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麗
(河北省承德市興隆縣人民醫院 麻醉科,河北 承德 067399)
個性化治療在開展和推進各項醫護工作中,其優勢得到更名明顯地展示,特別是對患者心理、身體康復,更是產生強大的推動作用。所謂個性化治療主要是針對患者的實際情況,結合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綜合考慮患者的焦慮、煩躁情況,面對患者的身體情況,采用的局部或整體麻醉,要盡可能地消除和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讓患者滿意,不斷地改善患者的治療環境,真正能起到緩解病痛的治療目的。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麻醉科醫護人員,必須給予患者個性化的治療,細致地分析麻醉前、中和后出現的各種狀況,要結合檢驗的數據,進行科學的麻醉,切實做到有針對性、目的性和計劃性,多方面研究患者的病情,真正做到事無巨細,完善麻醉的各個環節,以提高麻醉的效果。下面就結合具體的情況,詳細地分析麻醉治療出現的問題,就如何推進個性化治療,進行如下探索。
1.1 個性化資料的挑選。針對本院患者的實際情況,結合不同年齡,不同病情,進行資料的選擇,把年齡大的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他們平均年齡在60 周歲以上,有心血管、腦血管等不同的疾病,在抽樣調查中,發現一些患者對麻醉存在強烈的抵觸情緒,害怕麻醉會留下后遺癥,內心深處懼怕麻醉,而麻醉出現的突發狀況也令人措手不及,再加上老年人的各種并發癥比較嚴重,所以難免會出現諸多的問題和不良狀況,所以對這個年齡階段的患者,進行各種方式的治療,尤為必要,真正做到方法到位,切實可行,把麻醉的功效發揮到極致。
1.2 簡述個性化治療的科學方法。60 周歲以上的患者,基本采用不同病情對照的方法,要對患者的治療進行常規性的觀察,要讓患者明確地知道麻醉前、中、后可能出現的突發狀況,要讓患者放心,具體的做法如下:首先做到健康教育,在患者入院后,醫護人員應與其及時溝通,并向患者介紹醫院環境,以降低陌生感,指導患者進行麻醉前自我監護,保證睡眠充足,休息過程中應保障正常的姿勢,合理飲食,放松心情;其次加強麻醉的教育和引導,幫助患者對麻醉進行簡單地了解和認識,要讓患者做到心中有數,能夠自覺地進行麻醉,以達到麻醉效果的最佳化,為后續的手術做好保障、打好基礎。
麻醉對于需要手術的患者而言,是必備的環節,也是減輕患者病痛的最有效的方式。由于麻醉藥品會帶來很多的負面效應,所以患者對麻醉存在很強的逆反心理,具體表現在如下幾方面:
2.1 麻醉前患者焦躁、煩悶的情緒,影響麻醉的效果。患者在入院后的緊張和煩躁情緒,一旦出現后,就會對后面的治療帶來很多的消極影響,直接制約麻醉手術的順利開展。特別是失眠、食欲不振、焦躁不安,甚至不配合手術前準備等心理狀態尤為嚴重。患者的消極心理主要表現在:首先是悲觀思想,總覺得麻醉會刺激神經系統,會影響身體各個器官的正常運轉,心理的承受能力持續下降,情緒波動較大,常常感到自己的病情很悲傷,消極地看待麻醉,影響麻醉的成功實施。其次是憂慮心理。在面對麻醉時,心中充滿很多的疑問,害怕麻醉不成功,會給身體帶來很多的疼痛,無法正常地進行后面的手術。這樣以來,患者的情緒始終無法平穩地發展,緊張、焦慮、苦悶一直縈繞在身邊,這些心理問題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地緩解和撫慰,就會導致麻醉失去效果,由此可見,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尤為關鍵。
2.2 麻醉中,面對處于昏迷或半昏迷狀態的患者,醫護工作不到位。麻醉過程中的諸多問題,一直困擾著醫護人員的工作,這些情況的存在,也是阻礙患者全面康復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為在對患者進行麻醉當中,由于醫護人員心理素質不佳,則不知道如何對患者進行必要的安慰和幫助,往往會出現無從下手的被動狀況,特別是一些方式和方法不科學、不規范,會影響到整體的手術效果,給患者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帶來的諸多問題無法順利地化解,其后果不堪設想。
2.3 麻醉結束后,與家屬無法進行科學的溝通,造成防護方法不當。麻醉手術完成后,與家屬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尤為必要。但是由于一些家屬比較緊張,在看到處于昏迷中的親人時,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幫助患者,單純地以為這樣可以真正起到減輕病痛的作用。特別是在對患者的護理中,由于忙亂、心情復雜,沒有聽進去醫護人員的囑托,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方法進行護理,程序不符合規定,不能與實際的護理相聯系,無法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影響到患者病情的緩解,為此與家屬之間的溝通尤為關鍵。
合理地方法和措施,能夠真正幫助到患者,能為患者帶來不同的體驗,讓工作更加細致、符合患者的實際,從而提高麻醉的質量和水平,讓患者更安心地進行治療。可以從下面幾方面做起,開展個性化的治療:
3.1 做好心理防護工作,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確保麻醉的順利開展。麻醉科的醫護人員,要以科學的態度,看待患者出現的心理問題,深入地了解患者情緒變化的相關因素,并根據導致患者情緒變化的因素,給予針對性心理干預,如采用語言鼓勵等方式引導患者,并告知患者一些基本的麻醉常識,以及需要麻醉所帶來的好處,以便更全面地理解患者的心理和情緒變化,消除消極心理對患者的麻醉所帶來的不良影響,使患者能夠始終保持愉快、放松的狀態。與此同時,要結合患者悲傷、憂慮的基本情況,必須認真、及時地做好心理疏導和心理支持,使患者從心底深處認可麻醉手術,要懷著真摯的感情與他們交流溝通,尊重和關心他們,多站在他們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真正營造一個患者喜歡的溫馨治療環境,從而鼓勵患者戰勝病魔。
3.2 善于運用和藹可親的態度,與患者多交談,切實提升治療的效果。面對患者在麻醉中出現的狀況,醫護人員需要靈活地運用親切的語言,熱情的服務,嫻熟的技術,不斷地互換患者,并簡單地向患者說明麻醉手術后的基本情況,使患者產生信任感;并耐心地向患者解釋麻醉手術的狀況,鼓勵他們面對現實,避免煩躁情緒,使其盡可能處于最佳心理狀態,接受并配合手術。在此期間,要多刺激、多觀看患者的變化,如有異常,必須與手術的其他醫護人員,進行協商,要做到細心、嚴密,找到患者心理問題的突破口,用自己的真誠去感染患者,讓患者的意識在麻醉中始終處于一個穩定的狀態,成功地轉移患者的注意力,確保患者的身心放松,更有利于麻醉手術和患者的治療[1]。與此同時,要認真地學習專業知識,用更精湛的技術,對患者進行治療,全面提升麻醉的治療水平。3.3 耐心地與家屬進行溝通,講解詳細地護理方法,保障麻醉后續工作的延伸。個性化的治療,不僅僅包括患者的麻醉前和中,更主要的還有麻醉后的治療手段。此時需要麻醉科的醫護人員應與患者親屬聯手,對前來陪同的家屬,要進行麻醉手術的宣傳和引導,告訴家屬需要注意的事項,以及必須做到的基本手法,使之配合醫護人員共同做好患者的心理、身體治療和護理,給患者以更多的支持、理解、疏導,使患者消除后顧之憂。此外,要盡可能為患者營造一個寬松、安靜的環境,尤其應注意防止各種不良刺激。在此過程中,麻醉科的醫護人員要讓家屬清楚地知道患者麻醉會的基本狀況,給予必要的指導和引領,要尤為注意身體的防護,以及飲食問題,全程做到高效地監護,真正與患者的基本情況進行有機的統一,全面展示個性化治療的優勢,從而為麻醉手術后續工作的順利實施奠基[2]。
總的來說,個性化治療是一種理想的康復方式,在麻醉患者的過程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能有效地緩解患者的病情,做到具體病情具體分析的原則,以全面提升麻醉科的治療效果和質量[3]。在實際的麻醉過程中,作為醫護人員必須認真地分析以上問題,根據不同的患者,結合患者的心理變化,整合治療的各種措施,防止各種并發癥的出現,切實提出具體可行的治療方案,充分體現麻醉的效果,能夠大幅度地減輕病痛對患者的折磨,從而切實增強麻醉的實際效果,推動我國醫療事業的全面、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