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愛美


【摘 要】 目的:探究預見性護理管理在預防微創經皮腎穿刺取石術后并發尿路感染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從本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接診的微創經皮腎穿刺取石術患者中隨機選取88例患者展開探究。將這88例患者按照隨機的原則將其均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44例,研究組44例。對照組的44例接受微創經皮腎穿刺取石術的患者采取常規的臨床護理方式,研究組的44例接受微創經皮腎穿刺取石術的患者采取預見性護理管理干預方式。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排期時間以及下床活動時間以及患者術后的心理狀態。結果:采取預見性護理管理的患者術后的心理狀態明顯好轉,研究組患者的尿路感染情況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后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以及住院時間都小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臨床中采取預見性護理管理方式預防微創經皮腎穿刺取石術并發尿路感染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關鍵詞】
預見性護理管理;微創經皮腎穿刺取石術;尿路感染
腎結石已經成為當前臨床中常見的疾病,這一病癥屬于泌尿科疾病,導致這一疾病出現的原因有很多。據不完全統計分析結果顯示[1-2],青壯年患病的幾率更高,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臨床中多采取碎石取石術進行治療,在患者腰部進行皮腎穿刺取石術。這種方式已經在臨床中展開了廣泛的應用。但是采用這種方式進行治療之后,患者容易出現尿路干擾的并發癥,對患者造成一定的影響,再加上患者由于手術的心理壓力而產生不良情緒,導致手術的過程受到影響。筆者從本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接診的微創經皮腎穿刺取石術患者中隨機抽取88例患者,探討預見性護理管理在預防微創經皮腎穿刺取石術后并發尿路感染的應用效果,具體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本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接診的微創經皮腎穿刺取石術患者中隨機抽取88例患者,按照隨機的原則將其均分為兩組(對照組和研究組)。對照組的4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6例,年齡25~60歲,平均年齡為(45.0±4.0)歲;病程為6個月~8年,平均(3.9±2.3)年;結石的大小為5.1~15.7mm,平均(11.1±2.3)mm。研究組的4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0例,年齡24~61歲,平均年齡為(45.0±4.0)歲,病程為7個月~8年,平均(3.7±2.3)年,結石大小為5.1~15.2mm,平均為(11.2±2.7)mm。
1.2 方法
1)對照組的44例經微創經皮腎穿刺取石術患者采取常規的臨床護理方式。在采取常規的臨床護理方式下,將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記錄。
2)研究組的44例患者在采取常規臨床護理的基礎上,再加上預見性護理管理,具體方法為:在患者入院就診時即預見性展開心理護理,將患者感染類型、預后情況以及術后治療事項詳細的告訴患者,讓患者清除自身病情,預防患者焦慮、恐懼情緒的產生。同時對患者家屬實施健康教育,主要是術后護理相關事項的告知,一方面可以避免術后因家屬不理解而產生糾紛,另一方面則是通過早期的健康教育爭取患者家屬協同,共同為患者提供術后護理。評估患者手術風險和術后并發癥發生風險,在患者手術前全面評估患者手術風險,提前做好應急準備,預防損害結果的擴大。手術成功時即對患者手術指標和術后并發癥發生風險進行評估,評估患者各項并發癥發生的可能性,預見性地應用藥物或其他措施進行干預,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風險。
對患者術后恢復情況進行預見性評估,根據患者體質、損傷類型、恢復能力預見性評價患者術后恢復情況,優化術后護理干預方案,采取針對性措施來加速患者的術后恢復,以期改善患者的醫療體驗。
1.3 觀察指標
將患者的手術相關情況進行觀察,將患者的手術時間、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以及住院時間進行記錄;同時還要向患者及患者家屬宣傳相關的健康知識,將患者在手術前后的用藥情況、飲食情況和運動情況等進行評分。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中采用SPSS 23.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數據使用χ2進行檢驗,劑量數據使用t進行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術后尿路感染情況編輯
研究組患者的尿路感染情況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數據見下表1。
2.2 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后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和住院時間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后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以及住院時間都小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的數據見表2。
3 討論
上文中對經微創經皮腎穿刺取石術患者進行的實驗探究能夠看出,臨床中對于腎結石的治療方式中,微創經皮腎穿刺取石術是治療的最佳方法,能夠幫助患者有效的改善病情,但是需要重視對患者的護理工作[3-4]。本文中所提到的預見性護理管理能夠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完善的、預見性的康復治療,在預見性護理管理中,能夠為患者制定一個適合患者病情的護理康復表,并根據康復表中的內容,為患者進行康復護理干預,從而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病癥。
微創經皮腎穿刺取石術后非常容易出現尿路感染并發癥,這種并發癥的出現會嚴重的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導致患者難以康復[5]。通過采用預見性護理管理方式對患者進行治療,能夠從患者自身的角度出發,對患者展開針對性護理,讓患者降低術后尿路感染并發癥的概率,讓患者更好的康復。要讓患者更好的避免尿路感染并發癥的發生,就要注意術后的休息,并在術后對患者的尿液排出量、尿液顏色進行密切的觀察,降低并發癥發生的幾率。本次探究中,通過采取預見性護理管理方式對進行微創經皮腎穿刺取石術患者進行干預,能夠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康復率。
參考文獻
[1] 童珠紅,孫志軍,賴學佳.預見性護理管理在預防微創經皮腎穿刺取石術后并發尿路感染的應用研究[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9,19(07):1190-1192.
[2] 劉宏學.開放性手術治療腎結石與微創經皮腎穿刺取石效果的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11):182-183.
[3] 宮麗麗.觀察微創經皮腎穿刺取石術中應用手術室護理干預的實際意義[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03(26):80,86.
[4] 耿光劍.微創經皮腎穿刺取石術治療復雜性腎結石的術后并發癥危險因素研究[J].中國社區醫師,2017,33(33):40,42.
[5] 田明.手術室護理干預應用于微創經皮腎穿刺取石術患者的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05):169,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