;預制疊合類構件安裝與樓板現澆同步施工;構件吊裝的規范化,可以降低現場吊裝工序復雜化和構件之間的鋼筋沖突,形成各工序之間的流水施工,從而提高勞動生產率,節約工期。
裝配式混凝土施工技術應用在房屋建筑過程中,可以優化整體施工環節。采用PC施工技術可以大大減少現場施工量,如構件的制作以及養護等工序可在工廠室內完成,最大程度減小外界環境因素對質量的影響,從而有效地提高整體施工質量以及施工效率[4],也避免了現澆結構在室外施工的多項安全隱患,減少對環境的施工污染。
PC建筑施工技術即預制裝配式結構施工技術,裝配式混凝土預制構件通常包括:梁板、墻板及樓梯等內容。在開展房屋建筑工程項目時,合理分析掌控PC施工技術,有效提高構件不同的部位在進行連接過程中的安全性及緊密性[3],保證建筑混凝土結構的整體性。本文對影響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的關鍵技術把控進行分析闡述。
首先,在澆筑混凝土之前要把圖紙上面的一些臨時的固定埋件進行預埋,之后在檢查好預埋的數量和位置是否標準。圖2所示為預埋埋件的示意圖。
圖2 臨時支撐預埋件
要固定預制的墻柱,需要進行以下操作:首先在現澆層中預留出需要插筋的地方,之后在這些墻柱里面灌漿,通過灌漿把現澆層插筋和預制墻柱里面的鋼筋連接在一起。圖3所示是混凝土澆筑前預留插筋的位置。
圖3 預留插筋示意圖
2.2.1 預制墻板的定位
在安裝預制墻板之前,需要安裝一個墻板限拉件,安裝完成之后進行墻板吊裝,吊裝的時候注意掛好纜風繩,之后抓住墻板的兩端慢慢降下來。安裝好墻板之后,在墻板的下面放一塊鏡子方便以后插筋使用,之后利用一些測量工具的幫助,準確定位之后固定其位置。
2.2.2 預制墻板斜支撐安裝
首先在安裝預制墻板撐桿的時候先用螺栓安裝在套筒連接件上面,下面用鉚環固定,圖4所示為固定之后的情況。之后再用刻度尺調節垂直的位置,直到達到要求為止。
圖4 預制墻板斜支撐安裝
在墻的底部還需要設一個控制線來進行檢查,這樣就可以準確地控制墻板的精度,所有的尺寸都符合設計要求之后才可以進行固定,防止因人為情況導致的誤差出現。
圖5為疊合板起吊圖,在起吊的時候需要注意,一定要使用多點吊裝進行起吊,這樣才可以保證均勻受力之后平穩進行吊裝。
圖5 預制樓板吊裝
墻板與梁板模上需貼好單面膠條,讓樓板完全搭在單面膠條上面,將樓板緩慢降至墻板上,注意保證樓板與墻板搭接為1 cm,并目測樓板的邊緣與墻板頂部單面膠條是否搭接完全。
首先,為了保證初裝的抹灰層能夠有足夠的預留空間需要在安裝樓梯的時候先設置控制線,在樓梯的測量還需要保留30 cm的空隙。要想準確控制水平層灰餅標高,需要在樓梯的上下口鋪上一層混凝土。圖6所示為預制樓梯板水平吊裝,在安裝的時候需要先用螺母安裝固定,之后慢慢進行起吊。
圖6 預制樓梯吊裝
4)梯段落位后,就可用鋼管架頂托在樓梯底部(梯段底部一般會有四個脫模吊釘,可將鋼管支撐于此)加支撐固定。
2.5.1 連接部位檢查處理
1)連接鋼筋檢查要點。首先要檢驗結構深處的連接鋼筋的位置和長度是否達到標準,其次要檢查鋼筋是否存在不正情況;確認鋼筋表面是否干凈,有沒有銹蝕等問題出現。
2)構件連接面檢查。檢查構件水平的接縫處是否存在雜物,構件和灌漿連接的地方是否做好潤濕處理。
2.5.2 構件吊裝固定
檢查樓面安裝是否平整,構件安裝是否準確。
2.5.3 分倉與接縫封堵
1)分倉。灌漿的時候大部分都使用電動灌漿來工作,一般長度不會超過1.5 m。分倉的倉體和灌漿阻力、壓力、時間等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同時對封縫的要求也非常高,一般寬度需要大于2 cm。為了保證使用的時候能夠遮擋住套筒的孔口,需要在連接鋼筋外沿的地方有4 cm的距離。分倉的時候需要注意把拌好的封堵料沿填滿整個模板,保證結實之后才能抽出內襯。
2)專用封縫料封堵。在封堵封縫的時候需要使用填抹材料,填抹深度大約在2 cm,抹完里面需要抽出內襯再進行下一段的填抹。同一個構件需要保證填抹密實之后進行灌漿。
3)密封條封堵。在封堵剪力墻外側的時候需要使用密封條的幫助。因為密封條有一定的厚度,所以在使用的時候需要先進行壓扁處理。密封條能夠吸收掉灌漿料的水分,必要的時候需要用木板進行保護。
2.5.4 灌漿料制備
在制備灌漿料的時候需要嚴格按照標準配比進行制備,之后再用電子秤稱量需要的水和灌漿料。先把稱量好的水倒進攪拌筒中,之后加入灌漿料,用攪拌機進行攪拌,攪拌均勻之后,等漿自然排出就可以使用。
2.5.5 灌漿連接
1)灌漿孔出漿孔檢查。在正式灌漿之前需要先檢查接頭的灌漿孔和出漿口是否存在雜物,檢查完沒有雜物之后就可以繼續灌漿工作。
2)灌漿。用灌漿槍從下方進入到灌漿孔向里面進行灌漿。灌漿的時候需要注意一定要在30 min之內完成,這樣才可以有一定的應急時間。灌漿的時候,一個倉只能在一個灌漿孔進行灌漿,灌漿過程中不能中途停止,灌漿完成之后才能抽出漿孔。
3)封堵灌漿、排漿孔。在封堵灌漿孔的時候需要先檢查接縫處是否出現漏漿現象,檢查完成之后用專用的橡膠塞封堵起來。利用水平縫把多個接頭連接在一起,同時根據先后的順序進行封堵,封堵的時候需要保持灌漿的壓力,等所有出漿口都堵牢之后再停止灌漿。灌漿完成之后需要注意養護工作5]。
4)接頭充盈度檢查。檢查接頭充盈度要等到灌漿料凝固之后再進行,如果發現有不飽滿情況,就要對不飽滿的灌漿孔單獨進行灌漿,直到飽滿為止。
2.5.6 灌漿后節點施工要求
要想進入到下一個工作環節就需要先讓灌漿料達到35 MPa。這個時候需要注意,如果施工的環境超過15℃,在24 h之內不能受到任何的擾動,5℃~15℃的時候,需要達到48 h,擾動情況和溫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2.6.1 現澆節點鋼筋綁扎
墻體鋼筋綁扎前,預先把封閉箍筋交叉放置就位,之后校正預留豎筋的位置,完成工作之后在綁上上部的豎筋,豎筋的間距需要保證在1.2 m;所有墻筋的端頭都需要使用切割機磨平并涂漆。水平筋綁扎時,還需要設置一個水平梯子的定位筋,同時保證墻筋的根部不出現偏位的情況。墻體的水平和鋼筋需要錯開,保證所有的鋼筋都全部固定在一起。
2.6.2 鋼筋定位措施
圖7 水平定位框
2.6.3 轉換層插筋定位控制措施
在控制轉換層插筋位置的時候,要先制定一個定型鋼板模具,模具的長度就是預留剪力墻的長度。相應預制剪力墻插筋的位置需要大于通孔的位置,澆筑完等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的時候才可以把模具移除。
2.6.4 現澆墻體支模
圖8所示是墻體模板采用膠合板模板預制墻身和現澆墻身連接的地方,在安裝之前需要先檢查是否存在雜物,安裝的時候還需要解決漏漿等問題,在接縫的地方還需要使用密封條進行處理。
圖8 預制墻身與現澆墻身連接處
2.6.5 現澆面與預制構件防漏漿措施
疊合板就位前在墻體四周或者模板頂部放置雙面膠,在安裝的時候需要通過調整疊合板的方式來安裝主龍骨,這樣才可以保證接縫能夠緊密的連接在一起,減少漏漿情況發生。如果樓板和預制剪力墻搭接縫隙過大,那么可以用膠合板進行封堵,周圍用膨脹螺栓固定,縫隙較小用細石水泥砂漿進行封堵(見圖9)。水電預留洞口周圍用定型鐵擋板進行堵漿以防澆筑樓面混凝土時造成大量漏漿。
圖9 疊合板與預制墻節點
2.6.6 連接混凝土現澆控制點
結構預制部分之間節點位置,采用混凝土現澆的方式實現連接目的,預制生產就要將連接面做拉毛粗糙處理。在澆筑前,施工人員對構件結合的位置做好清理及濕潤工作,在混凝土后澆施工時,應振搗密實,一次性澆筑成型。
2.6.7 試驗檢測控制點
1)施工現場試驗與傳統施工項目試驗內容一致。
2)增設鋼筋套筒灌漿試驗:應在現場模擬構件鋼筋套筒連接接頭的灌漿,灌漿的時候需要注意每個規格的鋼筋都需要制作三個套筒連接接頭,進行灌漿質量以及連接接頭抗拉強度的檢驗。
房屋建筑施工過程中,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可以有效提高整體施工質量,實現資源合理化利用及安全節能高效的目的,要充分重視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的重要性,更好地順應當前社會環境以及建筑工程發展趨勢,不斷促進綠色房屋建筑工程行業的健康發展。
[ID:009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