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力斯坦·艾斯卡爾,艾買提江·買買提
(喀什地區第二人民醫院 心血管內科,新疆 喀什 844000)
冠心病即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在我國臨床十分常見,主要發病群體為老年人群,發病后不僅會導致患者生活質量顯著下降,也會對患者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1]。因此,長期以來,我國醫療領域從未停止探索該疾病的有效防治方案。伴隨著相關臨床實踐研究的逐漸增多,不斷有新的實驗室指標被發現與冠心病的發生和發展存在明顯相關性。本研究主要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尿酸水平變化的臨床意義,旨在從該方向進一步深入了解冠心病的發生、發展疾病,為臨床臨床診治的開展提供參考價值。
1.1 一般資料。研究對象為我院2018 年3 月至2019 年5 月收治的130 例冠心病患者和同期來我院接受健康體檢的130例健康體檢者。將冠心病患者設為研究組,本組中,男69 例,女61 例,年齡49-81 歲,平均(63.00±4.52)歲。將健康體檢者設為對照組,本組中,男67 例,女63 例,年齡47-82 歲,平均(62.75±4.48)歲。將兩組的各項基線資料錄入至統計學軟件中進行均衡性分析,結果顯示各項資料的差異均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比較意義。研究對象均為在知曉本研究的目的和方法后自愿性參與,其家屬簽署研究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1.2.1 血液標本采集及處理:采集研究對象空腹靜脈血,使用血清離心機以3000 r/min 的速度離心10 min 分離血清,保存在4℃的冰箱中,在2 h 內送檢。
1.2.2 指標檢測: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日本 Olympus AU2700)檢測研究對象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尿酸水平。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檢測方法為循環酶法,檢測試劑盒購自浙江凱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常范圍為≤15μmol/L。脂蛋白的檢測方法為膠乳增強免疫透射比濁法,檢測試劑盒購自保定長城臨床試劑有限公司,正常范圍為≤300 mg/L。尿酸的檢測方法為尿酸氧化酶法,檢測試劑盒購自基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常范圍:男性≤420 μmol/L,女性≤360 μmol/L。對研究組患者實施冠狀動脈造影檢查,根據冠狀動脈狹窄程度將本組患者分為輕度組(動脈腔狹窄<30%)、中度組(動脈腔狹窄30%-50%)、重度組(動脈腔狹窄>50%,包括完全閉塞),三組中患者例數分別為42 例、53 例、35 例。
1.3 評估指標。比較研究組、對照組以及研究組中亞組輕度組、中度組、重度組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尿酸水平。1.4 統計學分析。研究數據的統計分析應用軟件SPSS 25.0進行,計量資料的差異采用LSD-t 檢驗,計數資料的差異采用χ2檢驗,P<0.05 時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1 研究組、對照組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尿酸水平比較。研究組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尿酸水平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均高于對照組,詳見表1。
表1 研究組、對照組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尿酸水平統計分析

表1 研究組、對照組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尿酸水平統計分析
組別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μmol/L) 脂蛋白(mg/L) 尿酸(μmol/L)研究組(n=130) 20.91±4.03 328.75±72.49 365.48±45.33對照組(n=130) 9.76±2.25 169.88±52.01 274.54±46.01 t 27.544 20.303 16.053 P 0.000 0.000 0.000
2.2 研究組中三個亞組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尿酸水平比較。研究組中亞組輕度組、中度組、重度組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尿酸水平比較,差異均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重度組上述指標水平高于其他兩組,中度組上述指標水平高于輕度組,詳見表2。
表2 研究組中三個亞組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尿酸水平統計分析

表2 研究組中三個亞組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尿酸水平統計分析
注:重度組與輕度組比較aP<0.05,與中度組比較bP<0.05,中度組與輕度組比較cP<0.05。
組別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μmol/L) 脂蛋白(mg/L) 尿酸(μmol/L)輕度組(n=42) 16.74±4.33 298.55±45.26 332.89±45.70中度組(n=53) 20.32±4.09c 325.45±70.48c 366.54±47.29c重度組(n=35) 24.35±4.46ab 349.76±73.88ab 401.51±49.03ab
近年來,多種生化指標的表達變化與冠心病的相關性引起廣大研究學者的關注。本研究主要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和尿酸變化的臨床意義。根據本文結果部分數據可知,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尿酸的高表達與冠心病的發生和發展均存在明顯相關性,為冠心病發生和病情發展的促進因素[2]。
同型半胱氨酸為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的中間產物,研究證實其對血管損傷的反應性較強,是一種反應性血管損傷氨基酸。早期國內外均有大量研究證實,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為冠心病發病的危險因素,主要是因為該指標在代謝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氧自由基及過氧化物,引起炎性反應,導致機體氧化應激加重,繼而會造成血管內皮功能損傷[3]。脂蛋白是一種類似于LDL-C 的特殊脂蛋白,研究證實當其表達水平升高時會攜帶大量膽固醇進入血液損傷血管內皮功能。因此,也會冠心病的發生和發展存在密切關系。尿酸是體內嘌呤代謝終產物,早期也有大量研究證實該指標高表達參與了多種動脈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其中包括冠心病,主要是因為高尿酸血癥的發生會導致尿酸結晶沉積于血管壁,損傷血管內膜[4-5]。
綜上所述,冠心病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尿酸水平變化均具有重要臨床意義,三者水平的升高不僅對疾病發生具有誘導作用,且能促進患者病情發展,可將三者的檢測結果用于冠心病的輔助診斷和病情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