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芳


【摘 要】 目的:對產后出血應用階段性護理干預的效果進行研究。方法:以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本院婦產科就診治療60例產后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之后隨機將60例產后出血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兩個組別,每組各30人。在治療期間,對對照組的產后出血患者主要實施常規的護理方法,而對觀察組的產后出血患者則實施階段性護理干預。在護理完成后,比較對照組產后出血患者與觀察組產后出血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與護理滿意度。結果:在臨床護理效果及護理滿意度兩個指標方面,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產后出血應用階段性護理干預具備良好的效果,可提升患者滿意度與護理效果。
【關鍵詞】
產后出血;階段性護理干預;應用
作為產科中最為嚴重的并發癥之一,產后出血會直接影響到患者的身體健康,甚至會威脅其生命安全[1]。患者一旦出現產后出血的情況,其心理狀態也會受到影響,大多數心理素質一般的產婦都會出現恐懼、消極、焦慮的情緒,如此不僅僅會影響到院方的搶救效果,更會導致其生理心理發生應激反應,對患者身體造成進一步的傷害[2]。在這樣的情況下,應用階段性護理干預具備極為重要的臨床意義。據此,本院選擇了60例產后出血患者進行研究,分析了產后出血應用階段性護理干預的效果,現做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本院婦產科就診治療60例產后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之后隨機將60例產后出血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兩個組別,每組各30人。對照組產后出血患者年齡為23~39歲,平均年齡為31歲,觀察組產后出血患者年齡為24~37歲,平均年齡為30歲,在一般資料方面,發現對照組產后出血患者與觀察組產后出血患者家屬無明顯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備進行對比的基礎性與可行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產后出血患者共30人,主要實施常規的護理與治療操作,內容為用藥指導、依從性干預等,滿足常規性護理要求。
1.2.2 觀察組 觀察組產后出血患者共30人,除實施常規護理之外,應用階段性護理干預。首要步驟是對不同患者的病因進行分別明確,同時密切的觀察患者病情,對血容量進行補充,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定制具體的止血措施。而對于急需手術治療的患者,則應該在做好抗休克治療的基礎上對其身體各方面狀態進行觀察,一旦出現異常,需立即通知主治醫師。
產后出血患者一旦得知自己的病情,就難免會出現心理焦慮、抑郁、恐慌的狀態,只是恐慌程度有所不同,所以護理人員在對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了明確后,需運用多種方法開導患者的心理,緩解患者的興趣。護理人員應保持耐心的態度,及時回應患者提出的疑問。另外,病房的環境也會間接影響患者的心情,所以護理人員需要保證病房環境的整潔。
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進行無菌護理,同時做出合理的用藥指導,有針對性的為患者制定健康計劃,幫助其早日康復。
1.3 觀察指標
采取調查問卷的方式明確對照組、觀察組產后出血患者的護理服務滿意度及臨床護理效果率。臨床護理效果率以出血時間和產后出血量為指標,護理服務滿意度包括十分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四個指標,其中“十分滿意”代表患者對護理人員的護理服務表示認可,包括態度、方法合理性、效果方面;“滿意”代表患者認可護理人員的護理服務;“一般”代表患者對護理質量不夠認可,但可以接受;“不滿意”表示患者對護理人員所提供的護理服務表示不滿,無法接受。
1.4 統計學方法
運用分析軟件SPSS 21.0對60例產后出血患者的臨床指標進行統計學處理,當P<0.05時,表示對照組、觀察組的同一觀察指標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經常規護理與階段性護理干預后,在護理滿意度方面,觀察組患者相比較于對照組患者,具有明顯差異,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內容見表1。
2.2 兩組患者臨床護理效果比較
經常規護理與階段性護理干預后,在出血時間及出血量方面,觀察組患者相比較于對照組患者,具有明顯差異,兩個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對比可發現產后出血應用階段性護理干預具備積極效果。具體內容見表2。
3 討論
在產科的各種疾病當中,產后出血是導致產婦死亡的主要因素,所以應充分對其進行重視。引起產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是產婦的宮縮乏力,除此之外,無論是凝血功能障礙還是胎盤畸形都情況,都會間接引發產后出血[3]。針對這一情況,院方除了需要及時止血,還應該提升護理的優質程度。
階段性護理干預主要強調根據不同的患者情況在不同的治療階段采取不同的護理手段,保證護理措施的針對性,從而提高護理效果。除了需要進行心理護理減少患者的不良情緒之外,還需要提升止血的有效性,此外,在進行了止血處理后,患者的免疫力會被降低,所以護理人員需要應用感染預防措施,并加強對患者的宣傳力度,提高其自我護理能力[4-5]。根據本文研究的結果顯示,產后出血應用階段性護理干預具備較好的臨床護理效果,體現在臨床護理效果及護理滿意度兩個指標方面,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經常規護理與階段性護理干預后,在護理滿意度方面,觀察組患者相比較于對照組患者,具有明顯差異,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常規護理與階段性護理干預后,在出血時間及出血量方面,觀察組患者相比較于對照組患者,具有明顯差異,兩個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產后出血應用階段性護理干預具備良好的效果,可提升患者滿意度與護理效果。
參考文獻
[1] 張海燕.產后出血應用階段性護理干預的效果評價[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9,26(10):169.
[2] 李華.產后出血應用階段性護理干預的臨床護理效果及影響分析[J].系統醫學,2017,02(08):136-138.
[3] 林燕芬,鄭婉文,邱益娟.階段性護理干預對產后出血影響的臨床研究[J].中國當代醫藥,2015,22(15):184-186.
[4] 葉慧珍.綜合護理干預在預防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中的應用效果[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7,33(01):80-82.
[5] 吳俠.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護理干預效果評價[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7,02(02):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