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 網絡行為失范 大學生
基金項目:本文為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民辦高校預防大學生群體性突發事件研究——以西安地區為例”階段性研究成果(編號:15JDSZ3057)。
作者簡介:張敏,北方民族大學,西安外事學院。
中圖分類號:G64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4.305
2019年2月28日,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了第4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8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為8.29億,全年新增網民5653萬,互聯網普及率達59.6%,較2017年底提升3.8個百分點。據《報告》,我國網民以中青年群體為主。截至2018年12月,10-39歲群體占整體網民的67.8%,其中20-29歲年齡段的網民占比最高,達26.8%。根據以上數據顯示,我們不能難看出,大學生網民是互聯網使用最為集中的群體。
在當前自媒體高速發展的時代,學生通過互聯網在網絡上形成的一系列規范的行為或者說利他行為,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也進一步發揚大學生對社會和他人的奉獻精神。然而網絡是把雙刃劍,在網絡給大學生帶來如此之多的益處同時,也使一部分大學生形成一些失范的行為,比如瀏覽不道德信息、網絡成癮、網絡犯罪等,這些網絡不道德行為已經嚴重影響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大學生作為新時代的接班人,是國家建設的希望,如何正確使用網絡對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失范的網絡行為就是說在網絡環境中發生的一些不符合社會期望的行為,就是一種網絡失范行為,所謂網絡行為失范“是指在網絡空間發生的,違反法律法規、有關管理規定及道德規范的行為,大學生網絡行為失范是指大學生在網上的表現行為不規范”。根據網絡失范行為的情節輕重或者說是是否直接對個人或者他人造成傷害的這一原則,將其歸納為低級網絡失范行為、中級網絡失范行為和高級網絡失范行為。
(一)低級網絡失范行為
1. 惡意稱呼。由于互聯網的隱匿性和自由性,在網絡中交往時人們的內心的真實想法可以得到真正的展現,一些大學生在網絡環境下進行交往時,稱呼對方往往很不尊重,丟失了作為人的基本道德素養,隨意給對方貫以侮辱性的網名,美其名曰為“網絡昵稱”,其實是一種在網絡稱呼方式中的網絡行為失范行為。更有一些大學生在網絡上隨意辱罵或者攻擊他人,毫無道德可言。
2. 不規范用語。當大學生在網絡中進行人際交往時,常采用一些不規范的網絡用語,在進行交流時出現很多音譯詞、重疊詞,甚至是一些怪異詞匯,常有人說現在的大學生使用的“火星文”,或者說是“腦殘文”,比如時下流行的“神馬”“納尼”“壓力山大”等等,這些詞匯擾亂了網絡規范用語的環境。
3. 不誠實交往。網絡為大學生提供了認識陌生人的平臺,由于在網絡中大家所使用的網名一般都是自擬的,里面所填入的信息也是隨心所欲,并沒有專門人士進行監督,所以很多大學生在網絡中交往都不使用自己真實的信息,真假無從查起,所以很容易出現信任危機。
(二)中級網絡失范行為
1. 沉迷網絡游戲。大學生由于課余時間較其他學習階段相對比較寬松,大部分學生把網絡游戲當成一種娛樂方式來打發課余時間。適當時間內的網絡游戲對于放松大學生的緊張情緒、緩解課業壓力是有一定幫助的,然而由于網絡游戲的制作都很精良,很和大學生的游戲心理,對大學生來說有很強的吸引力,大學生通過網絡虛擬人物在網絡空間對自己的身份重新認定,指揮游戲人物做一些自己平時想干卻干不了的事情,在游戲中宣泄自己的壓抑和不滿的情緒,不分日夜,廢寢忘食的“奮斗”在電腦前。此外,由于有些網絡游戲中充斥著暴力血腥的內容,這些長期沉迷于網絡游戲中的大學生容易與現實發生混淆,增加在現實生活中出現暴力行為的可能性。
2. 沉迷網絡色情。互聯網中的信息豐富多彩卻良莠不齊,尤其是目前網絡中充斥著很多西方腐朽的不良信息,而且還有一些非法組織為了牟取暴力在網絡中任意上傳黃色圖片或者電影資源,各種網絡黃色網站充斥網絡之中。大學生雖然生理已經發育成熟,但是心理上并沒有完全成熟,所以在面對網上的黃色信息時容易失去自制能力,沉浸其中。
(三)高級網絡失范行為
1. 侵權行為。侵權行為包括侵犯他人的肖像權、隱私權、名譽權、著作權等。而其中在大學生的網絡行為中最為常見的是侵犯他人著作權或者知識產權的行為。大學生掌握較為完善的計算機知識水平,在運用電腦時得心應手,有時大學生為了應付教師的作業直接在網絡中盜用他人的理論成果,復制粘貼成自己的文章。這種行為極大的傷害了著作人的感情。
2. 傳播網絡病毒。大學生由于接受過系統的理論學習和實踐學習,較其他人群有較高的知識和學術水平。一些大學生或者由于專業原因,又或者由于對于電腦的愛好,能夠熟練掌握計算機技術,有些優秀者還能自己編寫程序或者指令。這種技能對于大學生以后的職業發展來說是非常有益的,但是有些大學生由于自制力缺乏,自己在編寫一些計算機程序時把它用于惡意攻擊他人電腦。這種編寫并應用這種破壞性的程序去破壞他人電腦的行為,屬于傳播網絡病毒的行為,這種行為嚴重損害他人利益和社會安全。
3. 網絡盜竊。大學生作為沒有經濟來源的一個群體,面對社會上出現的豐富的物質財富容易眼花繚亂,有些大學生選擇在校自我創業,滿足自身對于物質的需求,而有些大學生卻利用自己網絡技術的優勢,轉作電腦“黑客”,鋌而走險走上盜竊犯罪的道路。
對于大學生在網絡中出現的一些失范行為現象分析,原因有很多,總結將這些原因歸結如下;
(一)大學生網絡行為失范的內部因素
1.大學生身心發展的不成熟導致網絡沉迷。大學生目前所處的階段,從身體上說是一個精力充沛的階段,他們不斷的追求和發現新鮮事物,從心理方面說是非常具有探索精神、追求刺激的階段,渴望著成功和成就。然而不能忽視的是,大學生作為一個還在成長著的群體,其內心世界并沒有完全成熟,他們在追求著新鮮事物和渴望成功的同時,卻不能正視自己在某些方面的失敗和挫折,不能自我緩解部分壓力,不能發泄內心的苦惱,遇到問題存在逃避和僥幸的心理。
2.大學生面對壓力逃避現實尋求網絡安慰。大學生學業負擔重,就業前景渺茫,導致有些大學生很難適應這種心理上的變化,遇到挫折時不能正確面對挫折和失敗,逃避現實,拒絕承擔面對困難的可能,轉而進入網絡尋求安慰,找尋自身所需要的成就感和成功感,在網絡中盡情抒灑豪情,體驗成功。其次,有的大學生在現實生活中遇到不公平的待遇時,選擇在網絡上發泄情緒,宣泄自我。最后,大學生的身體已經成熟,面對網絡上的色情信息,由于自身追求刺激等原因,容易沉醉色情網站,做出威脅他人和社會的暴力行為。
(二)大學生網絡行為失范的外部因素
1.網絡環境缺乏嚴格有效的管理機制。網絡具有開放性等特征,人的網絡交往都可以用虛擬的電子指令代替,網絡行為也沒有形成一套統一的、規范的指南,網絡環境也缺乏有效嚴格的管理機制,所以大學生在擺脫現實生活中法律法規的束縛后,有一種掙脫枷鎖的感覺,很容易在行為上出現失范現象。另外,網絡的開放性,很難將一些不健康的,腐朽的信息過濾掉,網絡中帶著自由面具的資本主義異化文化充斥其中,大學生在追求自由民主平等的同時,很容易在道德品質、行為規范方面出現滑坡。
2.網絡法制建設緩慢。網絡技術在迅猛發展的同時,與之相配套的網絡法制道德建設卻比較緩慢。由于在網絡中人們的具體行為沒有相關規范,人們就可以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導致網絡行為的規范得不到有效控制。此外,由于受到經濟原因的影響,一些無良的網絡運營商為了吸引網民,在開發軟件時加入色情暴力信息,以期到達謀取暴利的目的。而大學生在這種情況下缺乏對事物的判斷能力,很容易被網絡中歪曲的價值觀影響,網絡行為出現偏差。
3.高校德育教育模式陳舊。目前高校的德育教育一直處于教師講解,學生筆記,考試評價的模式,教育內容理論性強,教育方法單一,重視考察結果,這些模式并不能在真正意義上去感染學生,引起共鳴。在網絡環境下,充分發揮網絡的優勢,利用網絡豐富多彩的信息和實際案例,潛移默化的引導學生正視道德規范的重要性,形成符合社會準則的規范行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自覺的在網絡中使用規范的網絡行為,拒絕不道德行為的發生。
網絡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樹立與時俱進而且不斷學習吸收的精神,才能在網絡時代緊跟學生的思想步伐,抓住學生的思想脈絡,做好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項工作。
(一)提高理論學習的能力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理論水平高低對教育結果有直接的影響。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應該有不斷學習理論知識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理論知識水平,在紛雜的網絡信息中保持清醒的頭腦,運用自身的理論知識幫助大學生分析當今的一些社會現象,幫助大學生紓解自身在生活中遇到的壓力,幫助他們明辨是非、認清敵我。
(二)提高自身知識面的寬度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不斷提高自己知識面的寬度,這樣才能讓大學生對自己產生崇拜的感覺,這樣才可以運用榜樣的力量去影響大學生。優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除了有專業的理論知識外,還應該具有社會學、教育學、心理學、倫理學等各學科的知識,這樣在和大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時才能讓大學生真正的佩服自己,自覺自愿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思想。
(三)提高與時俱進和創新的能力
與時俱進和不斷創新都是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斷提高的能力。作為一個國家和民族,創新就是國家和民族不斷進步的真諦,而與時俱進是國家和民族興旺發達的動力。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正是要具備這兩種能力才能在工作中掌握新方法,尋求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規律,發現有效的工作方法。在面對不斷變化的時代條件,在不同的時期采取不同的方法,有針對性的對大學生網絡行為進行引導和教育。
大學生的網絡行為有積極向上和樂觀積極的,他們利用網絡豐富自己的知識,也可以利用網絡做出利于社會的舉動。但是也有一部分大學生不能正確的使用網絡,出現網絡成癮、網絡犯罪等現象,大學生出現網絡行為失范問題的原因有大學生的內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這些因素都對大學生網絡失范行為起著重要的影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