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姚瑤
基于價值鏈理論研究物流企業競爭優勢的保持能力,可以使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從而實現物流企業的價值,提高競爭優勢,為物流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發展物流企業的競爭優勢,可促進物流企業永久性發展,這對于河南省的經濟發展至關重要[1]。本文結合河南省物流企業自身發展情況,構建競爭能力指標體系,運用因子分析方法,對25家河南物流企業進行評價研究。借助價值鏈分析手段對河南物流企業競爭能力發展情況進行探討。
隨著外部環境的不斷變化,許多物流企業競爭力受到較多因素的制約,導致發展腳步緩慢。所以,選取合理指標體系是進行研究的關鍵。指標體系要從全方位多角度反映問題所在。指標體系的設立要遵循一定原則,從而保證研究結果的準確性。
1.全面性原則。在指標選取過程中,要注重指標的全面性,保證其作出的評價較為完整。準確反映物流企業之間競爭因素,體現整體運營狀況。
2.獨立性原則。保證同一級不同評價指標獨立性存在,并且每個指標都要與研究的目標緊密結合,從而保證按照指定要求選取合適評價指標[2]。
3.可行性原則。通過點差分析,得到信息較為準確的資料,選擇標準指標,明確物流企業實際狀況和發展規律。操作性強、實用性高等特點,是指標體系構建的關鍵。
對價值鏈的相關文獻進行探索與研究,了解到價值鏈對物流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性。價值鏈是競爭力課題研究的重要工具。對價值鏈的理論進行研究,將影響企業競爭能力的復雜因素,由繁瑣轉化為簡單,這樣容易理解、便于比較評價指標。在物流企業日常業務中,指標體系的構建可創造更多價值,從而提升物流企業的競爭力。本文基于物流企業內部價值鏈,選擇相應價值指標體系作為一級指標體系。根據一級指標體系對應物流企業價值活動,選取二級指標體系。
本次對物流企業內部機制以及價值鏈理論體系進行分析,建立物流企業競爭力目標體系。將這種體系分為一種為8個一級指標、另一種為24個二級指標。一級指標指物流企業內部價值鏈上價值活動。在此基礎之上,根據相關性原則選擇二級指標,并充分進行展開分析。
一級指標企業基礎設施:包括二級指標中投資金額、倉儲面積、車輛運輸總噸位;一級指標人力資源管理包括:二級指標中員工受教育程度(大專以上)、員工離職率、企業培訓投入;
一級指標物流信息化建設包括:二級指標中信息化建設投入、信息系統引入種類以及信息技術專業人員數量;一級指標市場風險管理過程包括:二級指標應收的月賬款回款率以及企業的負債水平;一級指標經營服務包括:二級指標廣告投放計劃的達成率、營銷費用投入、專業營銷團隊數量;一級指標開發服務包括:二級指標中新業務開發投入費用、新業務開發周期、裝備更新換代率;一級指標生產服務包括:二級指標中按時到貨率、貨損率、訂單按時達成率;一級指標售后服務包括:二級指標中投訴整改率、電話回訪率、客戶投訴率。
本文選取25家河南省物流企業,分別代表不同層級企業,能夠表現出河南省物流企業的整體水平。通過《中國物流年鑒》、樣本企業年報、樣本企業公示資料以及相關物流企業一定范圍內實地調查詢問等,獲得需要的物流企業數據。
1.數據預處理
數據預處理分為以下幾個步驟:(1)將數據內負指標項進行同趨化處理。本研究中,企業內部負債水平、員工離職率、顧客投訴率、貨損率為二級指標負值。因此,對負指標的相反數進行獲取,可以更好分析和統計物流企業數據[3]。(2)對同趨化的二級指標進行無量綱化處理。這是由于制表單位不同,直接影響數據分析結果。所以,要對原始數據進行無量綱化處理,也就是對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
2.適度性檢驗
分析表1檢驗結果可知,KMO統計值為0.693>0.6;Bartlett球形檢驗的相伴概率為0<0.05,可以得出結論,原有變量適合進行因子分析。
表1 巴特利特球度檢驗和KMO檢驗
3.特征值、特征向量、方差貢獻率和累積方差貢獻率的求取
本次研究目標應用因子分析法,對標準化后數據及矩陣相關關系數R進行分析,繪制出碎石圖,求出R特征值與累計貢獻率。對公因子的提取是根據累計貢獻率獲取的。獲取公因子的方法主要以分析法為主,通過SPSS分析可以看出,初始特征值大于1因子有6個,并且這前6個特征值的累計貢獻率已經達到85.327%,綜上所述,本文應提取6個公因子。
4.因子分類
從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中可知,每個因子只有少數幾個指標因子荷載較大,因此,將24個指標按高載荷分成6類。即:
第1個公共因子(F1):投訴整改率、客戶投訴率、信息系統引入種類、物流應急預案數量、新業務開發周期、貨損率、按時到貨率、訂單按時達成率、裝備更新換代率、應收賬款月回款率、專業信息技術人員數量。
第2個公共因子(F2):投資金額、車輛運輸總噸位以及信息化建設投入。
第3個公共因子(F3):企業負債水平、企業培訓投入、營銷費用投入以及專業營銷團隊數量。
第4個公共因子(F4):新業務電話回訪率、開發投入費用以及廣告投放計劃達成率。
第5個公共因子(F5):員工離職率、員工受教育程度。
第6個公共因子(F6):倉儲面積。
根據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及因子得分系數矩陣可得出因子分析得分函數。
5.計算因子得分和排名
根據SPSS分析后數據,將各個公因子方差貢獻率進行占比計算,分別計算得出6個主要成分因子,得出河南省物流企業的競爭力排行,如表2所示。
分析表2中數據可知,25家物流企業綜合排名順序。物流企業對應各個公因子分數和綜合分數有的是正數,有的是負數。物流企業得分為負數時,并不表示該物流企業競爭能力為負,只能說明其競爭優勢在25家物流企業的平均水平之下。綜合分數大于0,說明該物流企業競爭能力優于平均水平。物流企業競爭力的綜合得分是由6個公共因素得分的差異和6個公共因素權重的不同決定。在6個共同因素中,F1包含的指標最多,對物流企業競爭力的影響最大。通過因子分析得出結論,河南省物流企業在每個公因子上競爭優勢能力參差不齊,分數大于0的企業只占一半左右。由此可見,河南省物流企業的綜合競爭能力應不斷進行提升。
表2 25家河南物流企業綜合分數排名表
通過對河南物流企業競爭能力的研究發現,河南省物流企業在整體發展水平整體不高,發展極不平衡,且不同物流企業從事的業務范圍不同,各有利弊。本文選取25家河南省物流企業作為研究對象,分析河南省物流企業的整體發展水平。在這25家物流企業中,有相對發展較好物流企業,例如順豐物流、德邦物流等,這類優秀的物流企業在省內乃至國內物流發展當中也是佼佼者。在進行物流作業樣本選擇時,要認清省內物流企業自身存在的問題,努力縮小與優秀物流企業之間差距。通過研究發現,大多數河南本土物流企業處在企業發展初期,反映出本土物流企業自身存在的問題,從而提出解決辦法,以打破制約河南本土物流企業的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