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翔
初中生面臨升學的壓力,而且教師沒有提供自由的寫作空間,導致學生的主體意識受到抑制,難以寫出情感真摯的文章。學生是寫作的主體,教師要了解學生的需求,激發他們的寫作意識,進而提升他們的寫作能力。在寫作教學中,教師要創設作文情境,指導學生發現、探究,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教師要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讓他們回憶自己的生活體驗和情感經歷,并將這些體驗和情感等寫進作文中。教師要教授學生寫作技巧,彌補學生寫作經驗的不足,提升學生寫作能力和水平。
教師要強化“引導”教學,讓學生主動感知世界,獲得豐富的體驗,從而產生表達、交流的愿望,主動用文字記錄自己的想法。教師要多與學生對話交流,設計半開放的題目,讓學生產生表達的訴求、清晰的思路、明確的邏輯,寫作就水到渠成了。教師要建立寫作與生活的聯系,創設生動的教學情景,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的想象,鼓勵學生閱讀觀察,并通過有效的指導,提升學生的表達技能。
一、以情感人,激發寫作興趣
教師要以情感人,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調動他們的寫作興趣,讓他們在強烈的情感訴求下寫出感情真摯的作品。很多學生寫作經驗不足,還有自卑心理,教師要用激勵性的評價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只有學生消除畏難情緒,愿意寫,才能寫出好作品?;A差的學生總是有很多擔憂,怕寫出的作文被他人嘲笑,教師要打消他們的顧慮,經常鼓勵他們。教師要將聽、說、讀、寫有機結合起來,讓他們為詩配畫、做手抄報等,為他們提供展示的空間。學生得到他人的關注、欣賞,就會產生寫的欲望。教師要指導學生帶著情感去觀察和體驗,為寫作積累源源不斷的素材。
二、創設情境,形成真實體驗
教師要創設教學情境,通過豐富的實踐活動給學生帶來感官的刺激,讓學生主動觀察、思考,提升寫作能力。教師可以利用社會熱點事件、學生之間的關系等問題,讓學生模仿真實場景,表達所思所想,讓學生有話可說,有內容可寫。教師可以讓學生扮演課文中的人物,模仿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等,體會人物的心理,體會課文中的人物描寫妙在何處。這既能加強學生對人物的理解,也能讓枯燥的課堂變得生動有趣,為學生減壓。教師可以讓學生編排“皇帝的新裝”“變色龍”等,將學生分成若干組,有扮演組、導演組、道具組、評委組,每個學生都有任務。扮演組要扮得真實、演得恰當,導演組要提出合理的建議,道具組要為人物提供合適的道具,評委組要恰當點評。有了充分的體驗,學生就都有內容可寫了。
三、加強閱讀,積累寫作素材
有了閱讀的積累,學生才能娓娓道來,提升寫作能力。剛入初中時,教師要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推薦經典書籍或者讓他們閱讀感興趣的內容,養成勤閱讀、愛思考的好習慣。有些學生喜歡打游戲,缺乏上進心,教師可推薦閱讀《論語》《菜根譚》等書籍,并讓他們結合生活實際談談對閱讀內容的理解。經過一段時間,學生積累了豐富的素材,寫作時能引經據典了,也有了積極向上的學習動力。閱讀是積累的過程,學生在閱讀中能感悟詞句的美妙、謀篇布局的精巧,有助于提高寫作水平。
四、增加體驗,加強生生互動
教師可以為學生建立學習共同體,讓他們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合作交流,提升寫作能力。很多學生的作文沒有文采,教師要引導他們閱讀名著,然后討論交流,感受名著準確的用詞和豐富的情感,還可以發揮想象,改編名著。好的文章離不開有效的評改,教師要指導學生感知、點評他人作品,從而提升自我。教師要指導學生從優點、問題、建議等角度發表看法,這樣的評價會更有針對性。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理解,在評改中,有的學生對描寫提出建議,“人物描寫太少”“細節描寫不足”;有的學生認為缺少對比,行文沒有波瀾;也有的學生認為環境描寫太少,缺少鋪墊……教師將學生的評語整理出來,讓作者趁熱打鐵修改文章,能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在初中寫作教學中,教師要發掘學生的寫作潛能,通過有效的引導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