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慶
為了解國內服裝批零外專業市場運營情況,學習其他市場先進運營管理經驗,為市場新辟區域的招商及后續運營管理拓寬思路,于10月15日至18日分公司組織部分員工及商會、綜治骨干成員赴江蘇常熟考察調研,具體情況匯報如下:
一、常熟市場運營情況
(一)市場客流量依然下滑
據各市場走訪現場情況及各市場運營管理團隊介紹,各市場客流量近年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即便開始進入傳統服裝行業旺季,客流相較往年仍未有明顯提升,今年的市場經營形勢依然嚴峻。
(二)三種形態市場并存
對各市場的走訪,可以發現,常熟服裝市場主要分為普通市場、寫字樓式高層建筑市場以及三層裙樓聯結市場三個主要形態。
(三)市場租金概況
第一樓男裝租金約1300元/㎡·年,相較往年略有下浮;目前服裝城內較好單鋪位轉租租金可超百萬,轉讓價格可達800-900萬元。但據了解,大部分商位租金價格均有不同幅度的下滑。
(四)市場經營走勢
據走訪了解,大部分受訪商戶的經營情況都較往年差,主要受紡織原材料大幅上漲、經營成本攀升、電商沖擊以及大環境影響。多出現發貨量較少、退換貨率高等情況。
二、常熟市場發展特征
(一)市場轉型擅抓住風口,多措并舉引領發展
以常熟服裝城為首的市場集群在實體市場式微的情形下,主動尋求轉型發展的機遇,一是積極打造云裳小鎮,同步本土自主服裝品牌企業以及上海優質設計師群體,輔以產業鏈配套,打造時尚創意產業為引領的服務業集聚區,引領服裝產業往創意設計延伸;二是探索國際一線品牌對行業的引領作用,與知名品牌運營服務商鼎鼎國際合作,在第一樓男裝引入國際化品牌,助推地區服裝產業的轉型升級;三是依托淘寶直播資源,引入杭州等地直播機構并對接商家,目前已培育直播網紅主播40余個,搶抓新媒體營銷風口。
(二)主動優化調整場內行業布局,探索轉型破題之路
下面以第一樓男裝和常熟世界服裝中心為案例:
(1)第一樓男裝:第一樓男裝由常熟服裝城集團有限公司運營管理,原為華盛停車場,于2017年改造,營業面積3518㎡,分地上四層、地下一層,目前主要開發一、四層,一層構置商鋪44間,經營內容以男裝為主,四層正在改造為網紅打卡與休閑區。目前場內為大開間、精裝修鋪位格局,單個鋪位平均面積約110㎡。起初與常熟市設計師協會共同打造,以原創設計師街區為定位,集原創設計工作室、資深工廠店、潮流品牌集成為一體。后因運營不善,于今年5月招商引入鼎鼎賦能控股有限公司,在原入駐商戶的基礎上,劃定國際品牌專營區,并將規劃區域內的13家商鋪(約1200平方米)外遷,重新招引10余個以國際品牌本土化設計、生產和運營為主要經營模式的商家入駐。
(2)常熟世界服裝中心:又稱原創女裝城及外貿大樓,共28層,其中負一層至六層為服裝批發市場,七層至二十六層為寫字樓,負二層為地下停車場,占地面積30畝,約2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業主為浙江臺州溫嶺人士,現經營管理團隊于2017年4月接手管理市場區域,在初步磨合后,于2017年底、2018年初確定了市場整體業態調整計劃,分三步開展:首先,以與政府旅購區文化廣場(配套休閑區域)相連通的負一層為主要打造樓層,招引平湖羽絨服優質商家入駐,同時整合市內其他羽絨服自產自銷企業,打造具有價格優勢的市內最大羽絨服集散區,并將原創設計進一步凸顯,將B1層定位為“設計師精品女裝”,目前區域商鋪入駐率近7成;第二步,借勢“非首都功能疏解”,招引北京服裝專業市場商戶入駐市場,豐富市場業態;第三步,以市內外貿村(專業街)“三合一”整治為契機,后發先至,在常熟白馬市場大量引入其中的外貿潮牌(仿大牌)的情況下,派駐專業招商團隊調研外貿村基本情況,同時,結合自身各樓層業態發展趨勢,最終確定在市場一層啟動“騰籠換鳥”方案,場內資源整合與場外增量招引同步開展,一是調整續租方式,與商戶簽訂不定期續租協議,為后續清退做好鋪墊,二是落實現金補償條款及商戶轉型計劃,迅速“拔除釘子大戶”,清退300余戶,共計花費100余萬元,三是招商團隊無縫對接入駐外貿村搬遷商戶,優選其中的歐美、原單兩類共計100余戶商戶,最終分別落地市場一層(歐美)與五層(原單),并成功倒逼原四層中老年女裝上行至六層、與該層原經營的自產自銷童裝兼并融合。目前成為了市內外貿村搬遷商戶存活率及發展情況最好的市場,并有將場外外貿行業繼續引入二、三層的預期。
(三)政府導向“輕市場、重實業”,服裝市場發展受限
目前常熟市正在著力發展三大主導產業集群,分別為汽車及零部件、裝備制造和紡織服裝。但產業門類分散,三大產業的規上工業產值貢獻率不到50%,尤其是裝備制造和紡織服裝產業,雖有波司登、夢蘭集團之類的本土“頭部”企業,但影響力在幾類主導產業中并不是特別突出。此外,市場雖集群式發展,但稅收非常低廉,與企業無法比較,所以政府相較實體市場的發展壯大,更傾向于對實業類,尤其是汽車及零部件等產業進行資源傾斜,導致服裝制造業的整體下滑、大量廠房空置、工人外遷,也是制約實體市場發展的重要原因。
三、思考及建議
(一)強化調研,從產業鏈角度出發探索市場改革破題之路
從常熟市場集群的發展特征來看,各大市場均面臨實體市場轉型破題的迫切需求,在大形勢下,已有部分市場結合自身實際從行業布局著手,騰籠換鳥,大刀闊斧做轉型。但轉型之路大多不能一次到位,需要不斷探索。篁園服裝市場需要強化調研力量,從產業鏈上下游角度出發,合理研判調整的方式、風險和成效,搶抓城市有機更新的機遇,尋求市場轉型破題之路。
(二)嘗試彈性招商及業態調整方式,有效盤活市場
為商戶服務、促進商戶轉型是市場管理的基本理念,但在招商及業態調整中,不少處理方式與商戶的既得利益是有部分背離甚至沖突的。可以借鑒常熟世界服裝中心的招商、商戶考核模式,建立彈性的準出制度,掌握一手招商資源,對經營不善的商戶,通過匹配合適的轉租、轉讓方,實現商位的有效盤活。
(三)探索建立市場聯盟,著力內外貿聯動,實現優勢互補
資源整合聯動、產業鏈上下游抱團發展已經成為行業發展趨勢。常熟的市場群擁有大量的優質產業鏈上游資源,例如大量具備自主設計、研發、生產能力的男裝生產企業。可通過建立市場聯盟,在內銷方面,由常熟專業市場牽頭組建優質生產企業隊伍,與本市場優質代銷商戶匹配,降低本市場的商戶經營成本,并助力商戶更好地把握潮流風向。同時可以義烏市場的高外向度為依托,助力常熟男裝在外貿渠道的拓展,實現資源互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