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雋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徐元芳 朱夢怡
(梁雋單位 / 貴州省生態環境廳 責任編輯/ 哈文麗)
在疫情防控工作啟動的第一時間,貴州省生態環境廳迅速成立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污染防控領導小組,印發文件細化疫情防控期間醫療污水處理等12項重要環節的檢查要求,嚴守防疫生態環境安全關口。
2020年開年,一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牽動著14億國人的心。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貴州省生態環境系統干部職工緊急行動起來,為生態環境安全筑牢防護墻,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貴州省生態環境廳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嚴格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疫情防控的工作要求,沖鋒在一線、戰斗在前沿,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守好生態環境安全關口。
在全省疫情防控工作啟動的第一時間,省生態環境廳迅速成立了由廳黨委書記陳程、廳長楊同光任雙組長的省生態環境廳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污染防控領導小組,印發了《貴州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醫療廢物環境管理應急預案》《貴州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監測方案》等文件,針對疫情防控期間醫療污水環境監管重點要素,確定生態環境執法監管“三個分開”(定點醫院和非定點醫院分開、有病例和無病例地區分開、有病例醫院感染性廢物和非感染性廢物分開)原則,細化醫療污水處理等12個重要環節的檢查要求;明確飲用水源、環境空氣質量應急監測和定點醫療污水應急監測技術指導意見,及時、有序、高效建立起全省生態環境系統疫情防控工作專業支撐體系。
在貴州發現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例后,貴州省環境監測中心站迅速對全省生態環境監測系統實驗室檢測能力進行調度,特別是與疫情防控相關的總余氯檢測能力。在發現多數市、縣監測站存在現場快速檢測設備缺乏、藥品試劑儲備不足等問題后,緊急采購了16套余氯監測設備及65套分析所需試劑,并組織各地開展余氯指標的實驗室方法驗證。
截至目前,省環境監測中心站組織對126家定點救治醫院、2家醫療廢物處置中心累計開展了2173次應急監測,對可能受影響的283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累計開展了1116次應急監測,對轄區內200個空氣自動站(含36個國控空氣自動站)、82個地表水自動站(含46個國控水質自動站)、21個中心城市飲用水源地水質自動站開展自動監測及系統維護。
面對全省范圍內的大量應急監測任務,省環境監測中心站及時對各地現場應急監測工作開展技術指導,組織解決監測技術問題,并在缺乏醫療物資的情況下,克服困難,放棄春節假期,組織了121支應急監測隊伍,共計開展應急監測7500余人次。同時,結合各地疫情發生時間關聯導圖,第一時間對監測數據進行分析,對各地可能發生疫情二次污染和次生災害進行系統研判,拆除一顆顆疫情二次污染生態環境的定時炸彈。
截至目前,全省縣級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全省主要河流監控斷面水質及全省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均未受疫情處置影響。
2月15日,貴州省委、省政府召開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會議,吹響了復工復產的號角。貴州省生態環境廳積極主動擔起重任,于2月20日出臺了《關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復產復工開工生態環境服務保障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助力全省復工復產。

貴州省生態環境廳工作人員主動上門,到復工復產企業開展生態環境服務保障工作。(貴州省生態環境廳供圖)
《指導意見》共18條,圍繞開辟行政許可綠色通道、指導企業復產復工環境管理、強化復產復工企業環境風險防控、加強技術服務和環境突出問題整改調度4個方面,開展疫情防控期間企業項目復工復產的生態環境服務保障工作,對符合條件的復產復工企業做到排污許可證應發盡發,全力推動企業有序復工復產。
針對疫情防控急需的臨時性醫療衛生、醫用物資生產、醫療廢物處置等建設項目,實施豁免環評手續;疫情結束后仍需使用的上述疫情防控臨時性相關項目,實行環評承諾先批后審制,在建設單位承諾守法的基礎上,先批準同意開工,后審批項目環評文件、申領排污許可證。
對經技術審查存在問題需要整改,但環境風險可控的,采取視頻等方式對整改情況進行復核后再審批環評文件、核發排污許可證。
針對脫貧攻堅補短板和生活必需品生產等涉及民生的項目,實行環評審批告知承諾制,在建設單位出具承諾書后,受理公示與技術評估同步、審批前公示與政策符合性要件審查同步,公示結束即完成審批,固定污染源項目同步申領排污許可證。
針對納入省重大項目辦重點工程項目、十大千億級工業產業項目、12大農業特色優勢產業項目、省級文化旅游重點項目等重大建設項目,通過線上申報和審查,需要技術評審的采取專家函審或視頻會審等方式進行,做到快捷辦理,不見面完成項目環評審批和排污許可證核發。對確需提交材料原件的,先提供電子材料,待疫情結束后再補交材料原件。
針對醫療機構應急增加CT、車載CT、移動DR等X射線影像設備,在保障適用場所滿足輻射安全和防護相關標準要求的前提下,豁免辦理環評和輻射安全許可手續,疫情結束后仍需要繼續使用的,按規定補辦相關手續。簡化審批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新建醫療廢物處置主體設施及其配套污染治理設施全面建成后,經當地生態環境分局審核達到運營條件的,可開展應急處置,疫情結束后再予以核發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
《指導意見》還提出,企業復工復產時,環保責任人必須同步到崗到位,確保相關環保設施具備正常運行條件,避免因管理缺位造成環境違法。
在環保責任人的指導下,企業在復工復產前要全面開展環保設施自查,及時檢修污染防治設施運行故障,對廠區環境污染風險點進行全方位排查,確保環保設施能夠正常運行,實現達標排放。
因受疫情防控直接影響,企業環保設施運行所需的材料和藥劑等物資不足造成環保設施不能正常運行,違反相關規定排放污染物的,要依法給予企業合理的整改期限,主動協調專業技術力量指導企業進行整改。
堅決查處借疫情防控影響通過暗管、滲井、滲坑、灌注偷排直排,篡改、偽造監測數據,或者故意不正常運行污染防治設施等逃避監管的方式違法排放污染物。
復工復產企業必須按規定申報危險廢物產生、貯存、轉移、利用等信息,對產生的危險廢物分區、分類貯存,嚴格按照五聯單管理要求規范管理,依法處置危險廢物,堅決防止和查處非法排放、傾倒和處置危險廢物的行為。
面對疫情,貴州省生態環境廳切實發揚生態環境保護鐵軍精神,做到嚴、真、細、實、快,用實際行動展現擔當,詮釋忠誠,嚴守防疫生態環境安全關口,守護好人民群眾和全省生態環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