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震宇 黃莉
摘 要:提及景觀設計,大部分人觸及和了解的都是風景與園林的規劃設計,它的要素包括自然景觀要素和人工景觀要素。景觀設計是資源規劃、生態、地理等多種學科的交叉融合,在不同的學科中具有不同的意義。就未來構建的江西六朝古墓群景觀設計來看,其景觀設計主要服務于六朝時期的墓群景觀設計規劃、審美類型的選擇、個體的布局等。
關鍵詞:六朝藝術博物館;景觀設計;審美;布局
景觀是歷史,景觀是美,景觀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間和物體所構成的綜合體,它是復雜的自然過程和人類活動在大地上的烙印。構建江西六朝古墓群景觀便是基于地域性文化載體,充分利用文化、審美、空間,成就了如今的江西六朝古墓群景觀。談及審美,無論在哪個時期,都具有其獨特的大眾審美意味。江西六朝古墓經過了長期的人類活動和復雜的自然活動的淬煉,既有東漢時期中原地區墓葬的特點,又存留有贛地方特色中的文化表象。
一、江西六朝藝術博物館景觀設計的規劃
梳理近年來的新聞線索,筆者整理得到:贛江新區已明確將實施原址保護的規劃,并準備建設六朝藝術博物館。2013年6月,江西省南昌市湖濱南路挖掘出六朝墓磚,占地約5000平方米,其中有26座形制清晰的被初步判斷為規模最大的六朝古墓群;2018年7月12日,江西南昌新城建設指揮部對該墓群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同年8月,搶救性考古發掘工作正式展開;2019年12月8日,考古隊員歷經了475天的田野發掘,在江西贛江新區七星堆六朝墓群中清理出73座古墓葬,其中六朝墓葬規模最大,數量最多,形制最豐富。
從規劃角度來說,景觀設計的目的通常是提供一個具象的環境。在景觀設計中抓住關鍵因素,提出具體思路,合理規劃格局,才能賦予構建中的江西六朝藝術博物館一定的景觀價值和審美意義。
作為景觀設計的對象,六朝藝術博物館可以說是古代人民留給現代人的文明結晶,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六朝藝術博物館作為人類視覺審美的對象;第二,江西贛江區七星堆就是六朝古墓的最佳棲居地;第三,六朝藝術博物館的功能、結構有機系統;第四,六朝藝術博物館作為一個符號,它記載著人類的過去和表達著人類的希望,是人們尋求身份認同和寄托信念的精神空間。江西六朝藝術博物館景觀設計規劃首先便應堅持延續保護性原則。
二、江西六朝藝術博物館景觀設計的藝術審美表征
藝術理論明確指出,人們日常生活中所接觸到的美有自然美和藝術美,兩者之間的主要區別在于藝術體現在人類的勞動,凝聚了人類智慧的結晶,而自然美大多來自于上天的饋贈,藝術的審美性是人類意識的集中體現。六朝藝術博物館的景觀審美性便是內容美和形式美的高度統一。
六朝藝術博物館誕生至今,一直具有審美推動和文化向導的雙重功能。六朝藝術博物館具有造型性與直觀性、瞬間性與永固性、再現性與表現性。不論是歷史的變遷還是技術的革新,甚至是潮流的不斷更迭,我們總能從六朝藝術博物館所展示出的“城”“人”“事”“美”四個角度領略到六朝藝術博物館的審美性,體悟到六朝歷史文化的魅力。
(一)城:六朝古都
六朝藝術博物館負一層的展覽區中,有關于六朝城市和生活的印記,人們可以從中體會到六朝時期的建筑、城市。負一層展區中還有大量文物,諸如六朝木屐、席鎮、陶榻等,這些都能看到六朝時代的生活氣息。大廳圖文展板密集分布,展示了六朝歷代疆域圖和影像資料《東方大都會》,使得六朝景貌通過光影、色調在二度空間中創造出獨有的文化形象,賦予文物生命力,讓參觀者盡可能地了解六朝古都全貌。
(二)人:六朝人杰
“一種風流我最愛,六朝人物晚唐詩。”六朝藝術博物館中的三國人物故事文物展聚集了60余套人物題材,種類豐富,囊括了書畫、瓷器、皮影、泥塑等。六朝藝術博物館在展現各類人杰的同時再現了六朝民間人物的故事和生活景象,那些足下踏的木屐、出行的儀仗、日常的飯食等都充滿了生活的味道,見證了歷史的足跡。
(三)事:回望六朝
六朝博物館的殿堂,無論是大廳的宮廷古車,還是樓梯口垂懸的掛幅,華夏五千年的文明在這里被光照得亮堂堂。士族特點、優美門風,每一處“敬畏”都藏著六朝的故事,有東漢時期的豪墓修建,也有大人物孫權、祖沖之的故事,也有觸人心弦的“草船借箭”,參觀者徐徐回望時,滿目六朝名人事跡和六朝文化的瑰麗。
(四)美:六朝風采
六朝風采可以說是六朝博物館最吸睛的地方。展廳內有大批六朝時期的珍貴文物,尤其是陶俑和瓷器,譬如鎮館之寶“釉下彩羽人紋盤口壺”和“青瓷蓮花尊”。這些文物呈現出一番“鬧中取靜,血液融于靈魂”的景象,迂回的展廳,滿目的景致,通過瓷器、塑像、書法,成為完美契合了六朝城、人、事的合體。換言之,一個時代,一座城,一些人,發生了一些故事,并被流傳、仰望和銘記,這樣的集合才是美,才最令人思考和動容,才是六朝文明真正的輝煌與風采。
三、江西六朝藝術博物館景觀設計的個體選擇與布局
目前,江西省贛江區七星堆六朝墓群出土了700余件遺物,從量來看,瓷器占比大,次之是陶器,再次是金屬器,石器靠后。這些器具也可分為兩類,一類按質地可分為瓷、陶、金屬、石等,另一類按作用可分為武力、模型、日用、陪葬等。難得的是,墓群中同時出現了三個窯口的產品,分別是湖南湘陰窯、浙江越窯和江西洪州窯,這是不可多得的歷史文物,其清晰的產品功能充分證明了六朝時期商貿活躍、手工業精分、船運發達。整體景觀類型布局選擇完成后,就要開始進行各個景觀設計景觀類型的構成設計,即解決景觀設計個體的選擇與布局問題以及個體在結構中的位置定位等。
(一)江西六朝藝術博物館景觀設計的定位
江西六朝藝術博物館景觀設計中的個體定位可以說是景觀設計的初始階段。此前,南京、九江、杭州等地多次發現六朝時期的墓群,但至今保存下來的較為完善的六朝墓群十分罕見。江西七星堆六朝墓群規模龐大,數量眾多,形制多樣,可以說是六朝時期的璀璨光輝。據考古資料和新聞信息,江西六朝古墓群從形制上看,既有東漢中原的墓葬特點,又保留著江西獨有的地方特色。該墓群的發掘對于研究地方史、城市變遷、區域發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歷史研究意義和文化價值。尤其是在江西六朝史研究一直處于若明若昧的狀態下,六朝群墓的發掘簡直是一盞明燈,照亮了江西六朝史研究之路,填補了江西地區六朝考古研究的資料空白,對江西六朝時期文明的研究有著史詩級的突破。
(二)江西六朝藝術博物館景觀設計的個體選擇
六朝博物館景觀設計著重于具體墓群本身的環境設計就是狹義的景觀設計,而廣義上的景觀設計是注重個體選擇的。無論是從狹義還是廣義的角度上來說,我們都應該合理使用“一切個體”“一切元素”。無論整體構思,還是局部的景觀設計方案,都具有重要性。首先,在不破壞生態環境的前提下,要規劃合理的空間場所,盡量減少對周圍環境的干擾。其次,進行具體的方案設計,譬如,江西七星堆六朝墓群目前出土的700余件遺物中,很多是與古代人物生活息息相關的物品,各種飲食器具應有盡有,人們從中可以一窺古人生活方式。合理選擇和利用這些元素和個體,能夠充分再現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場景并將其作為文化審美選擇角度。
(三)江西六朝藝術博物館景觀設計的個體布局
江西六朝藝術博物館景觀設計的個體布局更多的是一個技術性問題,除了在結構中的定位過程中需要注入較多的美學設計外,更多的是解決景觀設計個體的審美特質布局。根據六朝古墓群景觀類型布局圖,綜合分析各景觀類型的結構,確定景觀類型及要求,分析確定環境限制因子,能夠對場地的耐性進行準確的判斷。六朝古墓群由排水溝、封門墻、甬道等部分組成,頂部還有青磚覆蓋,設計非常巧妙。在江西出土的六朝古墓中,朱然家族墓地共4座墓,其中朱然墓最大,長8.7米,寬3.54米。在七星堆六朝墓群A發掘區16座墓中,長9至11米、寬約3米的六朝墓葬有8座,墓葬規制很高。七星堆六朝墓群與國內保存的其他六朝墓群比較而言,其規模、規格均是空前的,個體的布局也是罕見的。
從一定意義上說,六朝藝術博物館景觀設計是具有包容性的,是融入了古代的文明和歷史的積淀的。因此,一個審美特質角度的景觀設計,可以充分體現在未來即將開設的江西六朝藝術博物館中,它可以吸引群眾并為群眾提供優質體驗感的景觀環境,為他們帶來視覺和精神上的享受,進而喚起現代人情感上的共鳴,加深對六朝歷史的追溯和對六朝文化的認同。
四、結語
江西贛江七星堆六朝墓群的發掘,不僅揭開了江西六朝考古新貌,也譜寫了我國六朝考古新的篇章。通過前文的探討,筆者認為江西省贛江七星堆六朝藝術博物館的審美類型選擇與個體布局以其宏大的規模、豐富的遺物和嚴謹的審美設計再現了六朝時期的輝煌和文明,值得考古學者和文明愛好者深入探究。
參考文獻:
[1]西蒙茲.景觀設計學:場地規劃與設計手冊[M].俞孔堅,王志芳,孫鵬,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0.
[2]王路.德國當代博物館建筑[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3]史建成.環境審美特質辨析:從一種范疇系統的整體性出發.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1).
作者單位:
江西服裝學院藝術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