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摘要】目的 分析對處于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采取托拉塞米注射液治療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將我院在2018年9月至2019年1月我院接收的50例慢性心力衰竭加重期患者納入研究中,采用隨機分組法,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對照組患者選擇呋塞米注射液治療,研究組患者接受托拉塞米注射液治療,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 在24小時、48小時后,研究組總尿量均少于對照組,研究組血鉀、血鈉變化幅度低于對照組,且研究組心率和左室射血分數優于對照組,以上各項,P<0.05。結論 對于處于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的患者可以選取托拉塞米注射液治療,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發展,且安全性高。
【關鍵詞】托拉塞米注射液;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
【中圖分類號】R54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10..02
慢性心力衰竭大都出現在各種心臟疾病的嚴重階段,具有較高的發病率,且病情復雜,主要表現為組織水腫、水鈉潴留等。當慢性心力衰竭發展到急性加重期時,病情更加嚴重,直接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1]。臨床可通過利尿劑緩解患者水腫癥狀,有助于心衰治療,利尿劑類型多樣,托拉塞米屬于一類新型的利尿劑,可用于治療水腫、腹腔積液、腎衰竭等疾病,相關研究將托拉塞米應用于心衰治療中也取得一定效果,可進一步分析其應用后的藥理作用。本研究在現有應用基礎上,對托拉塞米注射液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進行分析,具體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將我院在2018年9月~2019年1月我院接收的50例慢性心力衰竭加重期患者納入研究中,所有患者對研究知情并同意參與,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對照組中男性數量為15例、女性為10例,年齡區間為46歲~75歲,年齡中值為(65.30±6.16)歲,患病時間均為1年~8年,平均時長為(4.26±1.30)年;研究組中男性數量為14例、女性為11例,年齡區間為45歲~73歲,年齡中值為(66.25±9.85)歲,患病時間均為1年~9年,平均時長為(4.33±1.41)年。對比兩組基礎數據,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常規治療,讓患者選擇正確的體位,進行常規吸氧,按照患者的情況結合醫囑應用醛固酮受體拮抗劑、血管擴張劑等藥物。
對照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選擇呋塞米注射液(產自石藥集團歐意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為H13021034),每次用量為2 mL,每天使用2次。研究組則在常規基礎上采取托拉塞米注射液(產自南京優科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為H20040849)每次用量為2ml,每天使用2次,兩組均接受3天的治療。
1.3 觀察指標
本研究取兩組在治療24小時及48小時后的總尿量、治療前后血鉀及血鈉水平、治療后患者的心率及左室射血分數作為觀察指標。尿量由醫務人員收集并記錄,血鈉、血鉀、心率、左室射血分數按照常規流程檢測得出,其中血鈉和血鉀通過采集血清后進行酶法檢測所得;左室射血分數通過超聲心動圖檢測,頻率設置為3.0 MHz,觀察室壁運動;心率通過心率監測儀記錄[2]。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對所取得的數據進行SPSS19.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均為計量數據,(x±s)表示,t檢驗。取得的p值<0.05時,組間數據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比較治療后兩組患者24小時及48小時后的總尿量
記錄數據顯示,治療后對照組在24小時及48小時后的總尿量分別為(1918.30±216.37)ml、(2562.22±168.09)ml;治療后對照組在24小時及48小時后的總尿量分別為(2567.51±205.42)ml、(3109.43±201.44)ml。研究組患者在治療24小時及48小時后的總尿量均比對照組多,t=11.316、p=0.001,t=10.573、P=0.001。
2.2 比較治療后兩組患者血鉀、血鈉變化情況
治療前對照組的血鉀水平為(4.26±0.82)mmol/L、血鈉水平為(141.27±3.95)mmol/L,治療后對照組血鉀水平為(3.06±0.67)mmol/L、血鈉水平為(132.16±2.83)mmol/L;治療前研究組的血鉀水平為(4.36±0.91)mmol/L、血鈉水平為(142.09±3.26)mmol/L,治療后研究組血鉀水平為(4.28±0.88)mmol/L、血鈉水平為(137.39±3.51)mmol/L。研究組血鉀、血鈉變化幅度低于對照組,t=8.316、P=0.002,t=9.002、P=0.002。
2.3 比較治療后兩組的心率及左室射血分數
治療后檢測得出,對照組心率為(82.31±4.67)次/分、左室射血分數為(45.39±6.10)%;研究組心率為(72.11±2.62)次/分、左室射血分數為(52.32±7.02)%。研究組心率以及左室射血分數均優于對照組,t=10.571、P=0.002,t=9.883、P=0.001。
3 討 論
慢性心力衰竭也屬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主要發生于靜脈回流充分的狀態下,心排血量會降低,全身組織臟器代謝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各類重癥心臟疾病到了終末階段都會出現慢性心力衰竭的情況,屬于一種臨床綜合征,慢性心力衰竭的病情復雜,且預后效果不佳,發展到急性加重期會增加疾病病死率[3]。據數據統計,慢性心力衰竭在任何年齡階段都可發病,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也會增加,患病時患者的呼吸功能、機體各項代謝指標都會受到影響。處于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時患者會出現嚴重癥狀,而引起慢性心力衰竭病情加重的重要原因包括情緒激動、心率失常、感染等,表現為肺循環、體循環瘀血等,因此,臨床十分重視該病癥的治療方法,加強這一方面的研究力度,為患者提供更為有效的治療措施。
臨床判斷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療效果主要評估患者心率、血壓、左室狀況得出,對慢性心力衰竭采取的常規治療方法為幫助患者選擇合適的體位如坐位或半臥位、吸氧、應用血管擴張劑等,這些治療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對患者的病情具有緩解的作用,但從整體上看治療效果并不理想。隨著醫學界深入研究,在這類疾病的治療中逐漸應用到呋塞米、托拉塞米等利尿劑進行治療,尤其是在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中,已經取得良好的效果。托拉塞米是一類磺酰脲吡啶類利尿劑,分析其藥理作用機制如下,該藥物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對鈣離子、鉀離子的轉運載體重吸收鈣離子和鉀離子等具有抑制作用,達到促進尿中氮、水、鈉等的排泄,具有雙重利尿的作用[4]。呋塞米也屬于可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利尿劑,但是呋塞米半衰期比托拉塞米短,其作用時間不長,無法實現理想的生物利用度。汪明等[5]研究表明,托拉塞米注射液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治療取得的效果優于呋塞米治療,且托拉塞米還可以增加患者的尿量,具有確切的治療效果,降低低血鉀的發生率,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可行性,可以推廣應用。
本研究在對我院處于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的患者實施托拉塞米注射液治療,其尿量提升,血壓、心率等指標控制情況均優于呋塞米治療,且血鉀變化幅度比較小,不會引起不良事件,具有較高的安全性。綜合證實了托拉塞米注射液的治療效果,可在臨床中加強應用。
總之,基于藥在處理該癥中的多方面優勢,可在臨床進行推廣運用。
參考文獻
[1] 張海燕.心脈隆注射液聯合托拉塞米、多巴酚丁胺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療效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5,13(12):1411-1413.
[2] 李大為,張秀麗,徐 娜,等.參麥注射液合托拉塞米注射液治療老年慢性心力衰竭70例臨床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5,24(16):114-116.
[3] 肖南海,林創明,康峰光,等.托拉塞米注射液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的療效分析[J].吉林醫.,2016,37(4):779-781.
[4] 吳茱萸,唐思源.BiPAP呼吸機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急性加重期的療效[J].中國實用醫刊,2015,56(22):120-121.
[5] 汪 明.托拉塞米注射液治療急性左心衰竭療效評價[J].中國醫藥科學,2017,02(8):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