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國興
[提要] 如何創造良好的環境,使小微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有一席之地,在稅收優惠政策基礎上,提出相關方案。
關鍵詞:小微企業;稅收負擔;優惠政策;解決方案
中圖分類號:F810.41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20年3月12日
我國民營企業占據了企業的主體,因此他們的穩定經營對維持資金短缺一直以來都在制約著民營企業的發展,解決這個問題的唯一途徑也只有融資,但在融資時許多企業都走了不少彎路錯路,因為許多企業的領導者缺乏融資知識,少數了解的也往往了解得不是很透徹,這是民營企業難以融資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小微企業現狀
小微企業一直以來都處于競爭的劣勢,這幾年雖然眾多企業不堪經濟競爭的激烈而紛紛倒下,但同時一大批的小微企業也在慢慢崛起,尤其是經濟復蘇的近兩年許多老的小微企業慢慢壯大朝中型企業發展。現如今的小微企業生存空間雖然狹小,但是其發展前景還是向著好的方向,國家也希望小微企業能得到長遠的發展,在近幾年出臺了相關稅收優惠政策來幫扶小微企業。總的來說,小微企業的生存現狀是在夾縫中求生存,挑戰中求機遇和發展。
二、我國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分析
(一)營業稅優惠。為了幫扶小微企業,國家就為其出臺了相關政策,這些政策對剛剛起步的小微企業有非常強的幫助,因為其中一項就是小微企如果月營業額在2萬~3萬元的可以不用交營業稅。這對于許多初步小微企業來說無疑吃了一劑定心丸,可以無后顧之憂的進行企業初步階段的經營管理。盡管政策有諸多的不足,但是在當下來說還是對小微企業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進作用。并且國家又給出了兩個最低稅率(6%和11%),在規定的范圍可以按此稅率進行稅收繳納。另外,為了減輕小微企業稅負,國家將營業稅起征點調到最高限額,即按期為2萬元每月,按月則500元每月。
(二)增值稅優惠。小微企業增值稅的稅收優惠政策主要表現在:國家為了加大扶持小微企業,培養其就業潛力,召開了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決定將月銷售額在2萬~3萬元的小微企業免征增值稅,按季度納稅的季銷售額不超過9萬元。如果超過上述標準的,按規定繳納增值稅。
三、推行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的意義
(一)成為新增就業主渠道。據相關報告顯示,小微企業已成為社會就業的主要承載者。中國勞動力人口近8億,就業人數最多,達7.7億。而國家小微企業,解決了上億人的就業難題。
小微企業吸納就業突出表現在:一是每股凈資產,同樣的資金投入,小微企業可吸納就業平均比大中型企業和超過4~5倍。二是從絕對份額上看,小微企業是解決城市就業和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問題的主要渠道。目前,我國70%的城鎮居民和80%以上的農民工在小微企業就業。三是從容納就業人數的角度來看,大企業擴大就業和資本增長的能力是成反比的變化。而小微企業的就業能力隨著資本的增長而增強。也就是說,近幾年小微企業資本的顯著增長大大緩解了就業壓力,成為新增就業主渠道。
(二)促進地方政府辦稅程序。為保障小微企業優惠稅收政策實實在在的被落實,國家稅務總局將督導檢查作為落實地方推進稅收政策的首要工作,將其納入重點監管的事項和績效考核。地方稅務機關在國稅局的督導下也能夠積極地將政策落到實處,因地制宜,不斷創新與優化、簡化稅收方案,以及一系列的優惠措施。例如,陜西省國稅局針對指導會員申報和稅收特別職務申報工作方面,要求在所有的稅務服務大廳里都要安排特定的崗位。通過各方面的調研結果,例如橫向的同級對比和縱向的上下級的考核結果和反饋情況,最終由稅務部門決定哪些小微企業符合享受稅收優惠的標準,然后進行下一步的協助推行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實施工作。同時,各級稅務機關都進行了最優化的所得稅申報,簡化辦稅手續,對小微企業清算實行分類管理。各省份可以通過辦稅人員、官網、報紙等新聞媒體進行政策的宣傳解讀。最好稅務部門可以安排專門的督導團隊,各門各戶的親身傳教,對那些新的企業、底子薄的或者競爭力弱的小微企業要加大關注度,確保每一戶都能享受到最大優惠,將督導過程及結果記錄在案,然后交由上級審批給出合理的建議。如果小微企業提前支付了所得稅,要按規定及時減免或者返還應納稅額。
四、推行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的困難
(一)稅收征管方面
1、小微企業認證程序復雜。根據工業信部發布的對小微企業認定的標準,如果小微企業申請享受稅收優惠政策時,其資格是必須被認定的。同時,必須提交營業執照復印件、申請表、經營場所和績效等相關材料及基層部門書面建議,經相關部門專家審核確認。小微企業在經歷這樣一個復雜的程序中要準備大量認證材料副本。而相關的部門,也需要花大量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但由于優先的折扣率,難以激發起小微企業對申請稅收優惠政策的積極性。
2、小微企業基本信息不完整。可以從研究中發現,一些企業的相關信息并沒有很完整地被錄入稅收征管系統,這些不完善體現在:小微企業經營收入、職工人數、資產總額,阻礙了小微企業的分類。此外,之所以小微企業資質認定難度加大,主要由于企業財會制度不完善,財會人員沒有達到專業水準。
3、小微企業核定征收阻礙政策進程。對小微企業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規定應采取審核收集,要有準確的總資產和營業稅金額統計,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許多小微企業享受稅收優惠政策。所有符合小微企業資質的小微企業均可享受優惠所得稅政策,但受稅務人員能力有限、企業備案不完善等因素的影響使國家稅務總局的優惠政策發揮失靈后,無論是采取審計征收,還是對小微企業所得稅的核查,都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二)稅收制度方面
1、稅收優惠政策導向性不強。首先,國內對小微企業在稅收政策目標定位方面,因受成本、市場和資金因素影響,船業初期的小微企業發展能力很弱需要政府的支持。其次,從區域發展角度考慮,現行稅收優惠政策的部分是建立在經濟屬性制定的基礎上,缺乏明確目標、長遠規劃。
2、稅收優惠政策目標低。一個國家在固定時期內為完成設定的目標,鼓勵經濟發展,采取了稅收優惠政策。該政策應符合國家的經濟發展政策。因此,它的首要目標是推動科技進步,其次是為創業者營造良好創業氛圍。從目前來看,我國實施稅收優惠政策的根本目的是減緩小微企業的稅負,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三)稅收立法
1、沒有形成完善的稅收優惠政策體系。(1)國家對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并沒有專門的立法,而且優惠政策被發布在不同的文件當中,其發布形式大多還是以補充通知為主。(2)現階段的各項優惠政策關注點比較單一,集中于小微企業稅負方面,關于人才培訓、自主創新方面卻鮮少被提及,更不用說以制度或法律形式予以規范。(3)因為沒有明確的法律條文限制,稅收優惠政策易于被修改,這就使稅收優惠政策的系統性和穩定性難以得到保障。
2、稅收優惠政策缺乏連續性。從上面稅收優惠政策的概述中不難發現,稅收優惠政策期限大多為兩到三個會計周期,這樣就使該政策的實施缺乏連續性。然而,無論哪種政策都是需要時間來驗證其是否合理有效的。我國現階段稅收優惠政策缺乏連續性的主要原因是起點層次低。國家在發布稅收優惠政策時,往往由于各種原因以緩解當下的經濟壓力為目的,由財政部發布相關文件通知,帶有明顯的應急色彩。
因為政策的不穩定性,導致投資者沒有長遠投資的打算,將不利于小微企業的發展和相關企業的投資決策。同時,致使小微企業也抱有同樣的想法,部分企業只在稅收優惠期雇傭部分員工。這樣一來,既不利于解決民生問題,還造成大量國家稅收資源流失。
五、推行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的建議
(一)優化稅收征管。稅收政策能夠有效地被執行的前提是政策能夠被相關企業所熟知,這就需要稅務等部門將信息及時地在各個企業進行宣傳。由于受龐大的小微企業數量和廣闊的地域范圍的限制,稅務部門需利用各種宣傳渠道來展開宣傳工作,例如互聯網。稅務部門及時將新政策的具體內容、注意事項等各個細節告知企業單位,并進行電話或上門回訪,確保企業了解稅收優惠政策的各個細節。
(二)加快稅制改革,加大優惠力度
1、實施一個簡單的稅收制度。簡單的稅收制度能減少減輕小微企業的稅負,緩解小微企業發展的壓力。
2、零稅率政策對于創建初期的小企業有很大的幫助。剛剛起步的小企業,經驗不足、市場占有率低,需要經歷一到兩年的調整和適應期。這樣一來,零稅率政策的實施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小企業資金不足的壓力。
(三)制定稅收相關法律法規
1、針對小微企業制定相應的稅收規定。短期來看,小微企業稅收政策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根據相關部門在最近發布的《小微企業稅收征管條例》,把小微企業稅收優惠納入未來“稅收基本法”,形成稅收法律的長期優惠。
2、引導小微企業發展更清晰。建立更加規范化的登記程序、稅收程序和小微企業認定標準,讓小微企業嚴格按照法律規定進行稅務登記,同時規定行政部門可以根據稅收法律依法執法。
面對世界經濟形勢的嚴峻考驗,我國小微企業在面臨發展機遇的同時又擔負著不小的壓力。所以,國家強有力地出臺各項適合小微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對小微企業發展有很大的推動作用。本文全面分析了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得出結論:首先,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應該涉及得很廣泛,不同的稅種優惠力度不同,本文則從企業所得稅、營業稅、增值稅三個稅種分析;其次,相關是稅收征管措施也要到位。小微企業是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需要通過提供良好的服務來引導企業發展,使小微企業的發展緊隨政府期望的經濟發展步調。本文為使小微企業全面發展,也探索分析了更為有效的服務措施,然后,對如何推行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提出了可行性建議;最后,結合宿遷市小微企業的具體做法,深入挖掘稅收優惠政策所帶來的影響及存在的問題,并總結對小微企業最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
主要參考文獻:
[1]覃娟,劉建明.新稅收優惠政策促進小微企業平衡發展[J].湖南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20(2).
[2]劉衛忠,許龍,張同建,徐紅梅.小微企業稅收優惠對研發投入的激勵效應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