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夢卓
摘要:常玉富有東方韻味的繪畫方式,在巴黎藝術史上掀起了一陣風波。富有人文畫的韻味,體現在常玉繪畫中的三個方面:簡約,色彩、線條與造型的簡約;意象表達,將情感直接通過畫面中的物象表現出;意境表現,追求精神實質。常玉的繪畫語言中,所包含的文人畫氣息源于對中國文化的深刻理解。這種融匯的創作方式,對后期從事繪畫創作中的人有了深刻而又深遠的影響。
關鍵詞:常玉? ?文人畫氣息? ?意象
中圖分類號:J705?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20)08-0052-02
在20世紀初的巴黎除了有一些比較新穎的繪畫流派以外,還有一群來自各個國家的藝術家。他們在法國接觸各種藝術思潮的同時,不僅要學習法國的繪畫創作方式,還要保持著各自的藝術創作手法和風格特點。在藝術史上,人們把這群繪畫藝術家統稱為“巴黎畫派”。常玉的繪畫風格中所包含的文人畫氣息,在法國“巴黎畫派”引起了眾多的關注。
一、常玉的學習經歷
少年時期,常玉拜“晚清第一詞人”趙熙為師,跟著他學習書法、繪畫還有文學。趙熙,在詩、詞、書、畫、戲等各個方面,都有著相當高的水平。也正是因為他有著深厚的文化功底,深深的感染著常玉。19世紀末,日本文化開放的改革,吸引了很多中國有志青年紛紛東渡求學,當時的常玉也是其中的一個。那個時候的日本,正是處于一個高峰期,許多人加入學習西方繪畫熱潮。在日本早期遠赴歐洲學習的藝術家,在國內有著巨大的影響。在日本上學期間,常玉接觸到了許多西方繪畫的藝術,并且深深地吸引了他。主要是受到了印象派、野獸派、未來派和立體派等各種新鮮奇妙的藝術風格的影響,讓他深陷其中,難以自拔。同時也是這種藝術思潮深深的影響著常玉,讓他更加堅定去法國留學的決心。
在日本求學時,常玉一直被古板的學院式教學所拘束。在來到巴黎后,他首先去觀察人們的生活狀態,觀看展覽,到城市的各個角落里去體會生活。最終選擇了“大茅屋畫院”,繪畫環境的自由,也讓常玉的繪畫創作更加地順利。他將中國傳統的水墨繪畫技法運用到西方繪畫中,受到了頗多的贊譽,這在巴黎掀起了一陣風浪。
二、常玉文人畫藝術氣息的體現
文人畫,不是文人的畫,而是文人用畫面直接來抒發自己內心的思想情感,表現出較為強烈的文人思想,是一種富有情感的藝術創作方式。
(一)簡約樸素
我國文人畫的發展歷史比較悠久,許多文人的想法,深受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的影響。他們在創作繪畫時習慣性用客觀物體作為自己表達主觀情感的載體,從而讓客觀物體與主觀思想相結合,不僅能讓繪畫作品中呈現出事物,還能表達畫家的情感。常玉在創作油畫時,雖然運用西方的油畫顏料與繪畫技法來繪畫,但他作品中依舊保留了很多的東方韻味。他的繪畫作品并沒有過多重視造型的變化,更多的是專注于對情感的表達與傳輸,忽視客觀存在。他對于精神的追求,實質上是常玉對于中國傳統繪畫的追求。他的繪畫中簡約的形式,深刻的表現了文人畫的氣息。
在常玉的畫面中對于簡約與樸素,更多的是畫面中線條的簡約,色彩的簡約,形體的簡約。常玉的畫面中,線條極具簡約,基本以流暢的線條為主。正是常玉擁有獨特的線條運用技巧,使他在繪畫創作過程中擁有很大的自由。他的線條具有很強的氣,這在中國書法中是深有體現的,常玉的線條也傳承了中國傳統的氣韻。在常玉的繪畫作品中,他的畫面沒有過多的修飾。簡單的線條下實則蘊含了韻律美與簡約美,畫面結構也有所體現。常玉的色彩表現形式,是富含傳統文人畫的色彩表現形式。淡雅、不浮夸是精髓。常玉繪畫中的色彩不拘泥于物體原有的顏色,也沒有像西方繪畫那么追求色彩變化。而是作為陪襯的存在,突出畫面中的物體的線條變化。形體更是如此。他畫中的形體都是簡化后,采用畫筆繪制在畫面上。這種簡化的形體,擺脫了物體固有形體的禁錮,為常玉繪畫創造許多的可能性。
(二)意象表達
意象的表達是文人畫創作的觀念。意象一般是客觀存在的物體與藝術家的創作思想融合的體現。想法的確立,才能明確藝術家所要表現的具體的對象。常玉畫面中存在的意象表現,也深刻的體現出常玉文人畫氣息的存在。常玉對藝術境界的追求是傳神摹寫。在常玉的畫面中,花、草、樹、動物和人體,都是運用簡約的造型,平平無奇的中性色彩。這種簡約的表現方式,卻能深刻的流露出畫家的思想情感與想法。
1940年,常玉失去了自己的親人,也遭遇到了戰爭,遠在異鄉的他創作了《虎嘯》這幅畫。黑色的背景,天空畫面中帶有一絲絲亮色。老虎仰天長嘯,老虎在黑夜里顯得格外的凄涼與悲壯。《虎嘯》這幅畫實際上是常玉把自己比喻成這只仰天長嘯的老虎。老虎在黑夜中長嘯,神似遠在異鄉的常玉,失去親人內心的凄涼與孤獨。
在常玉晚年時期的《孤獨的象》,畫面中我們可以看到只有一只小象在一望無際的原野行走,畫面的背景以黃色、綠色的灰調為主,再加上畫面底部的黑色,增強了畫面的凄涼與孤寂。這幅畫體現了常玉追求整體畫面氛圍的表達,注重借物抒情和意境的表現。這幅《孤獨的象》畫中的小象,更多的是常玉對自己的描繪,在社會中孤獨與凄苦,只有他自己在社會中漫無方向的一直走下去。表達了常玉晚年時期的孤獨、迷茫與無助。
(三)意境表現
意境,更多的是強調內在的東西,偏向于精神實質性的表現,作者的思想情感與作品達到情感上的共鳴。在繪畫中的意境是畫家與作品相融合。20世紀,藝術剛好正處于相互影響的時期,常玉的繪畫作品中的寫意性也深受其影響。常玉的《臘梅》,畫面里的臘梅顯得有些孤傲,臘梅孤傲的也正是常玉的孤傲。畫面里的線融入了書法的線條,書法式的線條充分的展現了文人畫線條的魅力,簡約流暢,具有節奏感。構圖極其簡單,打破了傳統的構圖。畫面的詩意性也因此更加突顯,這種詩意性是他在長期學習過程中所造就的。
常玉的《蹺腿的裸女》夸張的造型,讓畫面顯得更加具有張力,整幅畫給人一種隨時都會超出畫面的感覺。淺色的背景,身體部分采用大量的黃色進行平涂,給觀賞者帶來了強烈的視覺沖擊。夸張變形的構圖,平涂的繪畫方式,簡約的線條,使得畫面中的女人更加生動形象,突出了女性人體給人帶來的曲線美。常玉所畫的女性人體,并沒有像大多數畫家那樣畫的很柔美。他通過夸張變形的手法,丑化裸女的形象,實則更多的是表達他內心的情感,宣泄自己的情緒,以此來表現出他對藝術的追求。
常玉的《花中君子》,花的枝干是堅而有力的,灰白調的背景,淺玫紅色的桌面,畫面中的花一點也不艷俗,不在意自己畫的花草是否符合日常生活中的形態。他將中國傳統流暢的線條繪畫特色,巧妙的運用到油畫畫面中。這種中西結合的繪畫方式,掙脫了形體的束縛,從而達到情感上的釋放。畫面運用些許的黑色,使他的畫面伴隨著詩意性,這種繪畫藝術特色即是常玉寫意性的體現。
三、結語
在巴黎求學時,常玉的藝術創作一直堅持東方韻味。將東方韻味的中國式繪畫意蘊,運用在油畫的創作中,形成了獨特的、新穎的創作手法,開創了具有東方意蘊的常玉式繪畫風格。常玉畫面中的文人畫氣息,這是對中國傳統繪畫的創新,同時也是繼承,啟示藝術創作者要學會不斷地創新。在常玉的畫面中,體現出的是高雅與清靜,不會滲入世俗性的元素。煉就出他與眾不同畫風的原因,主要是他孤傲的性格。他的畫面表現出的正是他人生態度的體現。他的作品不會刻意去迎合大眾的口味,一直在堅持自己的思想與喜好來創作,對于創作的內容、所要表達的含義也不會過分修飾。也正是他的這種理念,讓他在創作中更加的孤獨。
參考文獻:
[1]王玥.常玉油畫所蘊含的文人意識[D].北京:中國礦業大學,2019年.
[2]劉麗麗.淺析常玉繪畫作品中的東方情韻[D].曲阜:曲阜師范大學,2014年.
[3]王楠.巴黎畫派繪畫語言之共性研究[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4]常懷宇.常玉油畫作品的寫意性探析[D].錦州:渤海大學,2013年.
[5]堯迪金.論常玉繪畫的寫意風格[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5年.
[6]顧躍.“常玉風格”——中國現代藝術史的另類選擇[J].美術觀察,2007,(07).
[7]顧躍.常玉藝術的現代性啟示[J].榮寶齋,2010,(10).
[8]商樺.異鄉的孤寂者——析常玉及其繪畫[J].設計藝術,2005,(02).
[9]田婷.淺談常玉繪畫中的技術特點[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8年.
[10]劉小雙.淺談常玉油畫作品中色彩的“減法創意”特征[J].明日風尚,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