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素質教育理念已經深入到了各個教學階層,在初中教育階段,生物是一門非常關鍵性的學科,其對于幫助學生構建科學文化素養,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教師必須要不斷探索中學生物課堂的開展方法,優化教學模式,善于利用網絡資源幫助學生拓寬視野,提高學習興趣。本文就網絡資源與中學生物學科教學課件的有機結合進行了探討和研究,希望能夠為相關的教育工作者們提供一定的幫助和支持。
關鍵詞: 網絡資源;中學生物;課件教學;開展策略
一、 中學生物學科的特點
生物學科是基礎性學科之一,其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自然科學文化素養。教育部提出的初中生物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生物教師必須要積極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綜合調動各方面的有利條件,充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鍛煉他們主動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習效率。生物課程涉及很多的概念和抽象性知識,教師應當善于利用多種課程資源開展教學,幫助學生加強理解,大體上而言,生物課程資源包括學校的教學設備、圖書館、學生生活經驗等等,其中,信息化教學資源是近些年來新興起的一類重要課程資源,其所涵蓋的數據量比較大,范圍比較廣,形式多樣化,操作簡單,通過信息技術我們能夠實現高校的師生交互,開展課堂模擬功能等等。
因此,信息技術和網絡資源在中學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是教師所必須要探討的一項重點內容,教師必須要充分研讀教材,深刻把握其中的重點和難點內容,并且在充分利用課本的基礎上尋求網絡資源,廣泛積累相應的圖片、視頻、多媒體資料等等,把其融合在課件教學之中,調動學生的眼睛、耳朵等多種感官開展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注意力,有效促進學習方式的轉變。中學生物網絡課程開發已經成為一項重要的教學發展趨勢,這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教學的必經之路,教師要順應時代發展,以現行生物教材為基礎,反復的研究和琢磨,更好地將網絡資源嵌入到課件之中,讓課程更加具有科學性、教育性和藝術性。
二、 中學生物網絡課程開發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促進優質生物教學資源的普及
網絡資源覆蓋范圍比較廣,涉及領域非常多,因此,教師應當在海量的資源庫中設定科學合理的搜尋范圍,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好的課程學習體驗,然而,從我國的實際中學課堂開展現狀來看,很多偏遠地區師資力量嚴重不足,教學資源嚴重匱乏,網絡條件比較差,多媒體配套設備不全面,不具備足夠的生物課程資源深入探究能力。為了應對這種嚴峻的教學挑戰,相關地區的教師就必須要充分利用好網絡課程,要善于在網絡上搜尋有效的教學資源,做好課前準備、教學過程以及課后評價工作,覆蓋整個學習的全過程。學校也要加強校園內部的網絡建設,這是基礎性工作環節,只有保持網絡通暢,才能夠讓學生享受到網絡環境所帶來的便捷學習條件,全方位的獲取生物學知識,有助于解決偏遠地區教師資源不足和教師整體水平不高的狀況,在有限的教學資源內實現更好的生物課堂。
(二)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中學生物課堂的最終目的就是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水平,培養生物科學素養,通過將網絡資源與中學生物學課件進行有機結合,教師能夠為學生展示相應的圖片、視頻、動畫等等,從而將抽象的生物學概念以一種更加形象的方式展現在學生的眼前,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科學探索能力。相較于普通課堂而言,網絡課程具有更多的集成功能,其能夠涵蓋更多的信息,并且有機整合在一起,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接收到更多的知識,培養其信息記憶和信息篩選能力。教師要利用其網絡課程這項強大的工具,優化設置課堂開展流程,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式學習。最后,網絡資源可以反復觀看,并且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反復瀏覽網絡課程資源,就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反復學習和研究,從而鍛煉科學探索能力,提高生物素養。
(三)有利于學生的探究性學習
生物學是一門立足于實驗的基礎性學科,因此,在教學開展過程中,教師不僅僅要向學生傳授相應的理論知識,也要帶領學生開展一些生物實驗,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理論知識,這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科研探索能力和動手能力,不能夠一味地死學習,要善于運用課堂所學習的知識分析問題,指導實驗。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和鍛煉學生的問題發現能力、問題分析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探究式學習,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每位同學都能夠就所學習的知識發表自己的意見和觀點,并且相互交流,碰撞出思維的火花,從而極大地優化學生的學習方式。中學生物網絡課程集成了大量的拓展性資源,教師要善于篩選,立足于課程內容的實際需求和教學目標,為學生展示相應的生物實驗過程視頻,從而有效指導學生開展實驗,降低實驗的危險性,提高成功率,這也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信心,形成一種愛學習的良性循環。最后,網絡課程資源中涉及的很多內容是生物教材上所沒有呈現的,其能夠極大地拓寬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對于生物知識的探究興趣,此時,教師應當善于提出一些具有技巧性的問題,從而引領學生更加主動地去探究和學習,體驗科學過程和方法,培養良好的科學態度和創新實踐能力。
三、 初中生物網絡課程開發策略
(一)強化培訓提升教師的信息素養
網絡課程的開發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需要開發人員擁有過硬的專業素養和信息處理能力,要有足夠的教學經驗做支撐,善于創新和改造。開發者需要借鑒現有的優質教學資源來補充和完善,從而做出更好的課程,然而,就目前的實際網絡資源配置現狀看來,關于生物方面的網絡資源建設仍然不夠完善,與教材配套的學習資源比較少,很多內容并不能夠完全契合中學生物教材,因此難以應用到課件制作之中,另外,網絡上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全面的生物教育教學資源庫,教師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去尋找和搜索教學資源,但是卻不一定能夠達到想要的目的,這也極大地增加了教師的課件制作負擔。
首先,教師必須要深刻意識到網絡課程開發的長期性和任務艱巨性,要從原來單一的課堂實施者,逐步轉變為課程開發者與課堂實施者,因此,教師所承擔的責任和義務更廣泛,這一角色轉變要求教師不僅僅要從意識上認識到課程開發的意義,而且要具備過硬的信息。與此同時,學校必須要強化培訓,組織教師開展相應的信息網絡課程學習,加強PPT、Flash、Adobe等專業軟件的使用培訓,保證其能夠熟練運用以上軟件開展資源的二次開發。其次,要提升教師的網絡技術水平和在網絡環境下開展教學的能力,善于將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有機結合,調動學生多種感官開展學習。最后,要強化教師的信息技術與生物學科整合意識,要充分把握和搜尋網絡信息中的生物教學資源,立足于學生的興趣點和學習水平,科學搜索資源,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進行網絡課程開發,從而實現信息技術與傳統學科的有機結合,促進整個生物課堂教學的變革。
(二)部分網絡課程缺乏專業指導系統性不強
近些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很多教師都認知到了網絡資源對于教育教學開展的重要價值,并且積極投身于網絡課程開發的研究過程中,網絡資源與中學生物課件的結合是一項比較復雜的過程,里面涉及多種類型的影響因素,打造一個良好的高質量的課件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任務,實際上,網絡課程開發是一項系統性、專業性很強的工作,看似簡單的課程往往需要開發人員在背后付出非常多的努力,開發者需要具備專業知識、豐富的教學資源、過硬的技術能力以及豐富的教學經驗等等,只有這樣,設計出的網絡課程才能夠更加符合生物課堂的需求,讓學生能夠更加輕松容易的理解其中的內容,真正發揮網絡課程資源的優勢。從目前的生物教學資源開發現狀來看,大部分教師缺乏專業的指導,其審美性不足,所制作的課件實用性不強,難以被學生理解和接受,從而導致不能很好地起到教學促進作用。
(三)強化課題研究,帶動網絡課程開發
借助于多媒體設備,我們能夠讓初中生物課堂變得更加具有趣味性,例如,在學習植物的生長過程以及一些自然現象時,僅僅憑借語言的描述,學生可能無法理解教材所講述的概念和內容,而借助于圖片、視頻、動畫等等,我們可以將網絡課程更好地融入課件之中,從而來輔助課堂的開展,讓學生更加清晰明了的了解所學知識。然而,很多教師的軟件制作能力不強,其即使搜索到了相應的教學資源,也難以將這些資源與原本的課件進行有機結合,無法為學生展示出流暢的課件,這極大地浪費了教育教學資源,同時不利于優質課堂的開展,是一項亟待解決的問題。
首先,生物教師團隊不僅僅要開展教學工作,更要善于加強課題研究,定期對教學中存在的重點和難點問題進行探討,整合校園力量,在一定的時間段內集中力量攻關,完成對某一教材版本的課程資源開發,從而保證網絡課程的高效性和完整性。其次,要發揮專家團隊的引領作用,結合多個學校的力量,開展課程網絡研討會,緊緊把握網絡課程開發重點,結合國家教育方針政策,讓網絡課程更加契合學生的學習需求,體現網絡資源的科學性。
總而言之,網絡資源與中學生物課件教學有機結合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內容,相關的教育工作者必須要提高自己的信息文化素養,加強課程設計,不斷改革工作方式,創新工作方法,從而將網絡資源與生物學課件進行更高程度的融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主觀能動性,最終增強學生的生物學科素養,培養全面發展的現代化人才。
參考文獻:
[1]吳盼.關于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學的幾點建議[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2):125.
[2]史文妍.初中生物網絡課程開發的難點及對策[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13):70-71.
[3]鮑世穎.初中生物概念教學的現狀與有效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16):172-173.
[4]馬著斌.初中生物教學中整合現代信息技術的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19):165-166.
[5]白瑞琴.翻轉課堂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5):142-143.
作者簡介:? 方榮輝,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云霄元光中學。
本文系2020年福建省漳州市教科院《線上教學的實施策略研究》(課題編號:ZJKTY20067)課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