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嬌嬌 宗衛云


[提要] 本文基于調查團隊實地考察結果,利用多元logistic模型對小微企業融資的影響因素進行回歸分析。結合企業生命周期理論,探討更具現實性的結論,為相關方提供可行建議。
關鍵詞:小微企業;生命周期;融資行為;多元logistic回歸
基金項目:江蘇省2019年度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編號:201911287003Z)成果
中圖分類號:F83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20年3月12日
一、國內外發展現狀
(一)引言。小微企業是小型企業、微型企業和家庭作坊的統稱。按照最新2019年的標準,小微企業將不按照行業劃分,包括應納稅所得額300萬元以下,從業人數在300人以下,資產總額在5,000萬元以下的所有企業。經濟體量占國民經濟總額的1/3以上,對于國家稅收,穩定經濟,提供就業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小微企業的融資問題是近些年來實務和理論界研究的焦點。由于資產規模小、抵抗風險能力弱等特點,小微企業在融資選擇上面臨著困境。面對這樣的情況,政府和社會各界都采取了相應對策鼓勵小微企業發展,建成全方位多渠道的融資模式。為了更好地服務于小微企業的發展,研究其融資行為的影響因素就顯得非常關鍵,針對不同小微企業的特點實施科學有效的幫扶措施。企業的生命周期理論常常被應用于企業管理的研究中,而很少用于企業融資行為的研究中。但是處于不同階段的企業在融資行為的選擇上存在偏向性,探討融資渠道選擇和小微企業所處生命周期關系就具備一定的研究價值。
(二)研究現狀。早在20世紀中期,國外的一些學者們開始對小微企業的融資結構做實證性的研究。公認的結論是,小微企業融資具有偏向于內源渠道的特點。Beck.Demirguc與Kuntchev等分別在2006年和2012年證實了小微企業融資的困境,獲取像銀行貸款等方式的外源融資存在障礙。在企業的資本結構和融資行為上,Gitman(2003)和Brealey(2008)分析了怎樣利用企業的債務和股權來運營企業。Berger(2005)等的研究表明,金融機構所占市場份額和小微企業信息可獲得性存在負相關關系。在2017年,Nikolaos Daskalakis對希臘的民間小微企業進行研究,發現了企業在股權融資,債券融資和贈予融資的偏好特點。
國內關于小微企業融資的研究也很早,林毅夫和李永軍等學者對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成因進行了探究。就融資行為和融資特點,陳曉紅和黎璞等對中小企業融資方式選擇的次序和偏好進行了研究。劉婷(2019)提出區塊鏈技術的概念,由于這一技術自身的一些特性,包括去中心化、交易留痕、不可篡改、安全性高和可追溯性等,利用區塊鏈技術能夠從技術層面充分發揮其獨特的優勢,有效改善現狀。由于微觀數據的難以獲取,所以相關研究偏向于理論性的定性研究。
在實證調查上,劉小輝(2012)在對廣東地區中小企業融資問題進行實地調查時發現,中小企業中的小微企業才是面臨融資困境的主體,具備繁殖性、小額度和迫切性的特點。
二、數據來源和模型假定
(一)數據來源。調查組成員在研究了諸多文獻參考的基礎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2019年最新的認定標準,借鑒了中國家庭金融調查(CHFS)2015年對小微企業的調查問卷,制作了小微企業融資行為的問卷調查。并在2019年10月到12月的時間里,利用課余閑暇時間在南京各個行政區進行調研活動,發放問卷??傆嫲l放了150份問卷,其中調查的微型企業占大多數。回收的問卷有124份,剔除無效數據和不符合要求的企業,共有109個樣本符合本次研究的要求,有效回收率為72.7%。
(二)模型假定:
1、變量解釋。針對小微企業的融資方式,將其歸納為內源融資、民間集資和銀行貸款三種方式。根據以往的研究結果,我們將融資行為的影響因素分成四個主要方面。
在所屬行業的劃分上,區分為科技創新型,傳統服務型和其他。科技興國時代的到來,5G、半導體、互聯網等產業的發展為國民經濟注入新的活力,科技型小微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成為經濟增長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相對與傳統服務型,科技創新企業有不同的融資偏好和特點,故將二者區分開來。
企業的經營狀況,包括資產總額、盈利能力、財務管理和償債能力四個指標。
企業主的基本特征,包括經營者的年齡、學歷、個人信貸狀況和政策敏感度。
企業所處的生命周期,分為創新期、發展期和成熟期三個階段。按照企業生命周期理論創始人伊查克·愛迪思的劃分,企業有發展、成長、成熟、衰退四個階段。在本文中由于衰退期企業的特殊性質,故只將前三個階段列入研究范圍。樣本變量選擇情況表1如所示。(表1)
2、模型設計。被解釋變量Y代表小微企業的融資渠道,按照常見的區分方式,有內源融資、民間集資和銀行借貸三種。多種因素協同影響被解釋變量,并且反應變量多為分類變量,在本文中選擇多元logistic回歸分析對其進行深入的研究。在回歸的基礎上建立三個參照模型。如下:
Logis(yj)=β0+∑βiΧi(j=1,2,3;i=1,2…12)
三、數據分析和結論
回歸結果如表2所示。(表2)
(一)數據分析。資產總額變量在模型1和模型3中均通過了5%統計水平的顯著性檢驗,且在兩個模型中的系數都為正,這表明資產總額越大的企業越傾向于將銀行貸款作為主要的融資渠道,而不是內源融資或民間集資。對于我們收集到的數據進行描述性統計,資產總額越大的企業往往擁有著良好的償債能力,同時成立時間較長,使得它們有足夠的能力向銀行尋求貸款,同時在這種聯系的過程中與相關銀行達成一種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確保企業的融資來源。
財務管理變量在模型1中也表現出顯著的特征,這表明擁有較為完善的財務管理機制的小微企業,傾向于選擇銀行貸款為融資渠道而不是內源融資。當今小微企業融資難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自身的信用程度不高,造成部分銀行規避風險,不放貸。由于小微企業規模較小,管理制度不健全,同時相關信息披露意識不強,往往難以獲取銀行的信任。銀行在對放貸對象進行考察時,也由于小微企業的這些特質難以得到真實準確的信息,廖一君認為銀行與小微企業之間存在著這種信息的不對稱性,使得銀行會因此承擔一定的信貸業務風險,故而銀行要開展科學的貸前調查工作,全面的了解企業實際的經營狀況。而財務管理制度的完善,使得小微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有跡可循,也有利于企業發展的記錄與總結,一定程度上利于申請貸款的過程,滿足銀行的貸款條件。
政策敏感度變量在模型1中顯示通過5%的顯著性檢驗,且系數為正,這表明小微企業主對于相關政策的敏感程度越高,企業越傾向于選擇銀行貸款而不是內源融資。對于解決了大多數城鎮居民的就業的小微企業,政府十分重視其融資問題,關于小微企業融資援助的政策也在不斷出臺,包括針對小微企業的各種財稅優惠政策,支持鼓勵小微企業的科技創新,加強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等等,這一系列政策落實下來對于小微企業的融資困境有所緩解。作為經營企業的企業主,時刻關注這些能為自身帶來便利的政策,有利于企業的發展,在了解政策的同時,獲悉相關金融機構的支持舉措,便于為企業申請銀行貸款進行融資,緊跟當前形勢的步伐。
小微企業所處的生命周期這一變量,既一個企業的發展情況對于自身融資渠道的選擇,在模型1中顯示顯著,系數為負,這表明越處于創業期的企業更傾向于內源融資,在模型3中通過5%的顯著性檢驗,且系數為正,這表明越處于成熟期的企業越傾向于銀行貸款。就生命周期的角度看來,一個企業的發展要經歷建立,發展直至成熟,衰退。在初創期,內源融資是主要的融資來源,這時期企業規模較小,發展不完善,很多管理制度相對欠缺,往往難以滿足金融機構的貸款要求,當企業發展一段時間,在這一過程中,企業開始進行盈利活動,不斷擴大自身的規模,增加員工人數,建立起相對完善的管理體系和財務制度,日?;顒于呌谝幏?,資金需求開始擴大,這時傾向于向銀行申請貸款,而不選擇民間集資,民間集資除了個體建立的線下會所,還有線上的P2P平臺等。由于存在相對的風險,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的選擇,處于成熟期的企業各個方面較為健全,通過銀行貸款進行融資是個比較穩定的方式。
(二)結論。資產總額越大和具備較為完善的財務管理機制的企業越傾向于將銀行貸款作為主要的融資渠道,而不是內源融資或民間集資。同時,小微企業主的政策敏感度越高也越傾向于選擇銀行貸款。處于初創期的企業優先選擇內源渠道獲取融資,成熟期的企業更大概率選擇銀行借貸等外源的方式得到融資。
四、對策建議
就小微企業主自身而言,作為一個企業的把控人,要積極關注相關的政策報道,密切聯系自身的企業發展,就利于發展的方面進行落實,采取一定的對策。同時,對于企業的管理制度要加強建設,完善內部的治理,規范經營活動。
就金融機構而言,要切實落實相關的政策,助力政策的執行。對借款企業進行真實有效的信用分析評級,同時要努力開發針對小微企業的專門金融產品,小微企業的特質使其難以符合貸款的要求,故而需要專門的金融產品面向小微企業,給予它們獨到的經濟援助。
就政府而言,密切聯系實際,對小微企業的融資活動進行扶持,對于政策的執行進行效果反饋,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對于經營活動進行有效的規范,以保證小微企業健康的發展環境。
主要參考文獻:
[1]劉婷.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小微企業融資應用探索[J].中國市場,2019(35).
[2]楊珊賽.湖州中小微企業融資行為及約束研究[D].浙江工業大學,2019.
[3]陳思寓.湘潭市農村小微企業融資行為影響因素分析[D].中南大學,2013.
[4]馬衛民,張冉冉.金融科技創新助力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基于企業生命周期視角的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9.39(22).
[5]陳越,于潤.中小微企業創新的政府扶持研究——基于江蘇4980家中小微企業數據的實證分析[J].經濟體制改革,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