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田菊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向好,貴安新區一方面堅持抗疫不放松,一方面引導重大項目陸續復工。截至目前,新區所有重大項目已全部開復工,復工率達到100%。
這個春節,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企業帶來了一場生存的歷練與考驗:開工難、招工難、產業鏈聯動難、物資運輸難、資金周轉難……面對危機,貴安新區企業選擇迎難而上,有的加緊恢復生產盡量彌補損失,有的爭取多方資源穿越生死火線,有的另辟蹊徑加強科研創新轉危為機。隨著企業有序復工復產,貴安經濟正從短暫休整中逐漸醒來。
塔吊林立,工程車輛來回穿梭,馬達轟鳴……近期,隨著天氣逐漸轉暖,貴安新區各大重點項目紛紛吹響復工復產集結號,施工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在貴安華為云數據中心項目施工現場,工人們正緊鑼密鼓對樓棟單體的斜屋面進行基層處理建設和地下室砌體建設。
目前,華為云數據中心項目的主體結構已全部封頂,進入內部裝飾及周邊配套建設階段。
“項目的交付日期是今年底,工期比較緊,目前我們正在采取分批次增加人手、加班加點等措施追趕施工進度,把失去的時間和損失搶回來。”華為云數據中心A區項目經理高軍說。
除了貴安華為云數據中心項目外,貴安高鐵站東廣場、貴安國際綠色金融港二期、貴安新區翰林園等項目也在有序復工。
在貴安高鐵站東廣場項目工地上,焊接聲、切割聲、錘打聲此起彼伏,來自中鐵十七局集團的20余名建設者正緊張有序地忙著水電布線和弱電安裝。
據介紹,目前,貴安高鐵站東廣場及地下空間工程和市政接駁工程項目的主體工程已經建設完成。此次復工的主要內容包括:裝修工程、水電工程、弱電工程、消防工程、暖通工程、海綿工程、綠化景觀工程和靜態標識工程。項目計劃于9月底全面完成,10月1日交付使用。
作為貴安新區綠色金融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貴安國際綠色金融港二期項目從2019年6月開工建設,分為A1、A2、A3、A4四棟樓,目前主體結構已全部封頂。
“盡管受到疫情影響,但是目前我們的整個建設進度還是在計劃工期內。”施工方碧桂園工程主管馬發前介紹,隨著工人陸續返工,初步預測在今年底能完成A1、A3、A4號樓的外立面形象建設,進入室內安裝建設階段。
重大項目是經濟發展的“壓艙石”。記者了解到,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向好,貴安新區一方面堅持抗疫不放松,一方面引導重大項目陸續復工。截至目前,新區所有重大項目已全部開工復工,復工率達到100%。
在防控無疏漏的前提下,貴安新區各大園區企業也在第一時間搶抓開復工黃金期,按下產能提升快進鍵。
開足馬力、機器轟鳴,在貴州華永鑫機電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永鑫)的自動化生產線上,龐大的機械手舞動穿梭,操縱著精密零件精準生產,流水線不停歇,一個個汽車配件源源不斷地產出;另一邊,隔位而坐的工人們正有條不紊地檢測著手中的產品。“現在我們的復工率達到95%以上,公司每天生產智能汽車配件4000套左右,產能還在進一步恢復中。”華永鑫副總經理王李麗說。
作為廣汽、長安、長城、北汽、海馬等國內知名汽車廠商的零配件供應商,華永鑫每個月需負責照單生產。“在疫情期間,我們與客戶緊密溝通聯絡,隨著產業鏈上下游客戶陸續復工,公司訂單穩中有增,沖擊新目標,我們信心十足。”王李麗說。
同樣,在貴州盛世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身著防護服的工作人員正在爭分奪秒地生產一種乳白色的試劑原料。
“我們正在生產的是CRP試劑原料,可用來調試輔助新冠肺炎診斷的CRP試劑。”公司副總經理李家維介紹,作為貴安新區唯一一家CRP試劑原料的生產企業,自2月初CRP試劑被確定可用于輔助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診斷以來,公司就接到了大量來自北京、重慶、上海等地的客戶訂單。

1.位于貴安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區的福愛電子(貴州)有限公司恢復生產。(封瑜 攝)

2.貴安新區浪潮信息西部產業基地。(封瑜 攝)
至今,公司已發出超過200萬份CRP試劑原料,在抗疫一線貢獻了貴安力量。
疫情之下,企業復工復產面臨一系列挑戰。但記者走訪中發現,一些科技制造企業敏銳捕捉新需求,開始向醫療設施和智能設備等領域進軍。
貴州長江汽車有限公司作為一家純電動汽車生產企業,面對疫情大考,該公司迅速率領團隊投入技術攻關,不分晝夜加班加點,僅用10天時間就研發試制出了一臺號稱移動的N95口罩的負壓救護車,并服役于貴州省疫情防控一線。
在逐漸響起的隆隆機聲里,在緊鑼密鼓的借勢拓市中,在只爭朝夕的超前布局里,新區企業的力量在釋放——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
面對疫情困局,貴安新區眾多正處在成長關鍵期的大數據企業并沒有怨天尤人,而是充分利用這段特殊的寂靜時期,想盡辦法,讓眼前的坎成為蛻變的機。
“這次疫情能控制到現在的水平,除了各級政府的行政能力,大數據分析也起了很大作用。”貴州數據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高培德告訴記者,疫情發生后,公司憑借作為國有數據資產增值運營服務商的身份優勢,一口氣開發了疫控寶·車速查和疫控寶·人速查兩款疫情防控大數據管理系統,并成功在疫情期間上線運營,為抗擊疫情貢獻了智慧力量。
同樣,針對史上各種法定傳染病的防控弊端,貴州睿至大數據有限公司自主研發了一套智慧體溫疫情監控測量預警系統,為疾控管理部門提供有效數據支撐,幫助掌控細節和預測疫情趨勢。
專業從事教育大數據平臺研發的貴州樹精英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也迅速捕捉到了疫情給在線教育行業帶來的機遇。整個疫情防控期間,公司充分發動技術骨干潛心研發和完善公司產品。
“此次疫情雖說不會一下子給我們公司帶來更多業績,但它會促進這個行業的發展,甚至改變用戶的消費習慣,未來我們的市場空間將會更廣闊。”貴州樹精英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余月清說。
“疫情并非只帶來負面影響,也是行業整合、企業轉型升級的時機。”在疫情中看到機遇的,還有貴州華云創谷科技有限公司。
貴州華云創谷科技有限公司行政副總經理潮家東表示,面對突然暴發的疫情,公司高層剛開始難免擔憂,“畢竟我們是初創型企業,還在成長階段”。
危機之下,華云創谷高層迅速將經營范圍擴展至建筑智能化工程設計與施工、機電設備安裝工程專業承包、信息工程的專業設計與施工,以及安防、網絡設備等產品銷售領域。
“目前,我們已經談定了兩個非主營業務,能保證公司發展活性。”潮家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