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婷
語文是各學科的基礎,語文教學是教育改革的重點對象,受到許多教育工作者的關注。在語文教學中,最重要且最難攻克的便是作文,學生的作文水平反映其語文素養,且在中考中占有較大分值,不容輕視。新課標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應當重視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包括字詞、修辭手法、文體結構等,從而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目前,初中生的寫作水平普遍較低,抄襲現象嚴重,語文素養整體不高,嚴重影響了語文教學的質量。由此可見,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是當務之急,也是改善教學質量的重要措施。本文針對初中作文教學現狀,探討了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措施,供同仁參考。
一、初中作文教學現狀
1.教師的教育思想過于傳統
一些教師的教育思想過于傳統,作文教學過程存在明顯缺陷。首先是擬題方面,多數教師習慣限定文題,導致學生的思維被固化;其次,教師在講授寫作技巧時,習慣采用灌輸的方式,通常是給出范文,分析范文的寫作特點,總結寫作技巧,學生負責記錄。不考慮學生的想法和感受,課堂枯燥乏味,激不起學生的寫作欲望。導致學生為了完成寫作任務,東拼西湊,胡亂搪塞。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作文分數,還會給學生搜集一些優秀范文,要求學生死記硬背,甚至總結出萬能的開頭和結尾,導致學生作文中幾乎沒有自己的思考。
2.學生缺乏寫作技巧且作文態度不端正
作文是絕大多數學生語文學習中最頭疼的,礙于分值又不得不重視,但學生寫作時,缺乏自主思考,常常應付了事。大多數學生在完成教師布置的寫作任務時會借助作文書,甚至“復制、粘貼”,將別人的作文進行加工;同時,學生的知識積累太少,作文內容過于陳舊,中心思想大眾化,語言也不夠優美,總體上看,大多數學生的作文千篇一律,不能吸引讀者。作文本應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但學生除了規定的作文課之外,幾乎沒有任何寫作練習,對作文過于忽視,導致寫作水平不高。
二、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措施
1.深入挖掘教材內容,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大多數教師缺乏培養學生興趣的意識,只是按照教學內容和教學流程講解知識,學生也像完成任務一樣對待學習,沒有自己的見解,作文課堂很無趣。所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很有必要。那么,怎么做呢?
例如,無論是寫話題作文還是命題作文,教師都可采取有趣的方式引出文題。可以帶學生看一些有關作文題目的視頻,給學生講趣味小故事,如在寫有關團結的文章時,就可以給學生講“一根筷子和一把筷子”的故事;在寫景物時,可帶學生走出課堂,讓其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然后讓學生用文字將所見所想表達出來。批改作文時,先讓學生互批互改,指出作文的亮點以及不足,最后由教師統一點評。
2.培養學生的寫作習慣
語文學習講究持之以恒、堅持不懈,良好的寫作習慣能有效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學習習慣的養成能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優化學習過程,不僅能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除了教學內容安排的作文課外,教師可以利用其他時間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比如:要求學生將平時生活中的所見所聞通過日記的方式記錄下來;上課前,教師可空出幾分鐘,讓學生做一個小演講,長此以往,學生會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3.啟發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生的寫作積極性以及自主創新能力
質疑是創新的關鍵,教師在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時,應抓住機會,隨時隨地讓學生的大腦處于高速運轉狀態,從學生的好奇心出發,引導學生探索,培養其獨立思考能力,開闊其創新意識,讓他們的知識廣度和深度得到拓展。
例如,寫話題作文時,教師應鼓勵學生對話題進行質疑,多角度分析話題的中心思想,不要只注重表面,需深入研究。教師可設置學習小組,讓學生互相探討,互相借鑒。
作文教學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這就要求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多閱讀,多積累,打開眼界,打破傳統,勇于探索,讓自己在寫作時有話可說,做到妙筆生花。同時,教師應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將作文課堂還給學生,拒絕應試教育,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