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白石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以及新技術在金融方面的運用,洗錢犯罪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使得基層金融機構在履行反洗錢義務的時候遇到一些困難。本文詳細分析了當前基層金融機構反洗錢工作面臨的新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了合理建議。
【關鍵詞】金融機構 ? 反洗錢 ?賬戶
近年來,我國在防范新型洗錢犯罪、打擊非法買賣銀行卡等方面做了許多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洗錢犯罪涉及領域和規模也呈擴大化趨勢,基層金融機構的反洗錢工作面臨一些新的問題,亟待關注解決。
一、當前基層金融機構反洗錢工作面臨的新問題
(1)賬戶開立渠道的多樣化導致洗錢行為從源頭堵截的難度增加。由于我國信息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開戶及結算的渠道類型增加,致使客戶從原始的網點辦理業務轉變為網上辦理業務,而網站及手機APP控制能力的良莠不齊直接導致金融機構對客戶和交易識別的難度加大,給犯罪分子以“撿漏”的可能性。
(2)金融機構“職業”分類較為簡單,不利于對客戶進行精確的身份識別。目前相關法律法規或監管機構對于金融機構職業劃分并無統一標準,絕大部分機構“職業”分類基本使用的是國家規定的8大類職業劃分標準,分類較為籠統。而現實情況中,職業分類較為復雜,如2019年某銀行可疑報告主體客戶涉及較多的職業是商業工作人員和不變分類的其他從業人員,分別占比達到65%和25%。這兩類客戶職業信息覆蓋范圍均較為廣泛,無法準確反映客戶的工作單位、收入來源等真實背景信息,不利于對客戶進行精準的身份識別。
(3)由單個賬戶或幾個賬戶擴展到上百個賬戶導致犯罪行為隱蔽化。由于大多數體力勞動者對金融知識了解不足,防范意識不強,反洗錢意識薄弱,很容易被洗錢份子利用,如出借賬戶、協助辦卡等,加之銀行卡買賣行為在網上屢禁不止,洗錢犯罪者很容易擁有多個賬戶。這些均導致由單個或多個賬戶洗錢擴展為上百個賬戶洗錢,洗錢方式更加隱蔽,導致偵查更加困難。
(4)單個賬戶通過三方渠道頻繁發生交易導致交易對手隱蔽化。客戶通過辦理銀行卡后,使用微信支付、支付寶支付等第三方支付機構進行轉賬洗錢,導致銀行在進行客戶甄別、分析時無法辨別交易對手的信息,從而無法確定客戶交易的上下游對手信息,導致可疑客戶甄別的難度增大。如,某銀行對某可疑賬戶交易進行分析發現,該客戶的交易渠道多為支付寶、財付通,業務類型顯示“E商寶快捷支付”,無法看出真實的交易對手信息及匯款用途,從而隱瞞真實的交易情況。
(5)客戶對個人信息的保護意識增強,對反洗錢工作的認識不到位,導致反洗錢工作難度大。近年來由于電信詐騙及買賣客戶信息案件頻發,導致人們對個人信息的保護意識持續加強,但同時反洗錢宣傳力度及宣傳的有效性并沒有跟上信息保護意識強化的步伐。具體表現在客戶不愿向銀行提供個人信息,或者提供舊信息甚至虛假信息,而銀行無法全部去核實客戶信息的真實性,導致反洗錢工作發生錯漏的可能性增加。
二、相關建議
(1)銀行要采取更加審慎的方式進行核實。銀行要充分了解開立賬戶用途,了解客戶從事的行業職業,對于從事高風險行業的加強賬戶交易關注。加強智能柜臺審核人員的風險把控能力,提高對可疑客戶的敏感度,對代辦開卡、買賣銀行卡的行為起到有效的預防。識別客戶使用手機號碼實名制信息,對使用非實名制辦理的手機號的客戶要特別關注。開戶時由他人代理、異地辦理賬戶業務等情形,須采用視頻、音頻等多種手段進行進一步確認,確保賬戶開立的真實、有效、合規。對于非柜面業務的開立要綜合評估實際情況后,再審慎開通。在客戶重要信息發生變更時,要對客戶身份進行重新識別。在與客戶的業務關系存續期間,持續地關注客戶及其日常交易情況,并及時提示客戶更新資料信息。同時加強對特殊人員關注,銀行在為客戶辦理個人賬戶時,經辦柜員要特別關注“50”后、“60”后、“90”后、“00”后客戶,觀察其是否有陪同人、是否對自身信息描述不清、是否存在異常行為等。
(2)探索信息共享提升銀行系統的識別能力。信息及時有效共享可以協助金融機構及時全面了解客戶的經濟狀況和以往行為模式,消除信息不對稱的負面影響,合理精確把控風險??商剿鹘⑷珖秶丝谛畔⑾到y,系統記錄有效/失效身份證件信息及其他生物識別信息等,防止不法人員利用失效身份證件進行欺詐或利用非法收購的身份信息進行犯罪活動。對于在銀行有可疑交易或洗錢風險等級為較高風險等級及以上的客戶,其他銀行在建立該客戶關系時,能夠進行識別,審慎為客戶開立賬戶及相關非柜面的開通。同時,密切關注和審慎制定客戶個人信息共享的范圍、應用場景、保密制度等,杜絕客戶個人信息的泄露、濫用等違法違規行為。
(3)運用最新技術手段提高洗錢交易的甄別能力。充分利用云計算、人工智能學習、大數據分析、區塊鏈等不斷更新的技術手段和信息加工處理能力,更加精準、快速、全面的進行客戶風險、產品風險、可疑交易分析,合理把控風險,杜絕系統性風險發生。在數據得到共享的基礎上,基于經驗的積累和分享,結合產品性質、客戶畫像、完整交易鏈條信息等分析判別,將有效的可疑交易從海量交易中甄別出來。
(4)細化反洗錢宣傳教育。加強中青年及老年人群體的宣傳,提高各類群體的反洗錢意識和識別洗錢犯罪的技能在不斷加強金融機構反洗錢宣傳的基礎上,建議通過更普遍的、受眾更廣泛的宣傳渠道開展,例如多進行電視公益廣告宣傳,加強在知名網站上的宣傳力度,尤其是增加新聞節目中關于反洗錢案件的報道,從而不斷進行洗錢案件與個人經濟安全關聯性的輸出,使人們意識到洗錢對個人自身的危害,從而接受金融機構反洗錢工作要求。
參考文獻:
[1]雷在玉,丁玉萍.影響基層人民銀行反洗錢監管效能的因素分析與對策建議[J].甘肅金融,2018(1).
[2]謝婼青,李世奇,朱平芳. 數據挖掘技術在反洗錢中的應用探究[J]. 新金融,2017(5):53-57.
[3]馬志榮.加強基層央行反洗錢監管工作的思考[J].全國流通經濟, 20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