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飛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煤炭一直是我國重要的戰略資源,在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中長期占據著主導地位。但是當前我國煤炭安全生產形勢嚴峻,煤炭事故總量仍居高不下,重特大事故時有發生,煤炭安全生產問題越來越受到國家、政府和社會的廣泛關注,結合生態環保的生產轉型理念,積極引進現代化科技手段成為煤炭行業發展的主要趨勢。
關鍵詞:煤礦;施工安全;事故處理
一、當前我國煤炭行業的安全形勢
2002 年以來,我國對煤炭資源的需求量急速增長,煤炭市場供應嚴重短缺。面對巨大經濟利益的誘惑,受利益驅動,小煤礦遍地開花,大煤礦超能力生產,“大礦大干,小礦蠻干”,直接導致“大礦大難,小礦多難”。據國家安監局煤礦事故統計顯示,我國煤礦產量約占全世界的 35%,但煤礦事故的死亡人數卻占了全球的近 80%,頻頻發生的礦難已成我國煤礦安全生產的“老大難”問題,拷問著我國煤炭行業安全體制的有效性。施工安全是煤礦生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門綜合性、系統性的科學。施工安全的對象是煤炭生產中的一切人、物、環境。施工安全的水平高低[1],直接關系到煤炭企業的經濟效益與社會信譽,關系到國家和集體財產以及職工的生命安全和社會的和諧穩定。只有高度重視,認真研究,積極探索,不斷開拓創新,加強施工安全管理,才能最終實現煤炭企業安全生產的經濟目標。
二、采礦技術的發展趨勢
就我國采礦技術的發展情況而言,最能夠體現采礦技術先進性的就是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尤其是網絡、數字化信息系統不斷的被廣泛應用,使煤礦逐步發展為“智慧礦山”、“綠色礦山”。對于今后的采礦技術發展的方向,應必須能有效的體現出來數字化、信息化的特點,一定要在確保高效、可靠的環境當中,實現數字化進行開采、機械化的進行挖掘、自控化來進行運作以及智能化進行管理,向更加的可靠、更加的高效、更加的經濟以及更加的環保性等方面進行研究。采礦技術的發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一定要不斷的進行創新[2],并在不斷進行創新的過程當中,給予更多的人力、物力還有財力方面的支持,最終實現先進的采礦技術與信息技術有效的融合并應用。
三、保證煤礦施工安全的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機制
在煤礦建設及生產過程中,安全管理機制的建設,可以更好地指導安全生產。為此,煤礦的主要負責人要依法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在相應的安全制度中,對安全生產流程以及業務操作規范予以明確。同時,要設立專門的安全檢查小組[3],定期對煤礦安全生產進行全面檢查,要深入到各個生產環節,確保安全生產責任的全面落實。在檢查過程中,要針對發現的安全隱患進行及時指正,并迅速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處理。另一方面,為了確保安全管理機制的有效實施,煤礦必須設立專項資金作為支持。
(二)把好六個安全關
1.強化教育和培訓新職工,進行企業、區隊、班組三級安全教育,并要經過安全考試合格后才能到一線開始上崗施工作業。同時與班組簽定“師帶徒”協議,做到每人持證上崗,“教育領先,交底在前”的原則。
2.開好班前安全會,強調安全操作規程,樹立職工的安全意識,做到我要安全,我會安全,定期對職工進行安全技術操作培訓、考試,發現異常情況應該禁止職工入井作業。
3.嚴把入井升井。嚴格遵守先檢身再考勤的清點人數制度,確保入升井人員的自身安全措施。
4.施工現場“三員簽字”與“四位一體”制度的逐條落實。
5.做好日常安全檢查。對施工現場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檢查,對重點崗位、重點環節進行突擊抽查,對檢查出來的每一個安全隱患要及時地從重、從快、從嚴處理,杜絕后患。
6.加大安全宣傳。煤炭企業要通過開展各種各樣的安全活動,如安全知識競賽、安全周、安全月等活動,使職工的安全素質得到較大提升。
(三)加大安全教育的培訓力度
在煤礦的建設及生產過程中,很多參與者雖然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識,但是其自身安全防范能力較低。因此,加大對作業人員的施工安全教育培訓工作的力度是非常重要的。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工程設備的自動化、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4],對作業人員的文化素質同時也有了較高的要求。因此,作業人員必須具備著比較高的文化素質,對一些相關的操作規程以及技術規范要相當熟練,同時要將操作規程和安全的技術問題作為日常安全教育及活動的主要內容,要注意定期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的教育培訓,提高其素質,進而保證工程安全。
(四)強化全過程文明施工
安全生產是一項自始至終的工作,是一項全過程、全方位、全天候長抓不懈的工作。抓好文明生產量化考核是確保質量標準化達標的前提。在抓好全過程文明生產中,必須建立健全有關制度、責任體系及落實相應的組織。在工程開工前,確立文明生產及安全文明管理目標,制訂創建安全文明生產的實施方案,確立領導組織、技術保證措施等,根據工程實際情況設專職安全監察員,企業應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定期不定期地到現場檢查督促,并將現場安全施工達標工作納入安全、質量標準化結構工資考核當中,實施定期綜合檢查,公開評比,獎優罰劣。實施全過程、全方位、全天候的現場安全施工管理。
(五)提高工程技術裝備水平
技術裝備是煤炭工程發展的基礎,為了不斷提升煤礦的安全管理效果,必須要不斷提高作業技術裝備水平。為此,國家政府必須和一些重要的產煤大省聯合建立專項技術研發資金,以大型煤炭企業作為主體,不斷加大科技攻關力度,對各方資源進行合理調用,進而實現技術突破[5],最終不斷提高煤炭開采作業中的裝備水平。機械作業水平的提高,意味著井下煤炭作業人員的數量可以大幅減少,這對于提高煤炭工程安全管理效果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另外,煤炭企業還可以引進發達國家先進煤炭工程設備,在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為作業人員安全提供更多的保障。
參考文獻:
[1]殷文韜.煤礦瓦斯爆炸事故的不安全動作原因研究[D].中國礦業大學(北京),2014.
[2]齊琪.煤礦應急管理能力評價及提升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14.
[3]汪偉忠.煤礦特種作業人員安全能力分析及優化配置[D].中國礦業大學,2014.
[4]楊祿.煤礦險兆事件管理信息系統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14.
[5]張秉義,郭紅廣.煤礦安全系統工程事故樹分析與應用[M].煤炭工業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