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啟聲 陳露 孫毅杰
[提要]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需要大量資本投入,農村資本存量嚴重不足,地方政府財政支持也是杯水車薪,所以必須引入社會資本,民間資本十分充沛也有保值增值需求,可以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資本來源。本文以溫州為例分析引導民間資本參與鄉村振興戰略的可行性,對民間資本參與鄉村振興戰略的方式和途徑進行探索,并對引導民間資本參與鄉村振興戰略的保障機制提出建議。
關鍵詞:溫州;民間資本;鄉村振興
基金項目:2018年10月浙江省溫州市科技局引導民間資本參與溫州鄉村振興的對策研究(R20180037)
中圖分類號:F83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20年3月17日
一、引導民間資本參與鄉村振興戰略的可行性
(一)民間資本能夠彌補鄉村振興戰略的資金缺口。民間資本充沛,能在數量上成為鄉村振興戰略的資金來源。據福布斯《2017中國大眾富裕階層理財趨勢報告》統計,我國家庭年可投資資產預計到2020年將高達3,000萬元,可投資資產超過4萬億元。受金融市場限制及大眾理財意識局限,可供選擇的投資理財渠道十分有限,大部分家庭選擇現金或存款、房產、理財產品、股票等,投資的收益和風險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如果采用一定機制,引導這部分家庭資金參與鄉村振興戰略,可以使他們多一個投資渠道,而且也能給鄉村振興戰略注入資金。
(二)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下鄉潛力巨大。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舊動能轉換時期,生產方式落后或所在產業產能過剩行業企業主主動或被動退出,出現了大量閑置資本。如果善加引導,讓這些人手中的資本投入到鄉村振興戰略中去,不但能彌補鄉村振興資金缺口,還能給農村經濟振興帶來幫助。溫州市近年來大拆大建,部分小型工業企業受到沖擊,企業主得到一定補償后不再從事原有事業,閑置下來的資本也有不少,這些資金若能加入鄉村振興事業,也是不小的助力。
(三)民間資本能夠滿足鄉村振興資金需求的結構性要求。民間資本的所有者數量眾多,他們對投資所要求的收益、風險、期限和流動性等方面存在個體差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對資金的需求不但存在總量上的缺口,還存在結構上的缺口,結構上的缺口彌補起來相對困難。由政府牽頭進行的鄉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資金需求量大,投資回報少且回收期長,甚至完全零回報的公益投資。對于這類項目,銀行等金融機構積極性不高,這就可以考慮把一些項目打包,以PPP模式引入民間資本。
(四)民間資本所有者存在非經濟利益方面的訴求。很多民間資本所有者關心家鄉建設。一些能給家鄉帶來好處,但風險大、投資期長、回報不高的項目,對銀行等金融機構缺乏吸引力,但對熱愛家鄉的投資人來說未必不是好項目。
二、民間資本參與鄉村振興戰略的方式和途徑
(一)PPP模式。對于帶有公益性質的公共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可以采用PPP模式引入民間資本參與。PPP模式可降低政府的財政壓力,降低民間資本的投資風險,是比較流行的政商合作模式。2013年以來,PPP相關政策密集出臺,民間資本在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總體上持續增加,在全國各地特別是經濟較發達地區,有了很多成功實踐,雖然也暴露了一些問題,但總體上來說,PPP模式是可取的。
(二)引導城市或異地富裕鄉親回鄉創業。在農村,受視野和資金的限制,很多適合創業的資源未得到開發利用,而又有很多人手上有錢找不到好項目投資。在溫州農村走出去的很多人關心家鄉建設和發展,如有好的項目他們是愿意投資的,不但可以獲得經濟回報,還能為家鄉繁榮盡一把力,獲得感情上的滿足感。
(三)成立鄉村振興基金,引導民間資本進行投資。民間資本都要追求在一定風險下的合理投資回報,如果投資鄉村振興項目回報低、風險高,就不可能吸引到大量民間資本。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全國各地成立了很多鄉村振興基金,這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模式,這種基金對民間資本還是很有吸引力的。在外富裕溫州人多,掌握著巨量資本,溫州可以政府牽頭聯合知名溫籍民營企業,并吸引溫籍富裕鄉親進行投資。這既滿足民間資本投資需求,還能降低投資風險。
(四)盤活農村存量民間資本。隨著多年經濟發展,農村也有不少富裕農民,基層政府如能做好對接,充分調動農村民間資本的投資積極性,可以就地實現項目落地。
三、引導民間資本參與鄉村振興的保障措施
(一)加強輿論引導。政府各部門特別是宣傳戰線要運用各種宣傳手段和交流平臺,宣傳溫州的鄉村振興戰略,營造良好氛圍,吸引溫州當地和在外溫州人的關注,激發他們的創業熱情和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情懷。要加強溫州鄉村振興戰略政策解讀,展示市委市政府高標準、高質量實施鄉村振興的決心和勇氣,展現溫州鄉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前景,突出投資溫州鄉村振興事業的盈利前景,凸顯溫州在吸引社會資本方面的政策靈活性和渠道、方式的有效性。把營造全民參與鄉村振興輿論氛圍當作大事來抓,動員政府部門、在外溫州商會和社會團體、全體溫州人,人人參與,爭做免費宣傳員。充分利用傳統媒體及微信、抖音等新媒體,發揮溫州人重交際、善交際的特長,引導各方資本積極參與溫州鄉村振興戰略。
(二)利用好異地溫州商會和溫州人聯誼會。異地溫州商會和溫州人聯誼會具有配置資本資源、社會人際關系資源、信息資源和人才資源的作用,能夠組織聯系、協調服務和團結教育在外溫州人,逐漸成為在外溫州人的組織核心,具有極強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其主要成員都是商界和社會各界精英,擁有雄厚財力,巨大的社會人際關系網絡,如能調動會員的積極性和愛鄉情懷,會有不少人回鄉投資,而且還能利用他們的影響力帶動更多在外溫州人回鄉參與。溫州各級政府在推動溫商回歸過程中,異地溫州商會曾經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發揮好異地溫州商會的作用,引入異地溫州人資本回溫參與鄉村振興戰略,還是非常可行的。
(三)搭建和完善引資信息平臺。在招商引資實踐中,因信息不對稱,很多好項目找不到資金,資本找不到好項目,這就造成鄉村振興的項目與資本對接比普通工商業項目引資工作更繁瑣,對接難度更大。如果有好的服務于鄉村振興的信息平臺,利用先進互聯網技術,利用文字、圖片、動畫、視頻等媒介,對鄉村振興的相關法律政策、資源優勢、項目特色進行介紹,為需要資金的項目展示自身的平臺,幫助民間資本擁有者方便快捷地搜尋適合自己的好項目,為資金供求雙方提供交流溝通的平臺。目前,各級地方政府都有自己的招商引資信息平臺,但主要是服務于城鎮工商業的,很少為鄉村項目服務。地方政府可以考慮在原有平臺上開辟服務于鄉村振興的頻道,也可以考慮新建專門招商引資信息平臺。
(四)抓好項目工作。沒有好項目,引入民間資本無從談起。在鄉村振興引資工作中,第一,要搞好項目收集、篩選、分類、論證、輔導等,指導鄉村項目發起人做好項目的商業計劃書或可行性研究報告,體現項目科學性、時效性和可操作性,提高項目質量,然后把相關信息錄入到招商引資信息平臺進行展示。第二,要做好項目推介工作,充分利用各種媒體特別是微信、微博等新媒體,發揮社會各界力量牽線搭橋,召開各種項目推介會、洽談會、展覽會,通過多種渠道和途徑讓鄉村振興的項目廣為人知,吸引民間資本擁有者關注。第三,要抓好項目落實,對于已經達成投資意向的項目,要建立專門項目檔案,專人負責,實時跟蹤項目進度,對項目實施中出現的問題及時了解、快速反饋、高效解決,確保項目落實。第四,要做好項目總結,對已實施的項目要總結成功項目的經驗,及時推廣;對于失敗的也要認真總結,以利于吸取教訓。
四、結論
鄉村振興戰略是國家級大戰略,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成功的,也不是少數幾個部門幾個重要領導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戰略制定者的高瞻遠矚,需要戰略實施者的腳踏實地,鄉村振興的實施是需要長期的各種資源的大投入,特別是資金的長期大投入,規模日益膨脹的民間資本與鄉村振興可以說是天作之合,利用好民間資本,讓民間資本成為助推鄉村振興的發動機大有可為。
主要參考文獻:
[1]李強.多重屬性共存:基層異地商會運作分析[J].中共杭州市委黨校學報,2014(4).
[2]陳寶勝.任宗強.溫州人經濟:歷史演進、理論邏輯與研究意義[J].技術經濟,2015(8).
[3]王麗.民間資本投資的現狀和環境分析[J].財經論壇,2018(16).
[4]李志.推動民間資本進入農村金融領域[N].金融時報,201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