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強
(河北省廊坊市大廠回族自治縣人民醫院中西醫結合科,河北 廊坊 065300)
穩定性心絞痛在臨床上較為常見。此病患者可出現胸骨后、心前區疼痛的癥狀,痛感可放射至其左肩、左臂,休息后可緩解。此病患者的病情若未能及時得到有效的控制,可發生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并發癥,從而可危及其生命安全[1]。目前,臨床上治療穩定性心絞痛的主要原則包括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防止其發生心肌梗死和提高其生活質量。在本研究中,廊坊市大廠回族自治縣人民醫院應用益氣通冠湯對55 例氣滯血瘀型穩定性心絞痛患者進行治療,獲得了良好的療效。
將廊坊市大廠回族自治縣人民醫院2017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收治的110 例氣滯血瘀型穩定性心絞痛患者納入本研究。這些患者均被確診患有氣滯血瘀型穩定性心絞痛,且均自愿參與本研究。應用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常規組(55 例/ 組)。研究組患者中有男39 例,女16例;其年齡為41 ~72 歲,平均年齡(61.24±3.02)歲;其病程為1 ~20 年,平均病程(5.07±1.66)年。常規組患者中有男38 例,女17 例;其年齡為40 ~74 歲,平均年齡(61.52±2.91)歲;其病程為1 ~25 年,平均病程(5.19±1.73)年。兩組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相比,P >0.05。本研究經廊坊市大廠回族自治縣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對常規組患者進行調脂、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規的西醫治療。在此基礎上,為研究組患者采用益氣通冠湯進行治療。益氣通冠湯的藥物組成和用法是:黃芪30 g、黨參30 g、云茯苓30 g、炒白術20 g、石菖蒲15 g、陳皮15 g、川芎9 g、法半夏9 g、紅花9 g、桃仁6 g、水蛭6 g、甘草6 g。水煎服,1 劑(400 ml)/d,分早晚兩次服下,連續服用4 周。
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治療前后其中醫證候積分和心電圖指標的變化情況。
采用SPSS 14.0 統計學軟件分析本研究中的數據,計量資料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 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患者胸悶癥狀的積分、胸痛癥狀的積分相比,P >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胸悶癥狀的積分、胸痛癥狀的積分均低于常規組患者,P <0.05。詳見表1。
治療后,兩組患者中心電圖PTF-V1 ≤-0.04 mm·s、存在心電圖中ST 段異常患者的占比相比,P >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中心電圖PTF-V1 ≤-0.04 mm·s、存在心電圖中ST 段異常患者的占比均低于常規組患者,P <0.05。詳見表2。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的比較(分,±s)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的比較(分,±s)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胸痛癥狀的積分 胸悶癥狀的積分 胸痛癥狀的積分 胸悶癥狀的積分研究組 55 4.15±0.97 4.31±1.06 0.82±0.44 0.96±0.62常規組 55 4.17±1.03 4.29±0.97 1.45±0.52 1.62±0.91 P 值 >0.05 >0.05 <0.05 <0.05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心電圖指標的比較[n(%)]
研究組患者治療的有效率為89.04%(49/55),常規組患者治療的有效率為72.73%(40/55)。與常規組患者相比,研究組患者治療的有效率更高,P <0.05。
中醫認為,穩定性心絞痛屬于“胸痹”、“真心痛”的范疇。氣滯血瘀、痹阻心脈是此病的基本病機。治療此病應從補氣活血等方面入手[2]。益氣通冠湯中的黃芪可益氣固表;黨參可補中益氣;云茯苓、白術可滲濕利水;石菖蒲可開竅化濕;陳皮可理氣健脾;川芎、桃仁、紅花、法半夏可活血化瘀;甘草可清熱解毒、調和諸藥;上述諸藥合用可共奏益氣活血、化瘀通絡之功[3]。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黃芪具有擴張血管、改善心肌缺血、保護心肌的作用,黨參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心功能的作用。本研究的結果顯示,與常規組患者相比,研究組患者治療的有效率更高,P <0.05 ;治療后,研究組患者胸悶癥狀的積分、胸痛癥狀的積分均低于常規組患者,其中心電圖PTF-V1 ≤-0.04 mm·s、存在心電圖中ST 段異常患者的占比均低于常規組患者,P <0.05。
綜上所述,用益氣通冠湯對氣滯血瘀型穩定性心絞痛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較好,可顯著降低其中醫證候積分,改善其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