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彥剛

【摘要】目的 研究新活素治療難治性心力衰竭臨床療效。方法 將100例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實驗組(50例)與對照組(5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藥物治療,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與實驗組使用新活素治療,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 兩組患者通過治療后,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優于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P<0.05)。結論 針對難治性心力衰竭疾病患者,采取新活素治療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并且對患者的臨床癥狀和心臟功能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因此值得推廣。
【關鍵詞】新活素;難治性心力衰竭;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54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11..01
在臨床醫學中,難治性心力衰竭主要是指在常規抗心衰和病因治療處理的情況下,患者的心衰癥狀和體征長時間的沒有變化或者呈現進行性加重的癥狀[1]。難治性心力衰竭會造成患者的常并發心律失常、肺部感染、肝腎功能不全和水電解質紊亂等并發癥癥狀[2]。臨床中過往常采用利尿藥、洋地黃等抗心衰藥物進行治療,但是由于以上藥物并未能改善患者的癥狀且會存在持續惡化現象。隨著對該疾病的深入研究發現新活素藥物對治療心力衰竭具有顯著的療效,本文就研究新活素治療難治性心力衰竭的具體療效,本次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本院2017年4月~2018年11月期間接收的患者中抽取100例難治性心力衰竭患者進行實驗研究,根據平均分配的方法將其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各50位):其中實驗組男女各25位;年齡40~80歲,平均年齡(58.12±4.4)歲。對照組中女性患者30位,男性患者20位;年齡41~78歲,年齡均值為(45.71±3.4)歲。在年齡性別等數據上分析發現,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實驗方法和研究指標
對照組選擇使用常規藥物進行治療,主要是給予患者臥床休息、吸氧和改善水電解質紊亂狀況,采用洋地黃藥物增強患者的心肌收縮能力,隨后根據患者的不同癥狀表現使用利尿劑、ACEI類藥物、β受體阻滯劑等藥物進行相應的治療。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與實驗組使用新活素治療,主要是根據患者的體重給予患者1.5 μg/kg的新活素藥物靜脈注射,控制其注射速度在90 s內均速注射沖擊,隨后進行0.01 μg/(kg.min)的速率進行持續如泵72小時。在進行藥物輸注過程中,醫護人員需要隨時對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進行有效的監測,防止不良反應癥狀的發生。
治療結束后,治療效果主要分為:顯效:患者的心力衰竭癥狀得到有效的控制,心功能改善程度在2級以上,且患者的心率正常,其他臨床癥狀消失;有效:患者的心力衰竭癥狀得到初步的控制,心功能改善程度在1級以上,且患者的心率正常,其他臨床癥狀有所緩解;無效:患者的心力衰竭癥狀并未得到控制,心功能沒有改善,且患者的臨床癥狀無變化,部分患者出現病情加重或死亡現象。
1.3 統計學分析
選取SPSS 20.0軟件作為本次研究的統計學分析。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對比
兩組患者通過治療后,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優于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P<0.05)。如表1。
3 討 論
難治性心力衰竭疾病隨著近幾年人們生活水平的變化,其發病的程度和數量也在逐年遞增,由于該疾病造成患者的死亡率較高,因此嚴重的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所以針對該疾病采取何種有效的治療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3]。常規性心力衰竭治療的藥物雖然對治療心力衰竭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其治療后患者還是會出現進行性加重的心力衰竭癥狀。隨著對疾病的研究,新活素被廣泛的應用在治療難治性心力衰竭疾病上。本研究中采取的新活素是一種凍干重組人腦利鈉肽,能夠在人體發生心衰時,提高患者體內的腦利鈉肽水平,達到對心臟壓力及心臟容量負荷的調節作用,從而有效的降低心臟的前后負荷的功效。并且從本研究結果來看,新活素的治療總有效率較高,說明該藥物能夠改善患者的心力衰竭癥狀,能夠擴張血管,降低患者的循環阻力,同時具有利鈉利尿的作用,恢復患者的正常心率。
綜上所述,針對難治性心力衰竭疾病患者,采取新活素治療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并且對患者的臨床癥狀和心臟功能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因此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胡曉丹.新活素治療老年難治性心力衰竭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7,56(11):123-124.
[2] 江朔晨,楊肖平,卓閩彬.新活素治療難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短期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7,36(17):236-237.
[3] 曾新春.新活素治療難治性心力衰竭的臨床效果觀察[J].臨床研究,2017,20(2):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