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曉妹
摘要:人民生活水平在經濟的快速發展的促進下得到了大幅提升,人們在追求自身日常生活需求的滿足的同時,對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逐漸提高。作為基層群眾文化建設與傳播的核心基地,鄉鎮文化站的建設必須要以基層文化的發展實際為基礎,與時俱進,多元化創新群眾文化工作。本文對新時期鄉鎮文化站創新群眾文化工作面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了新形勢下鄉鎮文化站創新群眾文化工作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鄉村文化站;文化工作;創新策略
娛樂性、自發性和教育性是群眾文化的特點,作為社會文化中一個典型的文化種類,同時也是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群眾文化的提高越來越受到了人們的重視。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只有對人們的精神文化教育進行不斷強化,才能促進小康社會的全面實現[1]。新形勢下,鄉鎮文化站在群眾文化工作的創新方面存在著許多問題亟待解決。
一、新形勢下鄉鎮文化站創新群眾文化工作面臨的問題
(一)缺乏對鄉鎮文化站建設的重視
目前,據對鄉鎮文化站的了解來看,文化站建設形式化嚴重,對于文化活動的傳播和教育缺乏有效的引導,缺乏充足的資金支持,文化活動也少之又少。由于鄉鎮政府對于鄉鎮文化站建設的重視程度不足,使得鄉鎮文化站建設停滯不前,甚至出現衰落的情況。
(二)缺乏先進的鄉鎮文化站基礎設施建設
鄉鎮文化站基礎設施落后,同樣是限制鄉鎮文化站發展的根本原因,許多文化應有的設施都嚴重缺乏,比如圖書館、文體娛樂設施等等。缺乏基礎設施建設,使鄉鎮文化站的建設與發展受到一定的制約[2]。
(三)缺乏專業的鄉鎮文化站工作人員
目前,大多數鄉鎮文化站的普遍現象就是工作人員專業能力低,而且人員數量匱乏,普遍存在一人身兼數職的情況,文化活動的組織與開展缺乏專項能力。繁重的工作負擔,使工作人員缺乏組織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實踐,更沒有時間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進而給鄉鎮文化站的建設與發展帶來巨大阻礙。
二、創新群眾文化工作的有效策略
(一)創新理念分析
科學的理論基礎是工作開展的方向指引,在實際工作開展中主要應堅持以下三點理念:
第一,應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工作開展原則,基于廣大群眾的實際需求,開展與之對應的文化工作。在新時代環境下,鄉鎮群眾的精神需求發生較大的變化,呈現出多元化特點,為此在創新群眾文化工作時,應當改變原本單一的服務模式,在工作方式、工作內容等方面展開創新,同時注意結合時代文化發展的核心,使創新工作開展能夠切實產生積極性作用,促進群眾文化發展[3]。
第二,創新服務體系。在實際工作開展過程中,應明確理論基礎,然后對其發展和應用做深入性研究。同時在此過程中,應對各類群眾文化做出科學分類,發現其中存在的不足,然后予以開展對應的建設工作,切實發揮出鄉鎮文化站的實際價值,使之能夠更好的服務于人民群眾,使廣大群眾的精神需求得到滿足。
第三,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促進鄉鎮文化站群眾文化工作的創新,能夠在科學的理論指導下順利進行,在規章制度建設和文化設計方面要與時俱進,只有新時代元素的有效融入,才能獲得廣大群眾的積極支持,從而為工作開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二)創新鄉鎮文化站群眾文化工作的內容
群眾文化工作的重要性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得到了重點強調,倡導人民群眾在文化建設過程中完成自我教育、自我服務和自我表現。群眾文化工作創新的宗旨應該重點強調文化惠民,使群眾參與文化建設的積極性得到較大程度的提高。深入研究并整合鄉鎮的文化建設現狀與實際需求,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使群眾文化工作更加科學化、民族化、大眾化[4]。
首先,豐富文化活動形式。在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時可以將球類運動、文藝活動、技術教育等文化活動形式融入其中,使群眾的德智體美綜合素質得到滿足,還能使文化工作的綜合效用得到提升;其次,打造有文化特色的鄉鎮文化站。以北方的鄉鎮為例,群眾文化工作建設中可以融入剪紙、刀畫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在促進地方特色文化發展的同時,促進特色鄉鎮文化站的建設。還可以在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里組織相關的活動,比如踏青掃墓、包粽子等。
(三)加強資源投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鄉鎮政府要加大對鄉鎮文化站的人力、物力以及資金等資源的投入,為促進鄉鎮文化站的各項基礎設施的完善,確保群眾文化工作的順利開展。一方面建立專業的文化站團隊,有了專業人員的支持可以有效促進鄉鎮文化站創新群眾文化工作的整體質量的提高,對于文化站工作人員的選拔要通過層層篩選,保證文化站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處于較高水平,同時還要定期組織學習,使其始終具備與時代發展相協調的綜合素養[5]。另一方面,購置現代化的活動設施,為群眾提供綜合性的文化場所促進各項群眾文化工作的順利開展。結合不同的文化活動建立不同的設施,比如鋪設跑道、設置球架,為群眾的運動活動提供場地;建立棋牌室并添置棋牌用品,為群眾的日常娛樂活動創造條件。
三、結語
新形勢下,鄉鎮文化站群眾文化工作的創新必須與時代發展特征相結合,通過科學的理論指導,實現群眾文化工作的理念、內容的創新,在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的同時,進一步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
參考文獻:
[1]薛寶奎.基于新形勢下鄉鎮文化站創新群眾文化工作的研究[J].農民致富之友,2019(02):208.
[2]劉梅花.新形勢下鄉鎮文化站創新群眾文化工作的探討[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29(06):206.
[3]饒武菊.新形勢下鄉鎮文化站創新群眾文化工作研究[J].鄉村科技,2017(25):27.
[4]房超凡.淺談新形勢下鄉鎮文化站創新群眾文化工作的思考[J].東方企業文化,2014(21):83+87.
[5]上官友珍.淺談新形勢下鄉鎮文化站創新群眾文化工作的思考[J].今日中國論壇,2013(05):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