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劉駿嬌
貴州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誓師大會召開后,全省上下齊心協力、眾志成城,踐行莊嚴承諾、發起最后總攻,堅決打好攻堅戰、殲滅戰、收官戰,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
“聚焦問題,找差距、補短板、強弱項,進村入戶把工作做扎實。”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望謨縣紀委縣監委派駐蔗香鎮移民村的第一書記鮑相江,要帶領全村干部群眾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脫貧攻堅,堅決打好兩場硬仗。
今年移民村要種植芒果1000畝,6月底,望謨縣要實現減貧摘帽目標。
2月10日,貴州省召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誓師大會,把掛牌督戰作為攻克深度貧困堡壘的超常舉措。
貧困不是宿命,決勝就在今朝。全省上下齊心協力、眾志成城,踐行莊嚴承諾、發起最后總攻,堅決打好攻堅戰、殲滅戰、收官戰,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
“要強化主戰場意識,強化大決戰狀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感恩奮進,盡銳出戰、背水一戰、掛牌督戰,確保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边@是地處烏蒙山腹地的威寧自治縣作出的莊嚴承諾。
復工復產在即,在威寧自治縣鳳山客運站,趙慶飛和300余名農民工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安檢、測體溫、戴口罩、掃描二維碼登記個人信息,坐上威寧勞動就業部門與勞務輸出派遣公司安排的專車,前往深圳務工。
一人就業,全家脫貧。穩定就業是貧困群眾走出困境的有效途徑。對此,威寧自治縣采取“點對點”的方式,通過專人、專車、專線,全力幫助縣內務工人員安全就業或返崗復工。
2020年上半年,威寧自治縣將實現剩余3.8萬余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剩余42個貧困村全部出列。
今年初,《威寧自治縣確保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實施意見》出臺,聚焦剩余貧困人口,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結果導向,整合各類資源,強化攻堅措施,全面補齊短板,確保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決勝之年的全面勝利。
在聚焦目標靶向上,威寧要求各鄉(鎮、街道)緊盯穩定實現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目標,落實“四個聚焦”,逐村研究制定按時高質量打贏攻堅戰方案,匯聚人力財力物力集中攻堅,形成強大攻堅合力,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效,實現持續穩定脫貧。
在脫貧攻堅一線,威寧堅持盡銳出戰,選派精兵強將深入一線,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和黨員隊伍建設,為確保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凝聚磅礴力量。
2020年,脫貧攻堅到了最后的緊要關頭。為打贏這場收官之戰,平塘縣聚焦全縣剩余貧困人口、監測戶和邊緣戶,實施掛牌督戰進村入戶,全力推動各項工作落實。
這幾天,在平塘縣者密鎮拉栗村,網格員楊桃每天都忙著挨家挨戶走訪,對照掛牌督戰任務清單,對群眾家中存在的短板問題進行再次排查。
楊桃負責的網格區群眾共有49戶,在排查中,她發現有一戶邊緣戶存在教育方面的短板。
“在脫貧攻堅掛牌督戰工作排查當中,我們排查到林全遠這一戶,他家有7口人,只有一個勞動力,還有3個小孩在上學?!睏钐腋嬖V記者,由于林全遠一家不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享受不了針對貧困人口的教育扶貧政策。
如何幫助林全遠解決家里的短板問題?楊桃做出了詳細的方案。
“在經濟方面,通過產業帶動收入。今年在我的這個網格區內,選擇了山桐子來種植,他家種了十余畝,相對成片的地,還可以套種辣椒,一畝地收入至少在七八千塊錢。”楊桃說。
在教育方面,對照縣級行業部門脫貧攻堅掛牌督戰責任清單,楊桃向平塘縣教育局電話咨詢相關政策,聯系企業資助林全遠一家解決教育難題。

威寧自治縣中水鎮銀水村萵筍種植基地。(劉軍林 攝)
督是手段,戰是落實。在掛牌督戰中,平塘縣主要圍繞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三保障”和飲水安全“3+1”保障,貧困勞動力新增就業、兜底落實,易地扶貧搬遷后續“五個扶持”,金融扶貧,成效考核整改5大方面開展工作,確保掛牌督戰村主戰場“彈藥糧草”充足,真正形成合力,取得掛牌督戰實效。
在戰產業扶貧短板上,沿河自治縣深耕產業“八要素”,打造脫貧金鑰匙,在春耕生產中縱深推進農村產業革命。
2月26日,在沿河自治縣中寨鎮志強村,“白葉一號”茶葉基地籠罩在一片蒙蒙細雨中,遠遠望去,塊狀整齊的茶林煥發出勃勃生機。100多位村民一字排開,手握鋤頭在茶林里忙碌著。
肖國花是家里唯一的勞動力,打造茶葉基地之前,肖國花一家的收入全靠她種植傳統農作物,生活十分艱難。2018年,第一株“白葉一號”茶苗落戶志強村,肖國花第一時間報名前往基地務工,如今每年收入能達萬元以上。
說到生活的改變,她感慨:“自從建起了這個茶葉基地,家里的生活才有了改變,經濟也才活起來!”
據了解,自“白葉一號”落戶中寨鎮以來,該鎮迅速調整產業結構,動員群眾減種低效農作物面積,大力發展茶產業,不斷擴大種植規模?,F在,中寨鎮在志強、金山等8個村發展了茶產業8500畝,其中“白葉一號”茶葉已發展到5000畝,可帶動7000多名群眾增收。
為確保茶產業健康、有效發展,中寨鎮一方面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分別在志強、大宅兩個村規劃建設2個茶葉加工廠,同時聯系浙江省茶葉集團簽訂銷售合作協議確保產銷對接。
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在發展產業中,沿河自治縣采取縣領導掛牌督戰和長短結合的方式,在推進白茶基地建設的同時,抓好辣椒、酒用高粱等短平快扶貧產業,并通過“村社合一”“合作社+農戶”等方式,將發展任務分解到各鄉鎮、村居,逐步實現了村村有脫貧產業、戶戶有增收門路的目標。
“我們成立了茶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組建了工作專班,負責基地建設、茶園管理和技術指導工作。我們有信心、有決心,將‘白葉一號’種成脫貧茶、致富茶和生態茶。”中寨鎮黨委書記譚鵬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