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剛
[提要] 云南自貿區建設是云南經濟發展史上的大事,其建設過程將對周邊地區經濟發展產生重要影響。本文通過云南自貿區建設對曲靖經濟發展虹吸效應的影響分析,揭示曲靖市現階段面臨的挑戰,同時也分析其溢出效應給曲靖市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新機遇。在結合自貿區建設內容和曲靖市“十三五”發展規劃的基礎上主動作為,在現代服務業、金融投資、高端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方面采取積極措施與云南自貿區進行對接,推進管理和制度創新,發揮產業優勢和競爭優勢,加快人才庫建設,打造云南自貿區廣闊腹地。
關鍵詞:云南自貿區;虹吸效應;溢出效應;對接
本文為曲靖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對接云南自貿區助推曲靖經濟發展”成果(項目代碼:ZC201902)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20年3月12日
2019年8月2日《國務院關于印發6個新設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的通知》正式印發實施,中國(云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設立,這是云南經濟發展過程中的歷史性時刻,也標志著云南經濟發展水平進入新的階段。自貿區包括昆明、紅河、德宏三個片區,它們功能明確、各有側重,昆明片區加強與空港經濟區聯動發展,重點發展高端制造、航空物流、數字經濟、總部經濟等產業,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的互聯互通樞紐、信息物流中心和文化教育中心;紅河片區加強與紅河綜合保稅區、蒙自經濟技術開發區聯動發展,重點發展加工及貿易、大健康服務、跨境旅游、跨境電商等產業,全力打造面向東盟的加工制造基地、商貿物流中心和中越經濟走廊創新合作示范區;德宏片區重點發展跨境電商、跨境產能合作、跨境金融等產業,打造沿邊開放先行區、中緬經濟走廊的門戶樞紐。
云南自貿區建設對于云南其他地區經濟發展主要產生兩大類影響:一是虹吸效應;二是溢出效應。曲靖是云南省第二大經濟體,對這兩種效應需要用更加辯證、更加理性的思維看待和分析。作為出省入滇的重要通道,曲靖是溝通省內外人員、資金、物資流通的重要區域,要充分利用其他城市虹吸轉移的空當,實現揚長避短、趨利避害,破除溢出效應定勢,結合自身的資源稟賦和產業特點。積極跟蹤、研究云南自貿區相關配套政策,打造提升對接云南自貿區載體,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力爭做好自貿區腹地經濟文章,促使曲靖經濟發展邁上新的臺階。
一、自貿區建設對曲靖經濟發展虹吸效應的影響分析
(一)曲靖市面臨自貿區政策創新的影響。云南自貿區主要圍繞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深化投資領域改革、推動貿易轉型升級、深化金融領域開放創新、創新沿邊經濟社會發展新模式、加快建設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這六大任務來謀篇布局。其將制定一系列創新政策來賦予區內各主體提升國際化運營水平,在投融資體系和國際貿易體系的構建方面提供更優惠的條件,也有利于企業節約運營成本,提高經營效益。高端要素與產業聚集效應也將更加明顯,企業在競爭中更具活力和優勢。曲靖緊鄰昆明,經濟規模僅次于昆明,在自貿區政策創新的牽引下,人才、資金、技術向自貿區轉移將成為一種趨勢,虹吸效應的影響將逐步顯現。同時,曲靖在對外招商引資的過程中,自貿區的優惠政策不可避免會分流一部分的投資金額,給曲靖保持經濟活力、防范產業空心化風險,穩定經濟發展預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二)曲靖金融業和高端制造業受到沖擊。曲靖市“十三五”規劃中要建立高原特色農產品加工交易結算中心、滇東金融服務中心。要建設區域金融中心,就需要加大力度引入金融新業態,吸引國內外優質金融業者入駐曲靖。但是金融新業態的發展對政策環境的需求較高,在政策制定的靈活性方面,曲靖市與云南自貿區的發展規劃要求還是存在一定差距,在金融業態聚集時,勢必受到相應沖擊。曲靖在高端制造業方面要搶抓全省制造業重點向曲靖布局的歷史機遇,爭創“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但自貿區高端制造業布局成為其重點任務的情況下,曲靖的高端制造業的發展短時間將會受到沖擊,國家級曲靖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各產業園區是高端制造業重點布局單位,除受到自貿區的影響外,還受到昆明經濟技術開發區、玉溪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楚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鄰近地區競爭的影響。
(三)曲靖市對接云南自貿區面臨云南同類城市的激烈競爭。曲靖是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泛珠三角區域合作、長江經濟帶的重點開發區之一,是滇中城市經濟圈的核心區域。同類城市如玉溪、楚雄、紅河、大理等城市均是云南各區域的中心城市,在經濟發展中紅河(2018年GDP1,094.01億元)和玉溪(2018年GDP1,071.46億元)與曲靖(2018年GDP1,418.31億元)較為接近,其他城市雖還有一定的差距,但發展速度并不弱于曲靖。同時,由于多數城市支柱產業集中于煙草加工、紡織服裝、機械制造、能源化工、有色金屬、高原農產等,產業結構同質化明顯,產業錯位發展不足,競爭效應大于協同效應,在對接自貿區的過程中,同質競爭的情況還會加劇。雖然曲靖距離云南自貿區昆明片區較近,但是距離紅河片區和德宏片區較遠,相對于其他區域反而呈現區位劣勢,交通成本和物流成本均高于其他地區。
二、云南自貿區溢出效應給曲靖市帶來的機遇
(一)云南自貿區的發展給曲靖帶來承接機遇。云南自貿區發展空間有限,整個自貿區總面積為119.86平方公里,其中昆明片區76平方公里(含昆明綜合保稅區0.58平方公里),紅河片區14.12平方公里,德宏片區29.74平方公里。自貿區建設會拉動區內行業的發展,激活相關經濟要素,而自貿區內經營單位和業務人員的增加,也促使工資、房租和服務等商務成本上升。為減輕運營成本又不減少企業享受的優惠政策。許多區內注冊企業會把產業鏈條和經營體系放在自貿區周邊,增大了對周邊基礎設施和商務服務的需求。曲靖應重視這樣的“溢出效應”,利用自身靠近昆明片區的地理優勢對接相關的產業項目。
(二)云南自貿區先進服務業將為曲靖企業提供優質配套服務。作為云南重要的工業基地,曲靖市制造業較為發達,產業鏈條相對完整,但在經濟增速放緩的當下,曲靖整體工業增長相對乏力,對經濟的拉動作用遠不如第三產業,工業轉型升級勢在必行。自貿區引進的先進服務業特別是生產性服務業,將為曲靖的制造業提供良好的配套服務,通過專業化的人力資本和知識資本引進制造業,給曲靖產業轉型升級,打造高端制造業帶來新的驅動力。同時,未來大量金融服務公司進駐自貿區,將為曲靖企業提供更為優質的金融服務,提高對企業融資支持力度,幫助企業解決緊迫的融資難題。
(三)云南自貿區物流業發展有助于降低曲靖企業物流成本。云南自貿區要打造“區域跨境物流中心”,必然在政策層面上放寬對物流企業的限制,先進的物流理念和物流技術更容易在云南市場獲得廣闊的生存空間。這樣一是可以為曲靖企業提供更加多樣化、個性化服務,有助于企業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商品和物資運轉效率;二是也將促進以馬龍和曲靖經開區為代表的曲靖物流企業和物流園區的發展,推動曲靖經開區林安(曲靖)泛亞現代物流產業園、馬龍大型冷鏈物流倉儲基地、云南義烏國際商品城等項目的建設。同時,也為適時推進以宣威支線機場和羅平、沾益、會澤通用機場為支點的航空物流帶來契機,最終也會轉換為惠及曲靖企業的經濟紅利和發展機遇。
三、曲靖市主動對接云南自貿區的對策
(一)轉變職能,推進管理和制度創新。自貿區政府職能的轉變是建設過程中的應有之義,其核心是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政府作為市場監管者,應該從自貿區實驗任務和建設目的出發,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和推進制度創新,其探索總結的經驗應能為其他地區復制和借鑒。云南自貿區要調整完善省級管理權限下放內容和方式,全面推進行政審批和行政服務標準化,精簡投資項目準入手續,建立健全以信用監管為核心、與負面清單管理方式相適應的事中事后監管體系模式。政府對于市場監管方式的改變,便利化的制度創新將會對國內外的優質資源產生強大的“虹吸效應”。
曲靖市在招商引資中要抵御云南自貿區的“虹吸效應”,就必須認真跟蹤和研究云南自貿區在制度創新方面的成功經驗,結合曲靖市“十三五”規劃的要求進行相應的制度復制和制度創新:第一,界定清楚政府權利邊界,劃定行政審批權利范圍,建立行政權責清單制度,明確政府的監管范圍;第二,改革企業登記注冊制度,實施一站式服務,明確服務程序和時限,簡化登記注冊手續,減少企業來回奔波的時間;第三,探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嚴守負面清單紅線,遵循法無禁止即可的管理原則;第四,建立健全投資服務體系,使投資項目的洽談、簽約、落地、反饋等方面的情況能得到跟進,并及時處理和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面臨的困難,促進投資便利化;第五,簡化進出口審批監管手續,建設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逐步將服務出口退(免)稅申報納入“單一窗口”管理。
(二)未雨綢繆,打造自貿區廣闊腹地。云南自貿區面積有限,與曲靖相鄰的昆明片區也僅有76平方公里。土地資源的約束,使得云南自貿區客觀上不可能容納制造業重大項目,大多數企業也不可能區內注冊區內營運,這樣就產生了對自貿區經濟腹地的需求,“溢出效應”就會給域外地區帶來了發展機遇。地方政府能否抓住自貿區建設過程中產生的不同的流動性順勢而為,能否提供更多的支持措施和便捷條件,就成為地方政府應對自貿區建設的重大考驗。
曲靖市制造業基礎雄厚,與昆明之間的交通便利,對自貿區業務延伸有很大的吸納能力。曲靖市應該為自貿區將來的“溢出效應”早做謀劃、早打算、早決策,要在自貿區設立招商機構或咨詢機構,把自貿區的金融、物流、高端制造、高新技術企業的產業鏈條引入到曲靖來,在政策上提供類似與自貿區的優惠政策,使它們留得下來、扎得下根,實現企業與地方的雙贏。曲靖城市建設雖然有著相對完善健全的硬件配套設施和服務設施,但是在云南自貿區建設背景下,為了更好地承接自貿區的“溢出效應”,曲靖市應加快配套設施建設以適應新形勢的要求。結合地方實際,應在輔助制造、加工配送、外包倉儲、道路交通等方面加大投入,適應對接自貿區的基礎需求。
(三)轉型升級,發揮產業優勢和競爭優勢。曲靖產業發展的轉型升級已納入“十三五”發展規劃,因此我們在思想和行動上必須跟上市委市政府的思路和要求,改變既有的發展模式,走內涵發展之路。要充分評估轉型背后的風險,做好風險的預防和監控,為轉型升級保駕護航。要借助自貿區發展,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實施工業強基工程,廣泛應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對能源化工、冶金、建材、煙草、輕工、裝備制造等傳統優勢產業進行升級改造。同時,延伸化工產業鏈和冶金產業鏈,大力發展現代生物、新能源、電子信息、節能環保、現代農業等新興產業,提升產業競爭力,著力構建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
曲靖市要以比較優勢為基礎,進一步明晰曲靖產業定位,與云南自貿區實現產業錯位發展,打造云南省最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要選擇具有產業優勢和競爭優勢項目進行推動,緊盯高端制造、智能制造和綠色制造,提速推進液態金屬產業化,加快發展新能源汽車等制造業,建設軍民融合產業示范基地,提升電子信息和特色專業裝備制造,助推曲靖經濟的建設和發展,與自貿區實現優勢互補。
(四)完善立法,提高人才庫建設。為支持自貿區的建設和發展,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后續還會根據建設情況不斷進行補充和修訂。所以我們要及時跟蹤,認真學習和了解相關法律的立法目的和影響所在,及時調整自身的立法方向,有效適應對接工作。曲靖人大要安排人員進行培訓和學習,積極對涉自貿區法律法規建設情況組織調研考察,在立法程序和人員上做好對接工作,充分行使好人大立法和監督職責。要啟動相關立法調研,廣泛征求社會各界意見,在充分研究和借鑒的基礎上,出臺更多對接云南自貿區政策的地方性法規和規章。
同時,曲靖市要加強人才庫建設,應從引進高端人才和培養本土人才兩個方面下功夫。一方面曲靖市要制定高端人才引進計劃,歡迎國內外高端人才到曲靖考察洽談。要成立相關服務機構,推行引進人才工作生活便利化等政策,解決人才后顧之憂,以吸引優秀人才落戶曲靖。在收入分成和物質獎勵方面開展必要的創新,以靈活多樣的分配方式來調動人才的積極性,為長時間留住高端人才創造條件。另一方面要支持曲靖本地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建設和發展,努力推動高校教師積極進行教學改革,針對曲靖經濟建設科學合理地設立相應的專業和課程,培養更多優秀人才,為對接融入自貿區提供智力支持。同時,要注重創新研究和研發,發揮科研人員的積極性,積極搭建產學研融合平臺,大力推進科研成果的轉化和運用,讓高校和科研機構成為曲靖經濟的轉型發展的助推力。
主要參考文獻:
[1]新華社.國務院印發《關于6個新設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的通知》[EB/OL]. http://www.gov.cn,2019.
[2]劉建,羅明.東莞市與廣東自貿區的對接問題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6.15(22).
[3]曹旭平.蘇州對接上海自貿區與籌建自貿區的思考[J].江南論壇,2016(7).
[4]吳偉.對接上海自貿區的對策研究:以鎮江為例[J].江蘇商論,2017(7).
[5]張春濱.中國(云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獲批[N].國際商報,2019.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