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濤,喬晉
(1. 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 陜西省森工醫院,陜西 西安 710061;2.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陜西 西安 710061)
帕金森病為多見的一種神經系統變性疾病,常依據其運動癥狀予以帕金森病患者臨床診斷,近幾年,帕金森病患者的非運動癥狀也被人們更為重視[1]。本文對帕金森病患者非運動癥狀相關影響因素和其與運動癥狀之間的關系予以評定。
1.1 臨 床 資 料。 將2018 年4 月 至2019 年3 月 本 醫 院治療的205 例帕金森病患者收入調查資料,年齡均值是(65.28±7.26)歲。
1.2 方法。采取非運動癥狀量表(NMSQ)、簡易智能精神狀態量表(MMSE)、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帕金森病量表(UPDRS)對帕金森病患者實施癥狀評估,對帕金森病患者非運動癥狀相關影響因素實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對帕金森病患者非運動癥狀與運動癥狀之間關系實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1.3 統計學分析。數據計算結果采用SPSS 23.0 予以檢測,非運動癥狀相關影響因素、非運動癥狀與運動癥狀之間關系均采取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方法,P<0.05,出現較大數據值差異。
2.1 統計各個量表評估結果。帕金森病患者的NMSQ 評估總分值是(11.65±1.28)分,嗅覺不正常癥狀評估分值是(0.46±0.11)分,疼痛癥狀評估分值是(0.29±0.04)分,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癥狀評估分值是(0.43±0.06)分,睡眠紊亂癥狀評估分值是(0.39±0.05)分;HAMD 評估分值是(8.52±1.05)分;MMSE 評估分值是(25.13±2.36)分;UPDRS 第3 部分評估分值均數是(23.16±3.28)分。
2.2 非運動癥狀相關影響因素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睡眠紊亂癥狀主要受到性別的影響(P<0.05),疼痛及感覺障礙癥狀主要受到患病年齡的影響(P<0.05),認知障礙癥狀主要受到患病年齡、MMSE 評估分值、文化水平的影響(P<0.05),而情緒不正常癥狀、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癥狀并不受到性別、患病年齡、MMSE 評估分值、文化水平的明顯影響(P>0.05)[2],見表1。
2.3 非運動癥狀與運動癥狀之間關系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疼痛及感覺障礙癥狀、認知障礙癥狀和姿勢步態不正常癥狀存在一定關系(P<0.05),情緒不正常癥狀和震顫癥狀存在一定關系(P<0.05),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癥狀、睡眠紊亂癥狀和強直少動癥狀存在一定關系(P<0.05),而其余非運動癥狀與運動癥狀不存在明顯關系(P>0.05),見表2。

表1 非運動癥狀相關影響因素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表2 非運動癥狀與運動癥狀之間關系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帕金森病患者多存在震顫癥狀、強直少動癥狀、姿勢步態不正常癥狀等運動癥狀,同時,具有感覺不正常癥狀、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癥狀、情緒不正常癥狀等非運動癥狀[3]。而且,對帕金森病患者日常生存質量帶來影響的并不是其存在的運動癥狀,而主要是非運動癥狀,需要予以充分重視[4]。同時,帕金森病患者運動癥狀的出現和膽堿及5-羥色胺等的參加存在一定關系,而以上物質也參加非運動癥狀的發生過程,表明帕金森病患者運動癥狀和非運動癥狀可能存在嚴密相關性[5]。
該文指標結果體現出,女性帕金森病患者更容易發生睡眠紊亂癥狀,有可能和女性在絕經之后其雌激素含量缺少存在一定關系;隨年齡加大,其疼痛及感覺障礙癥狀及認知障礙癥狀更為明顯,可能是和年齡較大患者機體功能衰減存在一定關系;同時,文化水平高的患者認知障礙癥狀更為輕微,有可能和高文化水平患者存在更優的認知基礎有關;疼痛及感覺障礙癥狀、認知障礙癥狀和姿勢步態不正常癥狀存在一定關系,可能是因為喪失膽堿能遞質是導致姿勢步態不正常及認知功能受損害的生化基礎;情緒不正常癥狀和震顫癥狀存在一定關系,5-羥色胺均參與震顫以及和抑郁等不正常情緒的發生過程中,為兩者的共同生化基礎;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癥狀、睡眠紊亂癥狀和強直少動癥狀存在一定關系,帕金森病患者發生自主神經障礙和共核蛋白在中樞位置及外周自主神經部位聚集存在密切關系,但具體相關機制需要深入探討。
綜上所述,帕金森病患者非運動癥狀相關影響因素有多種,且非運動癥狀和運動癥狀之間的關系較為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