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紫君 竇嵐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暴發至今,為貫徹落實教育部在疫情期間對“停課不停教、不停學”的要求,全國各高校陸續進入線上“云課堂”模式。高校思政課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在此次疫情期間擔負著重要的使命和責任。
關鍵詞:高校思政;教改;云課堂
近年來,高校思政課面臨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和困境。特別是2019年3月18日,在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的全國思想政治教師座談會上對全國思政課教師提出要求后,思政課的教學改革隨之邁入新時代。
一、“云課堂”模式下開展高校思政課的優勢
(一)“云課堂”平臺操作一目了然、功能較全,師生容易接受
2020年2月開始線上教學以來,筆者所在教研室經過線上教學會議研討,結合學院實際教學要求,前期采取的是超星學習通軟件的“自主學習+線上答疑”模式,后期采取的是“釘釘+學習通”“釘釘+雨課堂”的線上直播模式進行教學。
通過調查發現,學生普遍認為釘釘直播效果較好,其回放功能便于課后對課上未理解的問題進行復習鞏固。教研室教師普遍認為,釘釘等直播平臺的數據統計功能強大,能夠在課后實時查看學生的觀看時長,便于計算課堂考勤。課下教師結合學習通、雨課堂等平臺布置課后習題,能夠方便快速地通過各類數據統計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也能夠通過課后習題鞏固課上所學的內容,實現學與練相結合。
(二)“云課堂”可實現多平臺結合,資源豐富
由于釘釘、超星學習通、雨課堂等軟件均有其優勢及劣勢,根據近兩個月的“云課堂”模式的探索與實踐,筆者所在教研室教師普遍認為,采取“釘釘直播+學習通”或雨課堂布置課后習題的方式,既實現了多平臺的互相結合,又能夠更好地反映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果,使教學方法更加完善。同時,教師也能夠把多個平臺上的視頻、音頻、圖片、文字等形式的教學資源進行多維度的資源整合,通過“云課堂”實時傳遞給學生,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中來。
二、“云課堂”模式下開展高校思政課改革的必要性
(一)學生人數較多,層次不一,參與度不強
結合本院思政課教學的現狀,《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等思政課由于師資力量不足,不能進行小班授課,在使用釘釘等平臺進行直播時,合班課多為兩個班同上,學生人數較多,教師無法實現多人“連麥”,加之學生層次不一,多數學生在回答教師所提問題時往往人云亦云,沒有獨立思考的過程,教師亦無法實時掌握學情,進行有效互動,最終導致多數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不強。
(二)未能改變傳統“教師講、學生學”的方式
相比傳統教學當中“教師講、學生學”的教學方式,“云課堂”模式下觀看直播的學生人數較多,加之多數學生對思政課不夠重視,仍未能改變傳統的“教師講,學生學”的教學模式。
(三)“云課堂”時間較長,網絡延遲使教師講授勞心勞神
與傳統面授教學模式不同,“云課堂”的方式往往采取教師端直播,學生端聽講的方式。傳統面授教學中,50分鐘的一節課往往包含教師講授(占比70%左右)和師生互動或小組討論(占比30%左右)。但“云課堂”模式下,由于教師與學生不能進行面對面的提問與討論,加之存在網絡延遲、卡頓等不確定因素,導致小組討論無法在直播中實現,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一邊想要完成正常的教學進度,一邊想要實現與學生的互動,反而愈感勞心勞神。
三、新時代“云課堂”模式下高校思政課的改革路徑探析
十九大的勝利召開,標志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新時代。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給思政課教師提出了新要求:“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
(一)歷史方位決定思政課的必由之路——打造“金課”
進入新時代,高校思政課已經正式進入“00后”時代。在大數據、VR、AI等新技術發展十分迅猛的當下,如何利用學生最熟悉的社交軟件和平臺,打造思政“金課”,成為疫情期間所有思政課教師共同需要解決的問題。
在這次疫情防控阻擊戰當中,有這樣一群人,給全國的思政課教師提供了最生動的教學案例,他們既是你我身邊的普通人,又是用血肉筑起生命防線的戰士——中國醫生!從我們常常在新聞上看到的鐘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到馳援武漢的142名新疆醫科大學6所附屬醫院的醫務工作者們,都給“云課堂”模式下的高校思政課教學素材提供了最高的“含金量”。
(二)教學環境決定思政課的教學方式——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材施教
全國思政課教材雖通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系列教材,但各高校自身所處的思政教學環境決定了其自身的思政課教育教學現狀。以新疆醫科大學厚博學院為例的各醫學類院校,在校學生均是醫學生,此次疫情期間的先進人物事跡、“正能量”案例,都可作為思政課教師的生動教學素材。
另外,由于各高校的教學水平和質量不等,尤其是醫學類院校對于專業課的側重點與普通高校不同,學生的層次和學習能力也有所不同。作為醫學類院校的思政課教師,更要在充分把握學生學情的基礎上,合理分析學校的教學現狀,做到因材施教,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和學科特點,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安排自己的教學內容。
(三)師資隊伍決定教學質量——引才聚才、育才用才
“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思政課教師,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圩??!痹谌珖枷胝谓處熥剷?,習近平總書記為加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指明方向,對廣大教師寄予殷切期望。因此,對青年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與引導關鍵在高校思政課教師的能力與水平。
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不同于其他專業教師,要求教師既具有高超的業務水平和教學能力,又要有強大的責任心和事業心。這就需要各高校,尤其是醫學類院校在引進人才時能夠慧眼識英,做到引才聚才,更要育才用才。各高校應在青年思政課教師培養方面多發揮有經驗教師的“傳幫帶”作用,幫助青年思政課教師快速成長為可用人才,從而為高校培育更多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四)不斷優化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推陳出新
當下思政課改革正處在攻堅期,各高校思政課教師理應因勢而變,因勢而行,學習疫情期間全國各高?!霸普n堂”的優秀教學方案,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繼續將傳統線下教學模式同各類“云課堂”教學平臺結合起來,做到思維新、視野廣,努力更新知識體系,不斷優化教學方式與教學手段,練就過硬的教學本領,最終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 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EB/OL].新華網,2019.
[2]張暉宇,張文.論新時代高校思政課的教改創新[J].法制與社會,2019(31):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