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沙沙
(四川大學華西廣安醫院 ICU,四川 廣安 638000)
呼吸機為臨床治療常用通氣設備,重癥加強護理病房患者病情較重,為其提供呼吸機治療,可將機體內環境維持在穩定狀態內,但隨著呼吸機使用時間的延遲,患者自主呼吸功能受到限制,久而久之便會出現呼吸機依賴現象,不僅會降低撤機成功率,還會增加相關性肺炎發生率,因此需在呼吸機治療同時,開展護理干預,以提高撤機成功率,縮短呼吸機使用時間[1]。本次選擇50 例ICU 呼吸機依賴患者,開展針對性護理,現匯總護理經過。
1.1 一般資料。取2017 年05 月至2019 年05 月接收的ICU呼吸機依賴患者(n=50)研究,以入院時間分為試驗組25 例、對照組25 例。試驗組中男15 例、女10 例,年齡25.62-74.36 歲,平均(50.02±24.31)歲;病程3.21-24.31 天,平均(13.15±8.93)天;顱腦疾病者8 例、腹部外傷者7 例、創傷性休克者2 例、胸部創傷者8 例。對照組中男14 例、女11 例,年齡24.25-76.35 歲,平均(50.12±23.68)歲;病程3.14-22.41 天,平均(12.18±8.71)天;顱腦疾病者9 例、腹部外傷者6 例、創傷性休克者3 例、胸部創傷者7 例,對比P>0.05。排納標準:①排除:冠心病者;高血壓者;高血脂者;心血管疾病者;神經系統疾病者;精神疾病者;心力衰竭者;呼吸系統疾病者。②納入:依從性較好者;無家族精神病史者;簽署知情同意書者;無心血管疾病者;無其他感染性疾病者。
1.2 方法。納入研究50 例患者確診后均開展護理,對照組開展常規護理,試驗組開展針對性護理,對比撤機成功率、臨床指標,評價針對性護理價值。
1.2.1 常規護理:對患者對呼吸機行常規消毒處理,避免發生感染現象。
1.2.2 針對性護理:①環境護理:護理人員需對ICU 病房環境進行管理,確保ICU 病室內空氣暢通,每日定時對病室儀器、物品等進行清潔、消毒,3 次/ 天,30 min 以上/次,此外還需將ICU 病室溫度、濕度控制在合理范圍內,針對探視人群,需引導其穿戴隔離衣、配搭隔離口罩,避免發生交叉感染。②生命體征觀察:護理人員需加強對其呼吸、血壓、心電圖變化的觀察,臨床治療所需藥物用量需根據患者病情、血壓等合理選擇,以確保治療效果[2]。③呼吸機管理:護理人員需定時對呼吸機進行消毒,各操作均需遵循無菌操作原則,此外需定時清理呼吸機管道內污染物,適時對管道內冷凝水進行處理,確保冷凝水瓶處在適宜位置,避免管道出現倒流情況,影響呼吸機使用效果[3]。④呼吸道管理:呼吸機使用過程中,護理人員定時對口腔進行清潔、對氣道進行濕化,并使用含氯漱口液對口腔進行擦拭,并根據吸痰指征進行吸痰處理,避免發生誤吸現象。⑤營養管理:ICU呼吸機依賴患者需絕對臥床休息,護理人員需定時為其更換體位,減少壓瘡、呼吸機相關肺炎發生率,此外需根據患者病情選擇營養支持方式,確保機體康復所需營養[4]。⑥心理護理:患者受自身病情、呼吸機疑慮等的影響,極易產生恐懼、焦慮、緊張等情緒,為降低負面情緒對治療、護理效果的影響,護理人員需根據患者神態、眼神等表達出需求,進行針對性心理疏導,還可為其講解治療成功案例,提高其治療信心、依從性,并引導其進行呼吸肌鍛煉,為順利撤機奠定基礎。
1.3 觀察指標。評價50 例患者撤機成功率。評價其通氣時間、ICU 住院時間、總住院時間等臨床指標。
1.4 統計學分析。臨床指標歸屬計量資料范疇,檢驗值用t、平方差表示,撤機成功率為計量資料范疇,檢驗值以%、卡方表示,50 例患者統計數據借助SPSS 22.0 分析,檢驗結果以P 值表示。
2.1 撤機成功率。試驗組開展針對性護理后,撤機成功率高于對照組,詳見表1。

表1 撤機成功率[n(%)]
2.2 臨床指標。試驗組開展針對性護理后,通氣時間為、ICU 住院時間為、總住院時間低于對照組,詳見表2。
ICU 為醫院重要組成部分,是運用各種先進醫療技術、設備、儀器對重癥患者治療、護理場所,呼吸機為ICU 常見治療方法,但隨著呼吸機使用時間的延長,患者對呼吸機依賴性明顯升高,極易影響其自主呼吸恢復效果,因此需開展護理工作,以期提高撤機成功率,縮短住院時間、通氣時間[5]。
表2 臨床指標

表2 臨床指標
組別 例數 通氣時間 ICU 住院時間 總住院時間試驗組 25 30.72±1.04 34.25±1.15 38.12±1.32對照組 25 50.35±2.31 50.35±2.85 54.83±2.81 t - 34.7247 24.5742 2.2501 P - 0.0000 0.0000 0.0278
針對性護理全面性、針對性較強,實施中根據患者心理狀態、心理需求選擇合適心理疏導方法,并指導其進行呼吸肌訓練,為順利撤機提供基礎。此外ICU 患者若不選擇合適方法護理,會增加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率,進而延長住院時間,增加住院費用,威脅患者生命[6]。針對性護理根據ICU 患者康復需求,開展環境、呼吸機、呼吸道、營養、心理護理,經過全方位、細致護理工作,提高病室環境清潔程度,定時對呼吸機進行清潔、消毒,根據吸痰指征進行吸痰操作,提高呼吸質量,避免出現誤吸情況,ICU 患者長期臥床身體質量較差,受機體疾病的影響,進食量較少,護理人員需根據其病情選擇合適營養支持方法,以維持機體營養所需,經心理護理的開展,提高其依從性,提高撤機成功率。結果顯示:試驗組經針對性護理后,撤機成功率高于對照組,通氣時間、ICU 住院時間、總住院時間低于對照組,該研究結果與楊蕊[7]等研究一致,楊蕊研究中觀察組經針對性護理后,撤機成功率高于對照組,故該護理方法護理價值得以證實。
綜合上述,重癥加強護理病房(ICU)呼吸機依賴患者開展針對性護理,對縮短住院時間、通氣時間,提高撤機成功率有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