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洪燕
摘 要:現階段,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生活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人們的實際生活中,生活環境直接決定著人們的生活質量,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了在生態風景園林建設中的施工技術應用,闡述了生態園里的科學建設意義,并找出生態園林建設中存在的不足,針對這些不足提出相關措施,予以參考。
關鍵詞:提升;生態風景園林;施工技術;有效途徑
1.生態園林的科學意義
從廣義上講,生態園林園藝是在某種藝術的幫助下將人與自然完全融合的概念。當代城市規定了“生態文明的基礎建設,社會發展的建設”和“綠色生態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理念”。將繼續堅持以人為本的現行政策,作為起點和終點,堅持社會主義的基本建設,發展綠色生態社會。綠色景觀融入了每個人的生活環境,生態園林還應最大限度地與我國優秀的和寶貴的中國傳統文化聯系起來,以改善所有大城市的舒適度,并使每個人更接近自然世界并寬容自然。良好的生態景觀不僅可以體現生命的價值,還可以合理地提高空氣指數,消化吸收空氣中的污染物并釋放出大量的新鮮二氧化碳,因此必須大力加強其使用和實施。綠色生態意識從根本上促進了社會經濟發展的和諧發展趨勢。
2.改善生態園林建設技術的必要性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快速發展和科學技術水平的顯著提高,我們在建筑領域客觀地追求各種技術的發展。在居住環境中,我們必須依靠相關的施工技術來避免施工項目中的不利因素。我們必須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決不能單方面發展經濟,決不能忽視人民的根本需要。必須使用現有的天然材料和專業技術知識來塑造和創造城市的景觀,使它充滿生機與活力。正是城市行業積極推動政府對生態園林建設技術的財政支持,科學地將植物景觀與自然植被結合起來,力求最大程度地提高社會和經濟效益,并滲透到一些生活和美學概念中,不僅提高了這個國家的空氣污染問題,也有助于為人們提供豐富的物質保障。
3.生態園林建設技術
3.1.樹木移植施工技術
我國目前使用的生態景觀花園建設技術中,最具代表性和醒目的技術是大型樹木移植技術,此移植應考慮到客觀的自然因素,例如地形、土壤粘性,并且主莖應以開挖為中心,粗根應剪開,細根應用鋒利的刀刃磨銳。通常,低回波區的直徑是支撐點凈重的壓力點。因此,在樹木移植的整個過程中,應防止低回波區掉落或開裂,并與樹莖保持一定距離,有利于提高樹木的成活率和生長發育壽命。其次,植物物種的基礎建設技術在園林景觀的基礎建設中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注重根據優先級選擇并考慮到綠色植物的生活習慣和位置來完成準確而有效的設計方案的技術。
3.2.草坪的施工技術
所謂草坪施工技術,是指在生態園林建設的基本階段選擇好草種,嚴格控制溫度和水對草的生長發育影響,避免不利條件的產生。干旱,洪水阻礙了草坪的發展,應注意定期維修,以確保外觀性能良好。其次,草坪施工技術還規定要緩慢產生良好的自然排水管角,以消除各種保水方式。這種效果的典型優點是能夠解決害蟲和有害肥料。此外,綠化苗的修剪在維護中也起著關鍵作用。該結構使用無縫鋼管,門吊架上的小幼苗被合適的防曬網覆蓋,顯示出對植物生長所需的植物光合作用的全方位維護。這不僅減少了水的蒸發,而且避免了病蟲害的入侵。
3.3.設計與施工協調
為了提高生態園林的施工技術,必須注意設計與施工的協調。在實際施工階段,應認真考慮細節,避免在工作態度上有過失和懶惰的消極感覺。有關的設計技術人員應充分反映雙方的協調和推進過程,拒絕主觀盲目和任意設計變更,并從根本上保證組成和設計實施的整合性和連續性。同時,還應考慮種植灌木的技術。挖孔時,應特別注意孔底的平整度。進入樹洞時,確保樹直立且穩定。在土壤孔中沒有不易分解的物質來限制植物的正常生長,根據"深孔和淺負荷"的原理,通過在側面夯實土壤,在樹孔周圍形成小的山脊。最后,幼苗的選擇應具有嚴格而明確的質量標準。通常,在早春時,應將開花的幼苗與土壤一起攜帶,以后的保養和護理需提供精心的護理和栽培,以確保植物健康,持久的生長。
4.我國目前生態景觀園林建設中的不足
近年來,我國生態園林建設雖然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和成就,但仍存在許多不足之處需要改進,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4.1.園林建設后缺乏維護,園林建設合作不一致
園林建設后缺乏維護,這意味著一些生態園丁不注意對幼苗的實時監督和維護,導致幼苗營養不良,抵抗力減弱,缺乏美學和移植后的活力。應注意施工質量,逐步擴大植被綠化面積。所謂園林建設協調不一致,是指從根本上難以控制的跨接工作頻繁發生,導致建設效率下降,質量嚴重不足,建設工期延長,成本的大幅度增長和缺乏過程凝聚力,應采取及時有效的措施加以改善和解決,以建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4.2.施工和設計聯系不合理,生態園林植物的運輸不合理
有關部門對建立環境景觀園地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許多綠色植物必須從外界運到中國各省的大城市。但是,如果自然環境標準在整個運輸過程中發生變化,它們將立即變為“水和土壤層”或“缺乏營養物”。大大削弱了綠色植物的抵抗力,在惡劣條件下,它們立即大量死亡。低生存率,增加的成本和物流成本都增加了。另外,許多綠色生態園林設計師不了解設計概念的關鍵,并且存在缺乏及時溝通問題,這些問題使施工結果不盡人意,有時甚至不了解設計圖紙的細節,缺乏完整的園林建設管理體系,希望在以后的建設中能夠避免上述問題,促進建設質量的提高。
5.提升生態園林建設技能的有效方法
5.1.不斷提高生態園林建設技術人員的素質和技能
根據科學研究數據,為了從根本上提高生態景觀建筑的質量,有必要充分調動技術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創造力,為此,相關領導者必須提高員工的專業技能。從一開始,知識和實踐技能便是所有工作的起點,應致力于組建一支強大的施工隊伍,并更加積極地開展一些技術交流和培訓教育活動。此外,要嚴格,準確地控制生態景觀建設項目的建設和資金成本,并不斷完善相應義務的執行規章制度和獎勵機制,增強專業技術人員的市場競爭理念。此外,每個人都嚴格管理自己,環境景觀園林基礎建設的質量是每個人的重中之重,我們嚴格遵守建設要求。
5.2.合理分配土壤,在后期加強花園維護
一方面,所謂的合理分配土壤是指定期采取保護性措施,例如施肥和消毒,以確保施工現場土壤中有足夠的養分并處理幼苗,因為土壤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植物生長和土壤質量都應該具備一定保障,直接關系到生態景觀基礎建設的順利發展。如有必要,可以使用高精度技術檢測施工現場的土壤狀況,以顯示土壤質量以及用于種植植物的土地質量。另一方面,改善中后期花園的維護不僅應基于排水管和灌溉,輔助材料的應用,農藥和雜草的去除,塑料修剪等措施也提供了足夠的養分。在注意的同時,致力于高效的施工過程,從根本上改善生態園林的建設技術,最終為公眾創造優質的生活環境。
結論
綜上所述,本文對于生態景觀建設技術改進的探索與分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隨著中國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的顯著加快,客觀上促進了人口的大量增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經濟利益是以犧牲環境質量為代價的。因此,越來越多的居民要求更舒適,更綠色,更健康的環境,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措施是不斷提高生態技術水平。不斷的改革和創新,優化和升級建筑技術,為人們提供舒適的生活條件。
參考文獻:
[1]王雪燕.試論提升生態風景園林施工技術的有效策略[J].科技致富 向導,2015(13): 107-109.
[2]蔡書剛.探究提升生態風景園林施工技術的有效途徑[J].工程技術, 2016(16):133-135.
[3] 劉華.淺析提升生態風景園林施工技術的有效途徑[J].科技創新與 應用,2014(11):186-188.
(南京雨嵐園林綠化建設有限公司,江蘇 南京 21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