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玉
摘 要:本文通過研究高校研究生對我國主流意識形態以及西方非主流意識形態的態度、對待我國核心價值觀的心態等分析高校研究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的現狀;通過研究高校研究生對西方意識形態對我國研究生的干擾、全球化等宏觀環境以及自媒體等微觀環境的影響下高校研究生對主流意識形態的認同度等現狀,分析我國高校研究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加強主流意識形態建設的有效對策。
關鍵詞:研究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性
基金項目:本文為中央高校基金長安大學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大思政背景下落實研究生指導教師立德樹人機制研究”(項目編號:300103102405 )階段性成果;陜西省社科聯2019年度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研究項目“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網絡育人平臺建設研究”(項目編號:2019C198)階段性成果。
新時期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社會主義性質的主流意識形態在我國政治、經濟、文化領域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1]。研究生作為高層次人才對國家的發展與穩定起到重要的作用,是國家的未來與希望。因此,分析和研究高校研究生對主流意識形態的認同是維護國家和社會穩定的需要,是發揮主流意識形態引領的需要。
一、高校研究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現狀
為了更全面且準確地了解高校研究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的情況,本文通過實地調研走訪部分高校,與理論課教師就高校研究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現狀進行深入交流與訪談;對部分高校研究生通過發放調查問卷和對話訪談的方式,就高校研究生群體中對主流意識形態認同程度等相關問題進行了解。此次調查,共發放問卷450份,回收450份,有效問卷447份。男生273人,占總數的61%,女生174人,占總數的39%。受訪學生中漢族440人,少數民族7人。碩士研究生占總數的96%,博士研究生占總數的4%。其中以工科生為主,共376人,占總數的84%,文科生占總數的10%,理科生占總數的6%。在政治面貌方面,中共黨員占總數的36%,非黨員占總數的64%。
在黨的領導、社會主義制度、社會主義道路以及社會主義文化的認可和信任等方面,研究生展示出了健康正向的良好態勢,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部分研究生對主流意識形態的認知尚不深入。只有31%的人選擇了“非常了解,扎實地學習過相關理論”,有12%的人選擇了“沒聽說過,一點都不了解”。在“如何看待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的選項中,31%的人選擇了“具有長期性又十分尖銳的現象”,34%的人選擇“大致了解”,26%的人選擇了“聽說過,不甚了解”。這說明,研究生對主流意識形態的整體認知水平不高,對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的認知全面性與深入度有待提高。
第二,多數研究生主流意識形態的認同情感不穩定。在調查問卷中,對于“對主流社會意識形態的態度”這一題目,97%的人選擇了“堅信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制度”。但被問及“如何看待意識形態和學術研究的關系”時,79%的人選擇“主流意識形態能確保學術研究方向正確,可為學術研究提供動力支持”,而10%的人認為“過于注重主流意識形態會抑制學術研究的活力”??梢姡M管高校研究生認同主流意識形態較為普遍,但部分研究生仍存在對主流意識形態情感認同不穩定現象[2]。
第三,研究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存在知行不統一現象。當被問及“讀過多少本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時,13%的人表示沒有接觸過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讀過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超過5本的只有11%。在面對“有過刻意地回避西方意識形態的影響嗎”這一問題時,48%的人選擇了“不會刻意去回避,因為會影響生活”,僅25%的人選擇“會刻意回避”。對此,既要對研究生對主流意識形態的自覺踐行持肯定態度,也要對這種知行不統一的危險保持高度重視[3]。
二、高校研究生主流意識形態現狀的調研分析
(一)社會環境對研究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的影響
多元思想對研究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的影響越來越大[4]。對于“西方意識形態和價值觀的滲透離你有多遠”這一問題,30%的人選擇了“沒注意”,11%的人選擇“很遠”,認為西方意識形態和價值觀的滲透與自己并不相關。
(二)學校教育“由來已久”但“改觀不大”
學校教育在研究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教育中的積極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發揮,因此需下決心解決體制機制問題。一是傳統教育教學使新時代研究生催生逆反情緒。二是高校宣傳思想工作隊伍力量薄弱。當前,高校專職宣傳思想工作隊伍、專職輔導員隊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數量不足,相關崗位吸引力欠缺,教師職業素養有待提升,完成主流意識形態教育的任務尚有困難。另外還有朋輩群體,也對研究生的主流意識形態的建構有著很大的影響。
三、強化高校研究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的策略
(一)深化創新主流意識形態的理論研究和教育
加強研究生的主流意識形態認同必須增加主流意識形態的理論研究。要注重吸收國內外優秀文明成果,加強主流意識形態的理論創新,將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時代相融,與時代共頻。關注和回答現實問題,對研究生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和社會不同思潮影響進行客觀分析和科學回應。在理論創新基礎上,不斷提升影響力和厚重感,讓其實現意識形態的現代性轉化,增強主流意識形態的理論研究深度和教育輻射實效。
(二)拓展主流意識形態傳播方式
新媒體的出現讓信息傳播實現了去中心化,同時也帶來了研究生思想觀念的變化,給高校主流意識形態教育帶來了挑戰。在新媒體環境下,研究生這一群體越來越樂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針對研究生主流意識形態現狀,亟須拓展主流意識形態傳播方式[5]。在形式方面,充分利用“互聯網+傳播方式、慕課”等新方式,對研究生進行主流意識形態方面的教育。在內容方面,兼顧主流意識形態內容本身具有的權威性,將內容與形式相結合,做到傳播的有效性,提高研究生群體接受度,獲得主流意識形態的新媒體傳播效果。在模式方面,建立媒體話語權模式,調動研究生積極性,提升其參與度,激發其使命感。
(三)將主流意識形態教育與學術研究相結合
主流意識形態的價值必須符合研究生需求,將主流意識形態教育與研究生學術研究相結合,研究生主流意識形態教育能取得顯著效果[6]。在課程設置方面,設計課程要找準思政課程的價值定位,明確教育的功能目標,教學中加入藝術設計,采用新媒體技術,提升課程的有效性與有趣性,使研究生參與到思政課堂中,提升主流意識形態教育效果。學生之所以出現認知度不高、認同情感不統一等問題,究其原因為缺乏理論素養,研究生應加強理論研究,讀原著,悟原理。同時要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做到知行統一,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學會辨別主流與非主流意識形態,抵制非主流意識形態。
參考文獻
[1]李明德,李巨星.主流意識形態傳播力評估體系研究[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03):1-10.
[2]劉建華.美國對華網絡意識形態輸出的新變化及我們的應對[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9(01):140-149.
[3]路媛,王永貴.習近平關于新時代意識形態論述的戰略底蘊和實踐深意[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9(01):20-24.
[4]秦在東,靳思遠.錯誤社會思潮對我國主流意識形態安全的威脅及其治理[J].思想教育研究,2019(01):81-86.
[5]吳春梅, 陳一恒.意識形態導向下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體功能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4).
[6]劉曉芳,楊善發.論研究生意識形態教育供給側改革[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