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年樂
摘 要:在黨和國家的號召下,大批公務員、事業編制人員等優秀人才深入農村一線擔任駐村干部,四川作為全國脫貧攻堅的重要省份得到黨中央在人力和財政等各方面的支持。駐村隊員是各扶貧單位在幫扶貧困村的具體執行者,對脫貧攻堅這一項偉大事業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就四川藏區駐村干部在脫貧攻堅中發展集體經濟、黨建脫貧,以及藏區民族文化挖掘等方面的工作進行探析與思考。
關鍵詞:駐村干部;四川藏區;脫貧攻堅
中圖分類號:D262.3?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0)12-0019-01
一、深入群眾開展調研,掌握第一手資料
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于2017年印發并實施《關于加強貧困村駐村工作隊選派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各單位通過層層選拔將優秀人才派往扶貧一線,各單位所選派的一線駐村隊員普遍文化知識較高,但同時他們也面臨著沒有農村工作經驗,沒有農村生活經歷的短板,如何適應駐村工作,如何開展好扶貧工作就要駐村隊員放下身段,堅持走群眾路線,多向村干部和群眾學習和了解村上的基本情況和村民的需求。通過詳細了解所在村的村情民意和村上經濟發展的可能性和發展特色,為下一步開展脫貧攻堅工作做好鋪墊,只有投入群眾、向群眾學習,全方位調研村上現有資源和適合發展何種產業以及村民對經濟發展的愿景、村上產業發展的特色才能實現精準扶貧,才能體現駐村干部的真正價值。
二、當好黨和國家的政策宣傳者
駐村干部作為外來幫扶人員重點要抓黨建和經濟發展兩個方面,藏區有其特有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思維,且交通、信息各方面都很落后,駐村隊員要當好國家在執行脫貧攻堅任務的排頭兵,樹立好黨和國家的良好形象。四川藏區村民的文化程度相對較低,思想觀念相對落后,駐村隊員要將黨和國家對藏區的各項優惠政策向村民宣講到位,通過宣講村民身邊切身享受到的教育、醫療、公益性崗位等方面,讓藏區同胞感受到黨和國家的扶持與關愛。
三、大力發展農村產業,實現根本上脫貧
按照中共四川省委政府的安排,選派到四川藏區的駐村干部駐村時間一般為兩年,駐村干部要在短短的兩年時間內做出成績,讓村民感受到駐村干部的作用就要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四川藏區的川西318線路是全國知名的旅游線路,這里聚集藏區特有的民族風情和人文魅力以及美麗的藏寨、自然風景等,駐村干部要因地制宜,廣泛調動社會各界資源助力貧困村的發展。如筆者所駐的貧困村地處甘孜州海拔3 000米的偏遠地區,通過前期調研,結合村上的特色,制定了發展休閑民業觀光、旅游民宿接待的主導產業,同時大力發展高山牦牛和高海拔特色農作物。目前該村通過幫扶單位的協助成立村級旅游合作社,僅2019年就為村上增加集體經濟10余萬元。我國的扶貧工作已經開展了幾十年,但有些地方始終沒有擺脫貧困或是反復返貧,究其原因是沒有找到貧困村發展的短板,沒有對村內產業進行培育,在四川藏區只有結合村內優勢,大力發展高山牦牛養殖、菌類精加工、中藥材和藏區旅游產業等,以產業為抓手激發村民的內生動力,才能助力村民脫貧致富。
四、注重扶智與扶志相結合
由“輸血”到“造血”,由直接送東西改為鼓勵貧困地區的村民通過勤勞的雙手創造財富,注重激發村民的內生動力,我國經過30多年扶貧經驗總結出了“智志雙扶”。“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是習近平新時期對扶貧工作的新論斷,是對黨的扶貧理論的新發展。目前通過黨和國家在脫貧攻堅的大力投入,各幫扶單位也在深刻領會黨和國家的政策、精神的前提下進行脫貧攻堅的工作,“如果扶貧不扶志,扶貧的最終目的就難以達到,即使一度脫貧,也可能會再度返貧。”如筆者所在單位為高校,通過建立教育獎學金鼓勵孩子讀書,通過農民夜校邀請專家向村民宣講農技農耕知識、法律法規等知識。同時還通過各類技術培訓和外出參觀學習等方式,提高村民創收能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從而達到克服“等、靠、要”思想。
五、抓好黨建工作,以黨建促脫貧
選派駐村干部到貧困地區工作是我黨實現民主執政、貫徹群眾路線的制度表達方式。工作強不強,關鍵在于黨,一個村的發展離不開各級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更是離不開以村支書為骨干的正確引導,離不開村支兩委的大力支持。作為駐村干部,要主動協助村支書對村黨組織不強、軟弱渙散的根源進行分析并提出解決方案。駐村干部抓黨建的第一步就是從村上優秀人才中培養新黨員,充實村支兩委的后備力量壯大村黨員隊伍,增強基層黨組織力量,其次就是要實施“領頭羊”計劃,對村上經濟發展走向和對黨和國家重大政策掌握等關鍵時候,黨員同志要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如筆者所駐村成立黨員核桃種植示范基地,通過黨員同志的引領,讓村民實實在在地看到收益,從而實現帶動村民發展產業,在前期召開的十九屆四中全會,該村駐村隊員和村黨支部書記及時召開村民大會將十九屆四中全會進行宣講。把黨建工作放在第一位,優先建立一支優秀的黨組織是開展脫貧攻堅的重要手段。
六、充分尊重、挖掘四川藏區文化和歷史傳統
駐村干部在四川藏區開展脫貧攻堅工作,首先要入鄉隨俗,尊重當地的民風民俗和民族宗教信仰;其次要從經濟學的角度,從脫貧致富的視角來挖掘藏區民族特色和歷史傳承。四川藏族歷史文化悠久,是促進藏區旅游發展的內核動力。如筆者所駐的各爾溝村擁有豐富的人文歷史傳說和藏區民族特色,將各爾溝村各種歷史神話傳說收集記錄并制作成視頻或文字,將村上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收集并進行定期表演,將民族特色傳承并保留是發展藏區旅游的重要基礎與優勢。當然,在開發挖掘藏族歷史文化的同時注重保護,在開發建設過程中要最大限度地保留四川藏區傳統的文化歷史,在通過現代手段展現藏區歷史文化傳統的原滋原味,使得四川藏區文化和歷史傳統得以充分挖掘并以嶄新的狀態延續生存,并廣為人知。
參考文獻:
[1]? 尹秋花.旅游發展對民族村寨傳統文化利用與保護研究[J].農業經濟,2019,(3):39-40.
[2]? 金學新.淺談駐村干部如何開展群眾工作[J].湘潮,2014,(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