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子枝 魏巍 曹曉航
【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國民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社會醫療健康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為我國醫療體系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人力資源管理屬于醫院運營管理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對于促進醫院人事制度改革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醫院人力資源管理及人事制度改革的主要措施。
【關鍵詞】醫院 人力資源 人事制度 改革
醫院是為廣大國民提供醫療衛生服務的主體,其人員配置與管理效果會直接影響到服務質量。因此,積極優化醫院人力資源管理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能夠有效促進社會發展。而在醫院人事制度改革進程中,如何對人力資源管理加以完善建設,值得我們深思。
一、完善聘用機制
醫院人員聘用機制一直是社會大眾關注的焦點話題,關乎我國醫療體系建設。目前,我國醫院人事改革正在逐步完善,聘用制人員逐漸成為臨床工作的主要力量,所以完善專業技術人員聘用制度,屬于優化醫院競爭力、提高效益的關鍵點。要積極推進“競爭上崗”體系,充分融合醫院現狀、日后發展需求、各科室職責等,確定崗位數目及人員編制數目。針對所有競聘人員進行公示,確認沒有爭議之后正式聘用。通過此種方式,能使更具競爭力的人才被分配至適合的崗位,完善醫院人力資源配置,促進職工工作積極性與主動性的提升。在對醫院人事制度進行改革之后,政府管理模式會出現較大變化,要進行重新定位,并強化管理,積極制定相關法律法規,依法開展各項監督檢查工作。此外,要積極發揮人才市場在醫院人員配置中的作用,構建起社會化管理和服務系統。積極完善崗位設置、教育培訓、評估、安置等相關政策,確保人事制度改革可以順利推進。
二、優化績效考核體系
人員聘用只是人力資源管理的第一步,怎樣科學組織人員管理活動才是決定醫院人事改革成功與否的關鍵,醫院需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依據崗位、人員以及結構制定更具適宜性的制度體系,適當增加或減少部分考核程序,嚴格依據考核結果進行崗位設定與薪酬分配。具體應該做到:①細分職責。依據行政管理、后勤管理以及專業技術等方面,對崗位職責進行細致劃分,并結合工作技術含量、風險程度以及工作量設計崗位系數,實現評價體系的標準化發展;②積極接受群眾監督。通過職工代表大會等多種形式,促進醫院職工對于績效評價的認知程度,認真解釋相關評價指標,使每一名職工都能完善自身工作;③為職工提供培訓學習的機會;④依據績效考核結果實施相應的獎懲措施。
充分依據醫院目前發展情況科學定編定崗,完善崗位分析,制定更為詳細的崗位說明書,依據具體工作內容與職責劃分多個等級,將以崗定薪為主體,將技能定薪為輔助,構建更加科學的薪酬考核體系。我國公立醫院的崗位類別主要分成專業技術崗、工人崗以及管理崗,以各崗位為基礎劃分多個等級,依據崗位職責與資歷要求,確定具體的工資與考核標準。積極推行評聘分離制度,已經獲得的職稱只作為上崗資格,在經過考核評價之后才能享有相應崗位待遇。在加強崗位工資與薪級工資保障的前提下,必須要優化績效工資所具備的激勵作用。可以將福利薪酬(比如某些補貼項目)納入到人員績效工資體系當中,在經過考核之后進行再分配。實際績效工資結合量化考核結果浮動,不僅充分保證職工基本生活,還能起到良好的激勵作用。
三、培育優質醫院文化
以人為本是醫院人力資源管理及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要以人性化管理為基礎,培育優質的醫院文化。只有尊重職工,才能使他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中體會到快樂與成就感。文化建設能夠促進醫院的文化沉淀,培育優質精神傳統與價值觀,促進全體職工的團結,在醫院內部營造出更為和諧的環境。優秀的醫院文化可以形成非常強大的激勵作用,激發廣大職工的向心力與凝聚力,提升對于醫院的忠誠度。要以目前人事制度改革要求為基準,著力于管理理念、醫院品牌形象以及價值觀建設,重視人員因素的核心地位,將職工潛能的開發作為重點,逐步構建起全體職工認可的特色醫院文化。唯有醫院文化可以真正融入到職工的個人價值觀,大家才能將醫院的發展目標作為自己奮斗的方向,形成一支力量強大的隊伍,為醫院長遠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醫院人力資源管理與人事制度改革的優化建設,對于我國醫療衛生事業健康發展至關重要,值得醫院管理人員形成更高的關注,通過制度改革優化醫院人才配置,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為廣大國民提供更好的醫療衛生服務,為建設和諧社會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朱姝,戚風燕.淺談血站人力資源管理與人事制度改革[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9,(04):114.
[2]呂娜,代華英.以薪酬管理改革為抓手推進醫院人力資源管理制度改革[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36):70-71.
作者簡介:宋子枝(1988.7-),女,漢族,河南鄭州人,碩士,職務科員,職稱助理經濟師,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管理、醫院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