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洛冰 梁西嵐 潘錦梅 唐玉芬 陳小樂



【摘要】 目的 研究早孕期絨毛活檢術在胎兒出生缺陷產前診斷中的應用。方法 360例具有介入性產前診斷指征的孕婦, 根據診斷方式的不同分為絨毛活檢組(174例)和臍靜脈穿刺組(186例)。絨毛活檢組孕婦早孕期在超聲引導下行絨毛活檢術, 臍靜脈穿刺組孕婦中晚孕期行臍靜脈穿刺。分析比較兩組穿刺情況, 包括穿刺成功情況、培養成功情況、穿刺孕周、胎兒丟失發生情況、其他并發癥發生情況;觀察早孕期絨毛活檢術產前診斷指征及染色體核型異常情況;分析絨毛活檢術地中海貧血基因檢測結果。結果 174例孕婦絨毛染色體核型產前診斷結果顯示, 共檢出異常染色體核型12例, 染色體異常率為6.90%(12/174)。其中染色體非整倍體6例, 染色體結構異常3例, 標記染色體1例, 嵌合體2例, 以染色體非整倍體為主;檢出重型地中海貧血33例, 其中重型ɑ地中海貧血25例, 重型β地中海貧血8例。174例孕婦絨毛活檢術穿刺成功率為100.00%(174/174), 術后均隨訪, 未發現胎兒肢體畸形及胎兒丟失。與同期臍靜脈穿刺術穿刺成功率及胎兒丟失率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絨毛活檢組穿刺成功率100.00%及胎兒丟失率0與臍靜脈穿刺組的99.46%、0.54%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胎兒出生缺陷的產前診斷當中, 早孕期絨毛活檢術安全可行, 有著重要的價值, 對胎兒嚴重遺傳性疾病盡早篩查和診斷, 并為臨床遺傳咨詢提供依據。
【關鍵詞】 早孕期;絨毛膜活檢術;胎兒出生缺陷;產前診斷;應用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4.032
出生缺陷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 也叫做先天發育畸形或發育異常, 指的是在胎兒出生前, 身體結構或功能、代謝等方面存在異常情況[1]。據統計, 我國當前出生缺陷的發生率約在4%~6%, 每年有近百萬的出生缺陷兒出生。為了使出生缺陷率降低, 提高出生人口素質, 應做好產前診斷, 發現嚴重缺陷兒并及時終止妊娠, 從而達到優生的目的[2]。當前我國在胎兒疾病產前診斷中, 主要是在中孕期、晚孕期采取羊膜腔穿刺術、臍靜脈穿刺術等方法檢查。因孕周較大, 發現胎兒嚴重異常并終止妊娠的時間較晚, 引產并發癥發生率會有所增加, 也會對孕婦造成更大的生理及心理傷害。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發展, 可在早孕期采取絨毛活檢術, 對胎兒出生缺陷產前診斷有重要的意義, 其能使產前診斷質量得到提升, 使產前診斷的時機提前, 更早診斷出常見染色體疾病、基因病等情況, 從而降低出生缺陷[3]。基于此, 本文選擇2018年1月~2019年8月于本院就診的有絨毛活檢指征的孕婦174例, 研究了早孕期絨毛活檢術在胎兒出生缺陷產前診斷中的應用, 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1月~2019年8月在本院產前診斷中心就診的360例具有介入性產前診斷指征的孕婦。納入標準:均為單胎妊娠孕婦, 均具有明顯的產前診斷指征, 均自愿接受介入性產前診斷手術。排除標準:有手術禁忌證, 雙胎妊娠, 不能按照要求完成介入性產前診斷的孕婦。根據診斷方式的不同分為絨毛活檢組(174例)和臍靜脈穿刺組(186例)。
1. 2 方法 臍靜脈穿刺組孕婦早孕期行臍靜脈穿刺。常規消毒鋪巾, 超聲引導下選擇合適的臍帶游離段, 快速穿刺臍靜脈, 抽取臍血1.5~2.0 ml, 拔出穿刺針后按壓穿刺點5 min,同時超聲觀察臍帶穿刺點、胎盤有無滲血、胎心變化情況。取0.5 ml臍血接種, 37℃培養箱中培養3 d, 加秋水仙素收獲, 制片, G顯帶, 顯微鏡下觀察。絨毛活檢組孕婦中晚孕期在超聲引導下行絨毛活檢術。絨毛活檢術方法:排除手術禁忌證, 對接受絨毛活檢術的所有孕婦, 詳細告知手術情況及風險, 并取得簽字同意。超聲引導下使用雙套管針行經腹絨毛活檢。術前通過對頭臀徑的測量, 核對孕周, 同時檢查胎盤位置、測量胎心率等, 對穿刺路徑加以確定。局部麻醉后, 先使用引導套針穿刺進入胎盤, 拔出針芯, 使用活檢針進入胎盤絨毛, 進針1~2次, 吸取獲得8~10 mg
無菌絨毛組織, 使用15 ml裝有無菌生理鹽水的離心管保存。在超凈工作臺, 在Thermo6MM無菌培養皿中沖洗挑選絨毛。在培養皿中用無菌剪刀將其剪碎為糊狀, 移入無菌離心管, 加入1 ml胰蛋白酶混勻消化
3~5 min, 加入Biolongical Industries培養基2 ml終止。離心5 min, 去上清, 使用無菌吸管均勻混合, 分別接種在裝有5 ml BIOAMFTM-2培養基、Amniogrowplus培養基的THERMO25 cm2培養瓶中, 混勻, 在5%二氧化碳、37℃培養箱中進行6~7 d的培養, 取出后用倒置顯微鏡觀察, 如可見細碎絨毛團周圍索性細胞克隆, 換液處理, 繼續培養2~3 d, 如可見較多閃光圓形細胞則收獲。用秋水仙素阻斷后, 收獲制片。使用G顯帶, 以20個核型為1例計數, 對3個核型用計算機圖像分析系統加以分析, 根據國際人類細胞遺傳學命名體系對染色體核型加以描述[4]。
1. 3 觀察指標 ①分析比較兩組穿刺情況, 包括穿刺成功情況、培養成功情況、穿刺孕周、胎兒丟失發生情況、其他并發癥發生情況。②觀察早孕期絨毛活檢術產前診斷指征及染色體核型異常情況。③分析絨毛活檢術地中海貧血基因檢測結果。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穿刺情況比較 絨毛活檢組中174例孕婦均一次穿刺成功, 穿刺成功率為100.00%(174/174), 培養成功率為100.00%(174/174), 追蹤術后有無腹痛、陰道流血、流水、胎盤血腫、胎兒丟失、結構畸形等并發癥, 有1例患者術后出現腹痛, 自行緩解, 其余患者未見異常。未發生胎兒丟失。臍靜脈穿刺組中1例孕婦因胎動頻繁臍帶滑脫, 調整進針出現胎心減慢, 停止臍靜脈穿刺, 改為抽取羊水標本, 穿刺成功185例, 穿刺成功率為99.46%(185/186), 培養成功率為100.00%(186/186), 術后有1例發生胎死宮內, 產前診斷結果為重型α地中海貧血。兩組穿刺成功率及胎兒丟失率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腹痛發生率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早孕期絨毛活檢術產前診斷指征及染色體核型異常情況 174例孕婦絨毛染色體核型產前診斷結果顯示, 共檢出異常染色體核型12例, 染色體異常率為6.90%(12/174)。其中, 18-三體5例;21-三體1例;標記染色體1例;嵌合體2例, 1例核型為Mos47, XN+2/46, XN, 未進一步行羊膜腔穿刺, 因中孕期超聲異常自行引產, 另外1例核型為Mos47, XN+17/46, XN, 復查羊水核型未見異常, 繼續妊娠;衍生染色體1例, 核型為46XNder(3)t(3;18)(p25;q11.2), 胎兒多發畸形, 已引產;平衡易位2例, 其中1例核型為46, XNt(1;19)(p13;p13.2), 母系來源, 與孕婦核型相同, 繼續妊娠, 另外1例核型為46, XNt(6;13)(p21.2;q3.4), 因胎兒重型地中海貧血引產。新生兒出生后均隨訪, 生長發育未見異常, 與產前診斷結果相符。見表2, 表3。
2. 3 絨毛活檢術地中海貧血基因檢測結果 116例夫妻雙方地中海貧血夫婦, 檢出重型地中海貧血33例, 其中重型ɑ地中海貧血25例, 重型β地中海貧血8例。
所有重型地中海貧血胎兒均行引產;其余新生兒出生后隨訪, 新生兒地中海貧血基因檢測結果與產前診斷結果一致。
3 討論
絨毛活檢術、羊膜腔穿刺及臍靜脈穿刺是目前主要的介入性產前診斷技術。與中晚孕期的羊膜腔穿刺及臍靜脈穿刺比較, 絨毛活檢術具有早診斷、早干預的優勢。本院目前開展的174例絨毛活檢術, 穿刺成功率為100.00%(174/174), 培養成功率為100.00%(174/174), 未發現流產, 少于文獻報道的流產率1.64%[5],
這與穿刺積累例數偏少及術者熟練的操作技巧、術前的充分準備有關。國內學者認為, 絨穿孕周規范在11~13+6周也是很嚴謹的, 此時胎盤絨毛最豐富, 避免孕周過小絨毛血管破裂, 影響胎盤循環致胎兒肢體殘缺畸形。另外, 多個文獻報道早孕期的絨毛活檢術與中孕期的臍靜脈穿刺術所致的胎兒流產率相同[6, 7]。本研究中174例絨毛活檢術術后均隨訪, 未發現胎兒肢體畸形及胎兒丟失。與同期的186例臍靜脈穿刺術對比, 兩組穿刺成功率及胎兒丟失率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尚不能認為兩種方法的穿刺成功率及胎兒丟失率不等。由此也證明了絨毛活檢術的良好效果和安全性。而臍靜脈孕周大, 在孕24周后進行, 一旦確診胎兒異常后, 終止妊娠時機晚, 對孕婦心理及身體負擔大。
174例絨毛活檢術孕婦, 產前指征以夫妻雙方為同型地中海貧血為主, 占比為66.67%(116/174), 占主要權重。地中海貧血屬于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廣東粵西地區尤其茂名市是地中海貧血的高發地帶, 本中心開展孕早期絨毛活檢術具有廣闊的前景, 116例夫妻雙方地中海貧血夫婦, 共檢出重型α地中海貧血25例,
重型β地中海貧血8例, 均已引產;其余新生兒出生后隨訪, 新生兒地中海貧血基因檢測結果與產前診結果一致。絨毛活檢術使孕婦能在孕早期及早發現異常及終止妊娠, 較孕中期的羊膜腔穿刺術、臍靜脈穿刺術具有無法比擬的優勢。本研究中174例行絨毛活檢術的孕早期孕婦, 共檢出12例異常染色體核型, 檢出率為6.90%, 較國內等報道的數據低, 考慮與研究對象中夫妻雙方為地中海貧血占66.67%, 而該指征染色體異常檢出率較低0.86%(1/116)有關。該12例異常染色體核型包括染色體結構異常3例, 染色體非整倍體6例, 標記染色體1例, 嵌合體2例。染色體非整倍體發生率最高。6例染色體非整倍體包括5例18-三體綜合征及1例21-三體綜合征, 其中4例確診為18-三體的病例均為胎兒頸部淋巴水囊瘤, 與文獻報道的胎兒頸部淋巴水囊瘤最常見染色體異常為Turners綜合征及18-三體綜合征相符[8]。2例嵌合體, 其中
1例核型為Mos47, XN+2/46, XN, 因中孕期超聲提示NT增厚, 未進一步行羊膜腔穿刺, 選擇直接引產;另外1例嵌合體核型為Mos47XN+17/46, XN, 復查羊水核型未見異常, 繼續妊娠。孕期超聲未見異常, 追蹤隨訪已分娩正常嬰兒。考慮為限制性胎盤嵌合體。一般來說絨毛核型能代表胎兒核型, 但如果在早期出現染色體有絲分裂錯誤或是三倍體“自救”, 就會導致胎盤為嵌合體或完全異常, 而胎兒染色體核型正常[9]。國內專家認為限制性胎盤嵌合體可以導致絨毛染色體和胎兒之間的不一致, 主要為假陽性(1%~2%), 而假陰性很少[10]。因此, 當絨毛染色體核型為嵌合體時, 在中后期還要密切進行超聲追蹤, 必要時進一步進行羊水或臍帶血染色體檢查。臨床醫生遺傳咨詢應當被重視。
綜上所述, 在胎兒出生缺陷的產前診斷中, 早孕期絨毛活檢術安全可行, 有著重要的價值, 對胎兒嚴重遺傳性疾病盡早篩查和診斷, 對提高人口素質有重大
意義。
參考文獻
[1] 皮回春, 吳曼禎, 高玉山, 等. 絨毛及羊水穿刺術在地中海貧血產前診斷中的應用. 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5, 25(12):31-33.
[2] 王林琳, 譚舒尹, 黃婧, 等. 1161例早孕期絨毛活檢產前診斷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的臨床分析. 重慶醫學, 2016, 45(28):3980-3983.
[3] 黃東群, 雷冬竹, 張昊晴. 郴州市出生缺陷產前診斷防控技術規范化體系的臨床應用研究. 國際檢驗醫學雜志, 2017, 38(6):820-822.
[4] 李閃閃, 張艷芳, 謝豐華. CMA和核型分析在胎兒染色體異常診斷中的臨床價值. 現代檢驗醫學雜志, 2018, 33(3):132-135.
[5] Bhatt RK. Chorionic Villus Sampling. Journal of Fetal Medicine, 2017, 4(2):79-84.
[6] Papp C, Beke A, Mezei G, et al. Chorionic villus sampling a 15yeqr experience. Fetal Diagn Ther, 2002, 17(4):218-227.
[7] 鄧璐莎, 郭曉玲, 鐘進. 44例經腹絨毛活檢產前診斷的應用分析. 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 2013, 21(3):76-77, 82.
[8] 陳秋妍, 張茜, 郭紅梅, 等. 早中孕產前超聲檢查在染色體非整倍體異常胎兒中的診斷價值. 醫學影像學雜志, 2016, 26(3):500-502.
[9] 劉妍, 山丹, 楊怡珂. 探討NT增厚經腹行絨毛活檢的適應證-附30例臨床病例分析. 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 2018, 12(1):126-128.
[10] 羅小金, 郭碧蕓, 魏風香, 等. 孕早期絨毛嵌合體在產前診斷中的臨床分析. 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 2017, 25(3):41-42.
[收稿日期:202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