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小老師”這個一點都不陌生的稱呼,當代所有任教老師都在叫,都在用,也都在培養。過去,小老師的任務更多的是幫老師管理班級,收發作業,如果會幫老師批改作業和試卷,就已經是非常優秀的小老師了。況且,一個班能力強的同學就那么三五個,那么小老師也就這幾個了?,F代教學新理念,如果我要全班學生都當小老師,我要讓小老師不僅會批改作業,還要會給同學分析題意、解決問題,甚至還要會上課,這樣的小老師你培養了嗎?
關鍵詞: 小老師;心態;步驟;幫扶;教學
我在整個新課改的大環境中參與新羅區的“小學數學‘課堂三導教學個性化學習策略的研究”課題研究過程,得到了一些教學感悟,探索出一些有關課堂三導教學的新知。我在本校開了不少有關課堂三導的數學公開課和講座,同仁們已然受到影響和啟發,發現老師已初步轉變了教學觀念。但只是觀念的轉變,還有好多老師沒有真正的落實課堂三導教學,也就是還存在“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的現象。要如何改變這個現象呢?這是我近段時間一直考慮的問題。經多次與同仁們的談話,發現老師看完我開的公開課后,就直接模仿讓小老師上課,認為這是課堂三導教學最直接的表現形式。殊不知小老師的精彩表現并不是生來就會,也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培養出來。同仁經過幾次嘗試直接讓小老師上課,發現效果不好,就斷然放棄。因此,我認為目前迫在眉睫的是要告訴老師在“課堂三導教學”新理念下如何培養數學小老師。
首先,調整心態。老師已經轉變了教學理念,知道以學生為主體,老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合作者和參與者。但老師的心態不能操之過急,一下子把課堂教學的任務交給小老師,學生即便能力再強,也難以勝任,這是必然現象。老師決不能因此放棄,告訴自己得慢慢來,即使會影響本節課的教學效果,影響本單元的教學進度,甚至影響本學期的考試成績都沒有關系,(其實依我這幾年的實踐結果,根本不可能影響成績。)你必須看到學生的成長并不只有成績這一方面,應該看看學生學習興趣有沒有提高;膽量有沒有增大;表現的欲望有沒有增強;性格有沒有更開朗;行為舉止有沒有更大方;自學能力有沒有得到激發;樂于助人的品德有沒有得到培養等等。即便學生的智商沒有提高,那你也得看看這個孩子的情商有沒有提高。舉個例子,我有個學生,先天性智力缺陷,考試成績從來都不及格。但她從一年級到三年級,所有教過的老師都說,她上課都是睡覺,從來不會說話。即使有人主動跟她說話,她也只是眼睛看著對方,不懂得回答。我剛開始看到她,完全是一張面無表情的僵尸臉。我幾次故意去逗她,拿著相機給她拍照,想讓她笑,可她的表情僵硬,根本不懂得如何笑。一到上課就想趴著睡,在她的世界里,來學校就是睡覺,根本沒有思維,更談不上學習了。經過我四年級一年的課堂三導教學,她上課不但不會睡覺,偶爾還會舉手發言,會與同學交流,會搶鏡頭讓我給她拍照,甚至會主動與老師問好,讓曾經教過她的老師刮目相看。這就是我實施課堂三導教學后學生情商方面得以進步的表現。
看看,學生各方面的進步,才是課堂三導教學的最終目的,老師一定要調整好心態,不能急于求成。
其次,實施步驟。要使學生自己從要我學到我要學,從我要學到我要教,從我要教到我要如何教,從我要如何教到我要如何教好這一序列思想得到轉變,老師一定要有足夠的戰略措施,逐一攻破學生的困惑,解決實際問題,循序漸進地培養數學小老師。下面就來說說我是如何一步步培養。
一、 轉變學生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思想
(一)鼓勵與獎勵相結合
教學過程都以鼓勵為主,鼓勵學生提前預習,提前完成作業,一定要走在老師教學進度之前,能做到的給予獎勵。開始階段,老師要堅持檢查,允許有錯,但不允許不做作業或亂做作業。有提前做作業的獎勵本子,小組加分,甚至獎給糖果等零食都行。一個月后,學生初步養成這個習慣了,也就進入鞏固階段。主要由5人組的小組長檢查這一任務,老師改為小組抽查,以小組為單位抽到這一組,一個人有提前做作業的加1分,一個人沒提前做作業的扣2分,整組完成任務該組再獎勵10分,這樣學生就會互相監督提前完成預習作業。一學期后,學生已經養成預習習慣了,第二學期開始進入強化階段。老師隨機抽查,組長檢查并做好登記,一學期10次以內沒有完成作業的學生,老師進行批評教育,10次以上沒有完成作業的學生請家長到校談話,讓家長配合教育,20次以上次沒有完成作業的學生請家長到校跟班陪讀,配合適時教育。以上內容以班規的形式在開學初制定好,讓學生切記。智力缺陷的特殊學生,老師要適當放寬松。
(二)思想教育工作時常開展
經常以具體實例告訴學生預習的好處,主動學習的重要性;經常表揚有預習的、成績進步大的學生;讓進步大的學生分享自主學習的經驗;讓進步小的學生在班上總結自己的不足,談談今后想怎么做,爭取進步更大些。
(三)開展一對一幫扶活動,讓全班優生與中、差生一對一結對子,優生每天給輔導對象出3至5題的數學題,內容根據學生的已有水平而定,盡量要求出書上和配套練習上的作業,并要求出題人及時批改和評價,教師每周檢查一次。
如果以上的工作堅持落實,這樣一定可讓學生更快地從要我學提高到我要學的自覺性的思想轉變。
二、 轉變學生從我要學到我要教的思想
第一學期已經培養了自主學習的習慣,學生已經轉變我要學的思想。第二學期在強化這個習慣的同時老師開始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當小老師,激發學生從我要學到我要教的思想。這樣能進一步提高學生自學的積極性,不但保證我要學,而且還要學會、學好。在學會學好的基礎上才能去做小老師教同學,這一思想轉變過程大體也分為兩部分。
(一)充分用好書本
首先告訴學生認真看數學書上的例題,看懂并充分理解后再完成書上的練習題,保證自己學會解題方法。其次看相應的教材,假設自己是小老師,從教材中了解如何教別人學會該問題的解題方法。
(二)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模仿教師教學
教師先告訴每個學生自己都是小老師,等下學期每個人都要給同學上課,所以大家都要注意模仿老師怎樣上課,上課的任務不只是學會本節課的數學知識,還要學一學老師怎么教大家學會這些知識。想想如果讓你來教,你會怎么做,讓學生帶著我要教的任務上課。
三、 轉變學生從我要教到我要如何教的思想
經過學生我要學和我要教這兩個思想過程后,開始讓學生考慮要如何教的思想,這一過程需要老師不斷地指導和培訓,具體做法如下。
(一)任務明顯
上課前告訴學生注意老師的教學方式方法。下課前讓學生回顧老師的教學過程,這樣至少培訓一個月。
(二)分塊總結
計算題的教學,解決問題的教學,幾何圖形的教學,統計知識的教學等等,這些不同的知識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都要傳授大致的教學方法和講解步驟。教學過程,一般分為復習舊知識、提出目標、講解新知識、鞏固練習等等。
(三)直接嘗試
知道學生對教學有一定的感悟時,可讓個別能力較強的學生上臺嘗試教學,先給5分鐘左右,教師一旁指導,并讓其他同學模仿,這種直接培訓的機會要多一些。從優生到中等生再到差生都可以上臺嘗試,進步慢的多加鼓勵,進步快的多加表揚,直到全班學生對我要如何教的思想有一定的感悟。
四、 轉變學生從我要如何教到我要如何教好的思想
我要如何教好這一思想,老師一定要引導學生花功夫,每個知識點教法很多,如果學生只是想著教完,沒有考慮把同學教會,這樣反而會起反作用,浪費時間而且耽誤其他同學課程。那么要如何保證讓小老師教得好,我的具體做法如下。
(一)讓小老師寫好小教案
小教案要求寫出:課題,時間,第幾小組,目標,重難點,教學過程,1~3題練習題。
(二)自制教具
根據課題需要自己準備教具,開始教師要提醒學生,一旦養成習慣,小老師會自覺做好準備。如這學期教五年級上冊的《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時,老師只要在前一天說“我們明天要學《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這課”,小老師就會自己帶來紙盒,有些小老師會提前把附頁的圖剪下來做好,有些小老師用紙片提前出好小組成員要做的練習題等等。
(三)同樣用上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方法
如:情境描繪、概念解釋、事實敘述、原理論證、規律闡明、游戲競賽、講解法、提問法、練習法等等,幫助和引導學生轉變學生從我要如何教到我要如何教好的思想。
(四)評價機制跟上
小老師的課堂評價和老師的評價,每次考試成績以小組的平均分進步情況,期末評出“優秀小老師”。
總之,在新時代、新課改要求下的數學教學更加需要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知識。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如果能引發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主動參與新知識的學習,那么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小老師教學模式對幫助和引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手段。要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識,教師千萬不能“授之以魚”,而要“授之以漁”。小學生學習數學是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接受前人已有數學知識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必須有學生自己積極主動的學習活動。由于學生處于身心發展階段,教師的啟發引導是必須的,但最終理解并掌握學習方法,學會自學才是教育的成功所在。因此,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導下,尋找教師對學生數學學習的指導與學生自主探究之間的平衡,把握好教師對學生數學學習的引領,是一個重要的方面。教師要提供平臺和機會,指導和幫助小老師學會自學知識,促進小老師養成自學成才的好習慣。
參考文獻:
[1]李鎮西.愛心與教育[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8.
[2]郜舒竹.小學數學教學基礎[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
[3]李希貴.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簡介:? 林秀芝,福建省龍巖市,龍巖龍鋼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