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玲
摘 要:本文簡要分析了當下關于統編教材名著閱讀教學的研究情況,結合本人開展的基于研學后教的小學語文統編教材名著閱讀教學研究的實際,提出了三點策略:一是搭建多種平臺,激發閱讀興趣;二是加強文體意識,梳理不同策略;三是區分年段特點,探析不同策略。
關鍵詞:研學后教;小學語文統編教材;名著閱讀;策略
名著是在世界文學史上有定評的重要作品。語文教學的實踐證明,要使學生學好語文,提高語文能力,必須采取有效的策略,切實做好名著的閱讀教學。
一、當下統編教材名著閱讀教學研究的現狀
近年來,各校建設書香校園,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讀書活動,學生的閱讀量提高了。但小學生閱讀面窄,喜歡讀文學名著的并不多。而到了初中,語文教材中的名著課文明顯增加,對部分學生來說,學習這類名著課文就開始感到吃力。
鑒于這樣的現狀,近期我們以中國知網為檢索工具,以“統編教材名著閱讀教學”為關鍵詞搜索發現,與統編版教材名著閱讀有直接關系的論述僅有三篇,而研究小學語文統編教材名著閱讀教學策略的文獻更少,這也許是統編教材在2019年9月1日后才正式全面普及的原因。那么,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理解統編教材中名著閱讀教學精神,最大程度挖掘統編教材的教學價值,提升學生素養,就成為當下研究小學語文統編名著閱讀教學的一個重點。
二、小學語文統編教材名著閱讀教學的基本策略
下面筆者將以小學語文統編教材中的“名著單元課文及快樂讀書吧”為例,談幾點小學語文統編教材名著閱讀的指導策略。
(一)搭建多種平臺,激發閱讀興趣
1.家校共讀。我校引導家長開展“和大人一起共讀名著”活動,創建書香家庭活動。我校利用國旗下講話,激發廣大學生的讀書熱情,向家長發放了《致家長的一封信》,向學生發放了《小學生名著閱讀情況調查問卷》《致孩子們的一封信》,鼓勵學生在“接地氣”開放式圖書廊自由選擇名著,進行自主性閱讀。學校推薦了各年級名著閱讀書目,倡議家長每天與孩子共讀名著,互相交流閱讀體會,一起共享閱讀名著的好時光,起到身教勝于言教的效果。
2.智慧閱讀。作為廣州市中小學智慧閱讀示點學校,我校充分利用這一優勢,活用“廣州市中小學智慧閱讀平臺”,“練習”語文基本功——練閱讀。
學生每個月完成廣州市中小學智慧閱讀平臺開展的其中一項活動,如二月開展“二月花開”主題閱讀活動,三月完成“一起來朗讀”主題閱讀活動。主題閱讀活動均匹配對應的推薦書單和個性化閱讀任務。我們鼓勵學生至少完成其中一個子主題任務,并在各班評選“智慧閱讀達人”。在平臺各項的激勵功能和老師的鼓勵下,富小學子興致高昂,享受閱讀名著的樂趣,紛紛在廣州市中小學智慧閱讀平臺留下了自己一串串閱讀足跡!
3.悅讀活動。我們組織學生結合班會、活動課開展了各種讀書活動,如推薦好書、閱讀交流、故事會、制作讀書卡、手抄報、寫讀后感等,充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有的放矢地指導學生自主讀書內化,拓寬知識面,及時鞏固閱讀成果,并逐步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加強文體意識,梳理不同策略
我們根據小學語文統編教材名著不同體裁的特點等,利用多種形式有計劃有目的地指導學生進行名著閱讀,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接受影響,努力做到課標要求的“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讀整本的書”。
我們探究基于研學后教的小學語文統編教材名著閱讀教學策略,開設不同類型,如童話類名著書、科普類名著書、歷史故事類名著書的小學語文統編教材名著閱讀指導課、閱讀交流課和欣賞課,加強對學生有效名著閱讀的指導。
我們梳理出來的童話類名著書籍的閱讀指導策略有:創設情境,營造童話情境之美;多種形式,品味童話情感語言之美;閱讀延伸,再現童話情節之美。總之,童話名著閱讀指導,情境、情感、情節,缺一不可。
我們梳理出來的科普類名著書籍的閱讀指導策略有:科普閱讀,從激發興趣開始;引導多元閱讀,提升閱讀能力(猜想式導讀、問題式閱讀、囫圇吞棗式泛讀、深入文本精讀);升華閱讀感受,培養動手創新能力。
我們梳理出來的歷史故事類名著書籍的閱讀指導策略有:激發學生興趣;加強閱讀指導(推薦閱讀書籍、引導了解背景、指導讀懂故事、引導讀懂人物、指導讀懂細節);建立評價機制。
(三)區分年段特點,探析不同策略
每個年段的孩子年齡不同,閱讀量不同,相應指導名著閱讀的策略也不同。
1.低年段的名著閱讀教學策略。低年段的孩子閱讀量不多,在指導其閱讀名著時重點是激發孩子閱讀名著的興趣。三年級下冊《快樂讀書吧》推薦的是《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我們可以在課前一分鐘講述寓言故事,配上動畫的“劇照”、設置一系列的寓言闖關游戲來吸引學生的目光。教師可以精心制作寓言微課,播放相關寓言視頻,引發學生閱讀寓言故事的欲望,拉近學生與寓言的距離。在學生初步閱讀寓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出示搜集到的寓言連環畫圖,讓學生排序,并簡單介紹內容,幫助學生回憶寓言主要故事情節。教師還可以通過引導孩子看插圖和讀文字想象、猜讀故事,開寓言故事會等活動形式來促進學生的閱讀。
低年段的孩子研學后教小組合作形式宜采用同伴互助的形式,同伴之間互講故事,同伴之間的家庭組成家庭讀書小組,在家、在小區、在野外開展閱讀活動,擴大閱讀的空間,孩子之間互相激勵,形成閱讀名著的氛圍。
2.高年段的名著閱讀教學策略。艾德勒·范多倫在其著作《如何閱讀一本書》中說:“一共有四個層次的閱讀。閱讀的層次是漸進的。”高年段的孩子有一定的閱讀量,自主閱讀能力增強,需逐漸引導他們速讀、深層次的閱讀。教師可以讓學生挑最感興趣的名著人物,設計人物簡介名片,幫助學生形成對人物的初步認識。統編教材上有很多名著的節選,教師可以借助這些內容,引導學生閱讀整部名著。
高年段的孩子研學后教可以課前自主分小組選擇喜歡的專題,課外小組進行閱讀探究,撰寫讀書報告或制定名著閱讀試卷,制作閱讀過程和收獲的PPT。課堂閱讀分享課時,分小組匯報閱讀的過程、收獲或遇到的困惑,師生集體探討交流閱讀所獲。通過小組合作閱讀,信息交換、資源共享,激發小組成員的智慧,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名著閱讀能力提升和精神成長。
針對不同的年段特點,設置不同的活動,探析不同的閱讀教學策略,從而引領學生應用閱讀策略,用多元的方式通讀全書,讓學生每次都有新的閱讀發現,產生新的閱讀體驗。
總之,對小學生進行統編教材名著閱讀指導是一個重大精深的課題,教師不僅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為不同年段的學生指明閱讀的方向,更要在名著閱讀的策略上幫助學生自我提升,還要運用各種手段讓學生走進名著,享受名著閱讀帶來的樂趣。
參考文獻
[1]蔣玲.課外名著閱讀,怎一個推薦了得——以《紅星照耀中國》為例談統編教材名著閱讀的落實[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8(17):62-65.
[2]劉衛.給名著導讀做加減法——以《水滸傳》為例淺談初中語文統編教材名著閱讀指導[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18(12):151-152.
[3]龔錦輝.整本書閱讀:看名師怎么教[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8(29):65-6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