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紅鑫 ,羅欽文 ,鄭月平 ,廖麗芳 ,章 龍 ,李榮星 ,鄭麗麗,陳曉敏
(1.龍巖衛生學校,福建 龍巖 364000;2.龍巖人民醫院,福建 龍巖 364000)
本文通過調研龍巖衛生學校近5屆中職藥劑專業畢業生當年就業情況及藥學專業人員執業能力需求,為后期課題組探討課程思政下的中高職藥劑實訓與“1+X”證書對接打下堅實的實踐和理論基礎。
本次調研選擇507名龍巖衛生學校2015—2019屆連續5屆中職藥劑專業畢業生,了解其當年就業情況;選擇59家醫院、3家醫藥公司的351名在職在崗藥學工作人員,要求其對18門課程、20項專業能力、16種方法與社會能力項目從3個維度(工作中的運用情況、個人掌握程度、學校教育對該項能力的影響)進行評價。其中工作中的運用情況按從多到少分為5個選項(A.很多;B.多;C.一般;D.較少;E.很少),個人掌握程度按從好到差分為 5 個選項(A.很好;B.好;C.一般;D.較差;E.很差),學校教育對該項能力的影響按從大到小分為5個選項(A.很大;B.大;C.一般;D.較小;E.很小)。被調查人員基于執業能力需求,按照具體工作崗位實際情況進行勾選,統計人員將勾選A、B兩個選項的人數進行合并,統計勾選人數占總調研人數的百分比并進行排序,得出結果。
從龍巖衛生學校學生處就業辦獲得2015—2019屆連續5屆507名中職藥劑專業畢業生當年就業數據[1],并從升學、醫藥公司或藥店、私人診所或醫院、一二三級醫院、改行、待業等[2]方面進行人數統計和占比計算(見表1),得出“兩需要”,具體如下。
2.1.1 需要關注中高職銜接 從數據分析發現,隨著國家逐步重視職業教育,升學人數逐年增加,升學率由20.65%升至58.74%。隨著2019年10月28日福建省教育廳出臺的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職教高考”制度的落實,升學人數還會不斷增加,下一步龍巖衛生學校將與閩西職業技術學院聯合做好藥劑專業中高職銜接研究[3]。

表1 藥劑專業5屆畢業生當年就業情況[n(%)]
2.1.2 需要關注醫藥公司或藥店就業學生能力培養 由于醫院招聘對學歷要求提高,中職生進入一、二、三級醫院工作的人數平均不到10%,而從事醫藥公司或藥店崗位工作的平均在35%以上,這說明醫藥公司和藥店已經成為中職藥學畢業生的最主要就業方向。學校教學中需要關注醫藥公司或藥店崗位工作能力培養[4],讓學生學有所用,真正實現就業有優勢。
2019年福建省試行“職教高考”制度[5-6],其招生依據學生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和職業技能測試成績,參考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擇優錄取。職教高考總分為750分,面向中職學校畢業生的考試科目為公共基礎知識(德育、語文、數學、英語,300分)、專業基礎知識(藥劑專業考解剖學基礎,250分)、職業技能測試(200分),我們將以上課程稱為畢業升學率課程。按照最新藥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選取18門課程分析其在工作中運用情況及個人掌握程度,對于兩個維度選A、B兩個選項的比例都排在前5名的課程(說明其在工作中運用多、個人掌握較好),我們稱為就業能力課程。對18門課程的二維分析結果(見表2)進行研究,得出“五需要”,具體如下。
2.2.1 專業課程需要加強學習 工作中運用情況和個人掌握程度兩個維度都排在前5名的就業能力課程為藥理學、臨床藥理學、藥劑學、藥事管理學、德育。其中兩個維度都排在第一的課程是藥理學,只有54.70%的人選擇個人掌握程度較好或很好,說明專業課程都需要加強學習。
2.2.2 中職學校需要權衡就業能力課程與畢業升學率課程 5門畢業升學率課程(德育、語文、解剖學、數學、英語)在工作中的運用情況維度,選A、B兩個選項的比例分別排在5、7、13、15、18位。學生如果選擇直接就業,學校勢必狠抓就業能力課程而忽視畢業升學率課程。在國家高職擴招、升學渠道更廣的大背景下,中職學校如果為了追求升學率,在校期間只重視畢業升學率課程而輕就業能力課程,勢必影響選擇直接就業學生的就業能力。
2.2.3 需要關注德育課程的作用 通過調研發現,德育課程在工作中的運用情況及個人掌握程度兩個維度都排在前5名。藥房、醫藥公司及藥店是藥學領域比較重要的窗口單位,也是診療服務鏈的終端。工作人員發藥、薦藥時如果服務不周到,往往容易引發醫患矛盾,導致糾紛投訴增加。基于執業能力需求,按照具體工作崗位的實際需要,下一步研究可以將德育與技能實訓相結合,研究課程思政下的技能實訓,讓學生綜合素質得以提高,真正實現就業有優勢。
2.2.4 高職院校需要考慮中職生源重復培養問題 高職藥學專業的生源主要包括中職生和普高生,中職生在中職學校已經完成了一輪藥理學、藥劑學等就業能力課程的學習,高職院校要考慮可能出現的中職生源學生重復學習問題。下一步研究可以改變培養方式,針對排名靠前的就業能力課程強化技能實訓等,提高中職生就業能力。
2.2.5 高職院校需要關注中職生和普高生分類培養問題 中職生源學生就業能力課程基礎扎實,但語文、數學、英語等文化課基礎相對較薄弱,普高生源學生文化課基礎較扎實,但是就業能力課程基礎薄弱。下一步可以研究中職生和普高生分類培養問題[7],讓中職生在文化課基礎、普高生在就業能力課程方面確實有所提高,真正利用自身優點實現高質量就業。

表2 18門課程在工作中運用情況及個人掌握程度二維分析(%)

表3 專業能力在工作中運用情況、個人掌握程度、學校教育對該項能力的影響三維分析(%)

表4 方法與社會能力在工作中運用情況、個人掌握程度、學校教育對該項能力的影響三維分析(%)
按照2020年全國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大綱及執業藥師考試大綱要求,選取20項專業能力,就其在工作中運用情況、個人掌握程度、學校教育對該項能力的影響進行三維分析。其中3個維度選A、B兩個選項的比例都排在前5名的專業能力有藥品調劑、特殊藥品及效期藥品管理、用藥指導、法律及法規,排在前10名的還有藥物不良反應、臨床用藥的配制(見表3)。將結果進行分析研究得出“三需要”,具體如下。
2.3.1 專業能力需要進一步提高 3個維度選A、B兩個選項的比例都排在前5名的專業能力如藥品調劑項目,也只有70.09%的人選擇個人掌握程度較好或很好,說明學生專業能力需要進一步提高。
2.3.2 學科分類實訓需要變為跨學科綜合實訓 這20項專業能力在藥理學、藥劑學等專業課程中都會訓練,但訓練深度不夠,如何才能使學生的這些專業能力在校學習期間真正得到強化,實現就業有優勢呢?下一步我們將以藥劑專業操作技能作為研究對象,打破按藥理學、藥劑學學科分類訓練的傳統,改為跨學科、分專題綜合實訓[8],真正提高學生技能水平。
2.3.3 專業能力需要通過實訓示范課不斷強化 以工作中的20項專業能力為分類依據開設實訓示范課,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按照藥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結合2020年全國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大綱及執業藥師考試大綱,選取16種方法與社會能力進行三維分析。其中工作中運用情況、個人掌握程度、學校教育對該項能力的影響3個維度,選A、B兩個選項的比例都排在前5名的方法與社會能力為服務意識[9]和社會責任心、嚴謹的態度、團隊合作能力,排在前10名的方法與社會能力還包括人際交流與溝通能力[10]、服從上級安排的能力、對單位忠誠、社會適應和調節能力[11]、職業道德(見表4)[12]。對結果進行分析研究,我們得出“三需要”,具體如下。
2.4.1 方法與社會能力需要進一步提高 工作中運用情況、個人掌握程度、學校教育對該項能力的影響3個維度,選A、B兩個選項的比例都排在前5名的方法與社會能力如服務意識和社會責任心,也只有62.11%的人選擇個人掌握程度較好或很好,說明學生的方法與社會能力需要進一步提高。
2.4.2 技能實訓過程中需要落實立德樹人 2016年12月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3]。2019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座談會上再次強調,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14]。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工匠精神[15]等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與栽培。下一步我們將研究教師如何當好學生的引路人,如何在技能訓練中落實立德樹人,如何厚植愛國主義情懷[16]并自覺融入平時的課堂教學中。
2.4.3 課程思政需要和方法與社會能力相結合 如何才能將藥劑專業的16種方法與社會能力滲透到專業實訓教學中,真正實現就業有優勢呢?下一步我們將在藥劑專業實訓教學過程中落實課程思政,推進教師、教材、教法改革[17],重構實訓課程體系,引導學生樹立人文關懷理念,成為德技并修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
本文希望將傳統的“以藥物為中心”藥學教育觀念轉變為“以人和患者的需求為中心”,從工作崗位出發,基于執業能力需求,對龍巖衛生學校連續5屆中職藥劑專業學生就業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對18門專業課程進行二維分析,對20項專業能力和16種方法與社會能力進行三維分析。最終得出需要關注中高職銜接、變學科分類實訓為跨學科綜合實訓、課程思政需要和方法與社會能力相結合等13個方面的需要,從而為后期課題組探討課程思政下的中高職藥劑實訓與“1+X”證書對接打下堅實的實踐和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