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景芳
【摘要】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是我國財政資金運作方式的一場根本性變革,是整個預算執(zhí)行機制和財政收支管理的制度性創(chuàng)新,是加強財政收支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降低財政資金運行成本的一項有效措施,對推進部門預算改革方面都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國庫集中支付的內容及賬務處理 ?國庫集中支付的意義
一、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基本內容構成
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也稱財政單一賬戶制度、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是指國家將所有財政性資金統(tǒng)一收繳到國庫賬戶或國庫指定的代理銀行開設賬戶,同時將所有財政性支出資金通過同一賬戶進行撥付。并規(guī)定所有的支出必須由國庫直接支付給商品或勞務供應者,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在這種制度下,財政資金的使用由各部門、單位根據細化的預算自主決定,由財政部門核準后支出,財政資金將由國庫單一賬戶直接撥付給商品和勞務供應商,而不必經過支出單位進行轉賬結算。
(一)國庫集中支付賬戶體系
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首現涉及的核心問題是國庫單一賬戶的設立。設立國庫單一賬戶就能夠及時準確的提供完整的預算執(zhí)行報告,為財政管理和宏觀調控提供依據,提高對國庫現金和債務管理的效率,實現規(guī)范和高效的財政資金運作管理。中國國庫單一賬戶體系由國庫單一賬戶、財政零余額賬戶、單位零余額賬戶、預算外資金財政專戶、特設專戶等五類賬戶購成,這五類賬戶按實踐需要而設置和運作,通過長期發(fā)展將逐步完善
(1)國庫單一賬戶設置、使用和管理。財政部門在中國人民銀行及其機構開設國庫單一賬戶,同時行使國家金庫職能。
(2)財政零余額賬戶的設置、使用和管理。為確保財政資金及時、方便的支付,財政部門可在商業(yè)銀行開設零余額賬戶,并通過同級人民銀行認證。
(3)單位零余額賬戶設置、使用和管理。預算單位可向同級財政部門提出在商業(yè)銀行設立零余額賬戶的申請,用于小額零星支出的支付。預算單位零余額賬戶用于辦理、核算和反映實行財政授權支付財政性資金活動。該賬戶每日發(fā)生的支付,于當日營業(yè)終了前由代理銀行在財政部門批準的用款額度內與國庫單一賬戶清算,定期與財政部門國庫支付執(zhí)行機構對賬,向財政部門和預算單位報送支出報表。
(4)預算外資金財政專戶的設置、使用和管理。各級財政部門分別在代理銀行設立預算外資金財政專戶,辦理預算外資金支出及向國庫單一賬戶撥付預算外資金。
(5)特設專戶的設置、使用和管理。特設專戶的設置需經國務院和省級人民政府批準或授權,用于記錄、核算和反映預算單位特殊專項支出活動,并用于與國庫單一賬戶清算。
(二)國庫集中支付的方式及賬務處理
(1)支付方式:財政直接支付。由財政部門開具支付令,通過集中支付帳戶體系,直接將財政資金支付到收款人或用款單位帳戶。支出范圍有:工資支付、購買支付以及中央對地方的專項轉移支付、撥付企業(yè)大型工程項目或大型設備采購的資金等。財政授權支付。財政部門對預算單位明確銀行、項目、時間、支付方式、資金額度等,預算單位根據財政授權,自行開具支付令,通過集中支付帳戶體系將財政資金支付到收款人帳戶。
(2)各預算單位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后,是通過國庫單一賬戶體系,將資金撥付到收款人,在進行賬務處理時與原來的賬務處理也有很大不同,下面以2019年事業(yè)單位執(zhí)行政府會計制度為例。
1、在財政直接支付方式下的賬務處理:
2019年1月單位購入辦公用筆記本電腦一臺,價值4500元。
財務會計記賬分錄:借:固定資產-4500元;貸:財政撥款收入-4500元。
預算會計記賬分錄:借:事業(yè)支出-4500元;貸:資金結存-4500元。
2、在財政授權方式下的賬務處理:
2019年2月收到代理銀行轉來的“財政授權支付額度到賬通知書”通知書注明授權額度100萬元。
財務會計記賬分錄:借: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100萬元;貸:財政撥款收入-100萬元。
同時,編制預算會計記賬的會計分錄:借:資金結存—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100萬元;貸:財政撥款預算收入-100萬元。
2019年2月采用財政授權方式支付日常活動費用5000元。
財務會計記賬分錄:借:業(yè)務活動費-5000元;貸: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5000元。
同時,編制預算會計記賬的會計分錄:借:事業(yè)支出-5000元;貸:資金結存—零余額財戶用款額度-5000元。
二、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意義
新疆省財政于2003年開始在自治區(qū)本級選擇部分部門、單位,實行國庫管理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并制定了本省的國庫管理制度改革資金支付管理暫行辦法,逐步的實現了一級和二級預算單位的國庫支付的改革,2010年也正式將三級預算單位納入國庫集中支付管理,結合交通行業(yè)運行的情況,總結了幾點意見
(一)規(guī)范了財政支出行為
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后,預算單位申請資金必須在預算指標內,按資金用途分月編報用款計劃,并根據批復后的用款計劃才能申請用款,即審核后才能支付,使預算單位資金在支付的全過程都處于有效的財政監(jiān)督之下。
(二)強化了財政預算的執(zhí)行,推進了部門預算改革步伐
過去是將資金直接撥入預算單位銀行賬戶,而單位是否按既定的預算執(zhí)行,執(zhí)行進度如何,只能在事后檢查監(jiān)督,容易形成預算和執(zhí)行兩張皮。現在每筆支出都處應在相預算指標控制之下,財政可隨時掌握各項預算的實際支出進度,為制定更加合理的部門預算提供準確資料。有效防止了對財政資金的擠占、挪用和截留,從源頭上預防和遏制了腐敗。
(三)降低了財政資金運行成本
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后,所有財政資金不再預撥到預算單位賬戶,在預算執(zhí)行前就對其進行審核,結余都以指標體現,所以擠占、挪用和截留財政資金的可能性大大降低,特別是截留財政資金已不可能。由于預算單位每筆支出均要通過財政的審核,隨著部門預算改革的實施,預算更加細化,從而起到預防和遏制腐敗的作用。
三、結語
預算單位部門預算編制是推進財政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必要保證,只有將所有預算單位實行部門預算后,在細化了的單位預算和年初預算到位的情況下,單位用款計劃編制準確,集中支付才能確保單位工作的正常運轉,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才能得以實現,才能增強財政資金的控制,極大地提高財政資金的運行效率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