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玲
(息烽縣人民醫院,貴州 貴陽 551100)
頸肩腰腿痛是臨床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病癥[1],發生率相對較高,而且具有反復性。頸肩腰腿痛患者病情輕微時期只有頸部腰部疼痛,經過患者足夠的休息以后,患者的臨床癥狀能夠得到減輕,但是若患者病情發展到嚴重時期,那么患者將會表現出多個部位的疼痛[2],包括大腿、小腿、足部、頸部、肩部、手臂等等,若是患者活動,將會導致疼痛加劇。對于頸肩腰腿痛的治療,西醫治療方案并不十分合適[3],臨床中多采用中醫治療方案,以往常規的治療方案是中藥治療(中藥封包治療),但是效果不理想,所以本次研究我院加入了針灸治療方案,現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9 年2 月至2019 年7 月收治的300 例頸肩腰腿痛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兩組,觀察組150 例,對照組150 例。觀察組包括男性80 例,女性70 例,年齡在25-70 歲,平均(53.23±3.86)歲,病程在1-10 年,平均(4.22±0.72)年;對照組包括男性82 例,女性68 例,年齡在25-70 歲,平均(53.13±3.76)歲,病程在1-10 年,平均(4.02±0.92)年。二組患者自愿參與本次研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符合倫理學要求,而且一般資料包括年齡、性別、病程等均沒有統計學差異,可以進行對比研究。納入標準:符合頸肩腰腿痛診斷標準[4];年齡在18 歲以上80 歲以下。排除標準:意識不清或存在精神障礙;老年癡呆;合并了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合并了血液系統疾病;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
1.2 方法。對照組患者行以常規中藥治療(中藥封包治療)方案,藥方如下:麻黃15 g、桂枝15 g、骨碎補15 g、千年健15 g、大血藤20 g、威靈仙20 g、伸筋草20 g、海桐皮20 g、桃仁20 g、紅花20 g、木瓜20 g、牛膝20 g、獨活20 g、當歸20 g、秦艽20 g、川芎30 g、細辛10 g,水煎外用。中藥封包治療每天一次,外敷之前需要將毛巾浸入到藥汁中,時間30 分鐘。為了保證患者能夠有效吸收藥物,可以為其進行有效推拿按摩。治療10 天為一個療程,共治療2 個療程。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中醫針灸治療方案,具體方法如下:根據患者的疼痛部位選擇合適的穴位。若是患者肩部、頸部疼痛,那么應該令患者保持端坐或是俯臥的姿勢,針灸穴位包括頸夾脊穴、肩外俞穴、肩中俞穴、大椎穴、肩井穴等;若是患者腰腿痛,那么令患者保持俯臥姿勢,針灸穴位包括腰夾脊穴、委中穴、氣海穴、關元穴、腎俞穴、上巨虛穴、足三里穴、膀胱俞穴、伏兔穴等。針灸治療過程中應當盡量按照辯證取穴的標準進行針灸,確定了患者針灸穴位以后,需要做好消毒工作,施針期間需要選擇毫針。10 天為一個療程,共治療2 個療程。
1.3 評價標準。對比二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VAS 疼痛評分、活動能力評分、中醫證候積分。總有效率判定標準[5]:若是患者經過治療以后,疼痛、腫脹、功能障礙等癥狀和體征完全消失,關節能夠正常活動,判定為治療顯效;若是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了一定的改善,關節功能得到了一定的恢復,判定為治療有效;若是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沒有明顯改變,甚至出現加重情況,判定治療無效。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本研究數據選擇SPSS 23.0 軟件包分析,若是有P<0.05 那么差異顯著。
2.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結果對比。經研究發現,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具體見下表1 所示。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結果對比(n,%)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VAS 評分結果對比。經研究發現,觀察組患者和對照組患者治療前VAS 評分對比差異不顯著,P>0.05,經過治療以后,兩組均優于治療前,而且觀察組優于對照組,P<0.05,具體見下表2 所示。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VAS 評分結果對比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VAS 評分結果對比
組別 治療前 治療后 t P觀察組 7.58±1.25 2.02±0.68 47.85 0.00對照組 7.44±1.17 5.92±1.04 13.76 0.00 t 1.00 49.67 - -P 0.32 0.00 - -
2.3 二組患者活動能力評分和中醫證候積分結果對比。經研究發現,觀察組患者的活動能力評分和中醫證候積分顯著優于對照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下表3 所示。
表3 二組患者活動能力評分和中醫證候積分結果對比

表3 二組患者活動能力評分和中醫證候積分結果對比
組別 活動能力評分 中醫證候積分觀察組 83.34±2.36 3.41±1.36對照組 71.12±2.32 6.55±1.21 t 45.22 21.13 P 0.00 0.00
頸肩腰腿痛是臨床中非常常見的一種病癥,人們通常會忽視這種病癥,往往無法在第一時間進行有效治療,進而導致病情越來越嚴重[6]。頸肩腰腿痛剛開始發病癥狀并不明顯,隨著病情的逐漸深入,疼痛逐漸嚴重,最終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導致頸肩腰腿痛的原因包括多種類型,例如軟組織損傷、軟組織慢性勞損、風寒濕等等,生活中的不良生活習慣很容易造成軟組織慢性勞損,而且長時間下去還會導致病情加重[7]。
對于頸肩腰腿痛的治療,除了需要改正不良生活習慣以外,還需要采用合適的治療手段,也就是中醫治療方案[8]。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單純使用中藥外敷的治療方案效果不如聯合使用藥物和針灸的方案,可見中醫針灸的作用明顯。患者經過治療以后,臨床癥狀基本消失,關節功能得到有效恢復,由此判斷該治療方案確實有效。
綜上所述,對于頸肩腰腿痛病癥的治療,應該聯合采用中醫藥物和針灸的治療方案,該方案治療效果顯著,患者恢復更快,適合在臨床中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