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悅
【摘要】稅務籌劃能夠保證國有企業的穩定運轉,有利于減少外界的財務風險,降低資金上的損失。本文對國有企業稅務籌劃的重要性和目前國有企業稅務籌劃中的風險進行分析,通過提升風險意識、規劃企業財務系統等方面做以深入探討,希望能為相關人士提供有效參考。
【關鍵詞】風險意識 ?財務系統 ?風險控制組織
引言:稅務籌劃本質上是對企業運行做以合理規劃,以便于降低在資金運作上的影響。有利于促進整體收益狀況,稅務籌劃不僅會幫助國有企業實現更大的經濟效益,同時也會實現可持續化發展。
一、國有企業稅務籌劃的重要性
國有企業要想實現內部資金管理的高效性,就需要加強財務籌劃工作,針對稅務的狀況而言,無論是哪種稅收影響,納稅人的經濟效益均會因此受到波動。在收入和支出費用沒有變化時,稅后的利潤以及整體納稅稅額就會有所調整,如果納稅數量逐漸增多,以至于稅后的經濟收益會與之呈現反比。在此種情況下,納稅人就會主動的找尋另一種方式,在不違法前提之下,盡可能地減少收或者降低應稅情況,從而實現稅負的調節。針對此類情況,可以分析出目前經濟市場發展規律,稅務籌劃是在經濟高速運行下必然的一種管理模式,國有企業需要強化此環節建設,有利于實現利益最大化。在強化此環節過程中,需要著重研究稅基和稅率的變化,從而減少稅負,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對資金和成本的整合,開展系統化的稅務籌劃工作,有利于控制資金流向,促使成本得到統一規劃,以便于提高利益。國有企業在開展納稅籌劃環節中需加強節稅工作,以便于強化整體籌劃工作質量,從而展現在獨立運行市場上分化產權注重法律意識等特征。企業為實現可持續性發展,就應當提高總體經營管制效果,以便于采用納稅籌劃的管理方式,提升對成本的管控,有利于加強企業在行業中的競爭優勢。
二、目前國有企業稅務籌劃中的風險
在國企業運營期間,稅務籌劃通常會分為多種不同種類,需要管理人員權衡國家政策會計以及后期稅收管理的協調性,但是在此過程中,因為需考慮的方面較多,就會增加稅收籌劃整體難度,以至于實際的工作存在大量運行風險。第一,稅收政策系統出現變化,因為此類風險就導致國有企業的經濟收益受到影響,國家需利用對整體稅收政策的科學化調節,從而管控總體經濟運行環境。要想保證經濟市場的變化和國有企業的行處于協調發展中,政府就需根據當前社會的運轉形式出臺相對應的政策,實現對國有企業的科學化調整。在此類調節過程中,就會引導公司和企業內部強化對稅收工作的調整,在此情況之下,促使外界增加多種稅收風險。企業面對此類狀況,應在制定長期的市場計劃前提下,不斷明確當地的稅收政策,保證國有企業的運行能夠和政府出臺的政策保持一致性,只有兩者不斷的融合發展,才會保障國有企業強化自身稅收管理,降低外界風險。
第二,籌劃人員能力不足。因為市場經濟發展速度較快,以至于內部變化較多,工作人員在開展相對應的稅收財務工作時,不僅需要高度的專業水平,同時工作人員也應當在日常的工作狀況中不斷積累大量經驗,以便于制定相對應的執行措施。在此種情況的作用之下,工作人員需具備高質量的籌劃能力以及定期更新自身知識儲備。管理部門應加強對此環節的重視力度,以便于調控整體籌劃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如果在企業運行過程中籌劃管理人員出現主觀判斷上的錯誤,就會導致企業暴露在市場經濟風險之下造成運行過程中出現大量的損失,只有籌劃管理人員不斷強化自身知識,積累大量經驗,才有助于最終的籌劃措施,可以發揮自身優勢,幫助企業擺脫大量外部風險。第三,缺乏稅務部門之間的交流。在收稅征管過程中,稅收機關因為缺少較為完整的制度,以至于后期的稅收行為就會受到干擾。在日常運行的稅收征管環節中,主管部門能決定企業運行多種稅務決策,如果在企業內部缺少大量的信息溝通和交流,就會促使稅收籌劃工作沒有得到其余部門的認可,判斷的主觀性因此增加,以至于為后期國有企業發展帶來大量的經濟風險。
三、完善國有企業稅務籌劃的風險防范措施
(一)提升風險意識
風險管理意識有利于強化整體預防工作,保障企業經歷少量的經濟風險。管理部門需加強對風險防范的重視力度,以便于在后期稅收籌劃工作中采取必要的應對措施。稅務籌劃工作較為關鍵的組成部分就是企業內部稅務籌劃工作人員,因為具體的管制工作均是由工作人員執行,后期整體籌劃工作質量和效率均受到工作人員專業能力的影響。針對此類情況,在開展日常工作中,應和外界的專業機構相聯系,不斷強化企業內部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通過考試的形式,培訓其儲備大量法律知識,不斷強化專業知識構造,豐富體系的合理性。促使工作人員具備專業的知識技能和素養,保障整體財務稅收工作的科學性,另外,管理部門還應當根據企業運行狀況和項目規劃,制定有針對性的培訓工作,以便于工作人員和項目發展,實現有機融合,展現高效契合度,有利于減少整體工作的受風險概率,保障企業實現可持續化發展,在經濟社會的影響之下,盡可能的減少經濟損失。
(二)規劃企業財務系統
財務系統往往是整體財務管理工作內部關鍵性的組成部分,管理部門為確保整體稅收籌劃工作運行質量和效率,降低外部對其的干擾性,就應當在內部的財務機制中開展科學化的籌劃工作,將其工作細節與后期稅收機制相結合。強化稅務部門內部的溝通質量,以便于明確當地稅收政策,并有針對性的開展稅收服務制度,開展相關聯設施建設,促進兩者能實現有機結合。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部分企業已經對最新的稅收調控細節有所了解,能夠為后期的政策信息提供有效參考,確保稅收籌劃工作質量,促使整體方案可以在運行過程中實現自身優勢,并在此前提下,促進整體稅收籌劃工作的流暢性。
(三)強化風險防范技巧
利用合理的運行模式,有利于降低外部經濟風險,在日常運行過程中,保障由企業所承擔的稅收金額降到可承受范圍之內,此類狀況也被稱之為合理避稅,有利于減少企業所承受的經濟壓力。在此過程中就需要工作人員選用較為合適的稅種,尋找稅務風險中的可避險空間。如果整體稅務風險能夠躲避的空間增大,也就意味著國企業在后期的經濟效益就會有所提升,通常情況下,所得稅風險的防范區域高于流轉稅類型,與此同時,工作人員還應當采用較為科學的稅收優惠政策,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提升整體風險防范系數,是在國企業運行期間較為科學的運行方式。國有企業還需全面強化資金的可利用率根據項目運行狀況,選用較為合理的成本分攤方式,有利于提高整體資金回饋效果,保障國企業運行資金周轉效率。
(四)提高探尋風險防范機制的創新
1.健全風險控制組織
結合企業發展特征,工作人員需采取科學的應對措施,從而調控遭遇風險的可能性,以風險管理制度為前提,建立一種稅收管理體制。比如配置稅務風險管理部門在內部設定一對一專業化的崗位,保證部門的發展和工作人員的職業相有機融合,實現責任和權力的分化,有利于提高整體部門的管理工作質量和效率,促使企業的稅務工作創建風險管理合作制度,有助于保證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強化對多種信息的收集和管理工作,只有明確此類信息處理的流程和細節,才能實現對涉稅人員的有效監督。與此同時,還應在內部建立相對應的預警管理系統,工作人員需強化對財務稅收工作內部風險的總體監管,并在日常工作中確立詳細的稅收法規,以便于在企業內部定制相對應的跟蹤機制,實現對總體稅務的科學化管理操控,具體流程明確合理的風險管控措施。利用在日常工作中對稅務風險的了解,從而確立詳細的評估體系,開展科學化管理對策,利用上述內容的把控,有助于創建較為完善的稅收管理制度,促使整體監管職能能夠得到有效監管,提升國有企業運行質量。
2.加強信息控制
國有企業還需要加大對先進科學技術的使用力度,在內部管理部門建立統一完善的互聯網數據管理系統,促使企業內部的稅務能夠實現統一化管理。比如,聯合社會上的專業公司創立專項數據管理庫,實現對項目運行流程和細節等多種信息的有效統一,只有以此為前提,才能系統化管理國有企業運行數據,減少人力資源的參入程度,以便于降低人為干擾效果,防止出現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在此過程中,還應當不斷深化納稅平臺上多信息的通告和當地有關部門開展有效交流,有利于吸收大量可用信息,能夠在今后發展中獲得稅務部門的有效管理和幫助。例如,部分國有企業在日常工作中采用構建統一化平臺方式,在內部設立多個信用查詢入口,以便于實現對合同和多種資金交易的排查,通過對系統數據的研究,還可以了解不良資金轉出入記錄和信息運作模式,有利于提升企業整體監管力度。
四、結論
稅務籌劃工作決定著國有企業發展,因為市場經濟運行較為復雜,所以國有企業就應當加強對內部財務管理部門和工作人員的管制,以便于強化對多個細節管控,明確具體運行流程,配合當地政府的多種稅收政策,合理規劃運行項目,以便于實現可持續化發展,從而推動社會更好的運行。
參考文獻:
[1]李艷華.國有企業稅務籌劃與風險防范研究[J].納稅,2019,13(31):45+47.
[2]楊潔.國有企業稅務籌劃的風險研究[J].納稅,2019,13(29):49.
[3]張少華.國有企業稅務籌劃與風險防范[J].全國流通經濟,2019(20):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