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夢偉 白一帆 姜曉瑜
【摘要】外科學是醫學生最重要的核心科目之一。對于沒有臨床經驗的醫學本科生,外科學內容較強的實踐屬性和應用解剖等知識對空間理解力的要求令傳統的理論教學模式難以獲得滿意效果。而在外科臨床實習階段,一方面學生的時間自主支配權增加,另一方面沒有臨床經驗往往令其對實習須掌握的臨床技能無從入手。為此,我們在外科學理論授課時采用基于ARCS模型的情景教學法通過模擬某疾病典型案例的診療過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信心和滿足感,而在臨床實習階段則采用Mini-CEX/DOPS測評對學生的實習內容和能力進行規范和考核,效果滿意。本文探討了我們對該模式應用的初步體會。
【關鍵詞】ARCS模型;情景教學法;迷你臨床演練評估;直接操作觀察;本科生教學
【中圖分類號】R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10..02
1 本科生外科臨床大班課和臨床實習教學現狀和對策
醫學本科生一般在大三進入臨床實習點之前完成外科學理論課學習。相較于基礎學科,內、外科均以單個疾病為學習的基本單元,一般按照某病的病因、病理機制、病理生理、病理、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診斷和鑒別診斷、治療等環節展開,對毫無臨床經驗的醫學本科生而言內容抽象,理解困難。而與內科學相比,外科又具有空間理解要求高,一些操作和外科應用解剖的文字描述難以直觀理解,所述內容實踐性高、專業性強等特點,進一步增加了學習難度。此外,我校每次大班課一般為2-3課時,即80-120min,傳統教學模式下學員被動聽課接受知識,很難自始至終保持良好的注意力,學習過程的枯燥及反映在自身體驗和考評結果的不順利將會打擊學生學習外科學的積極性,影響學習效果。ARCS模型是一種核心內涵旨在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促進學習效果的教學模型。而情景教學法通過有針對性地設置合適的教學情景,非常適合嵌入ARCS模型通過實例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進入臨床實習階段后,學生時間使用的自由性大大增加,且對于沒有臨床經驗的本科實習生來說外科實習要求掌握的內容在沒有良好的、有針對性的引導下很難獲得滿意的學習效果,基于此我們基于大綱要求采用迷你臨床演練評(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Mini-CEX)量表和直接操作觀察(Direct Observation of Procedural Skills,DOPS)量表設置實習要求、評估學員臨床能力,本文探討了我們的初步實施體會。
2 基于ARCS模型的情景教學法用于外科學大班課教學的設計和實施
學習動機是引導和鼓勵學習者學習的強大內部力量,強烈的學習動機可對學習效果產生良好的促進作用[1]。美國佛羅里達大學Keller JM于上世紀80年代根據決定學習動機的4大要素,提出了所謂ARCS動機模型,即注意(Attention)、切身性(Relevance)、自信心(Confidence)和滿足感(Satisfaction)[2],后經發展逐漸成為一種以激勵課堂學習動機為核心的教學模式,策略為:(1)通過一定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其對學習內容產生關注及興趣,(2)令其充分感受到學習任務與自身的需求、職責等息息相關,理解學習的重要性和現實性;(3)要使學生對完成學習具備信心;(4)讓其在完成學習任務后獲得滿足感。
應指出,所謂的“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發生在有意義的背景中時會變得更有效率,而情景教學法正是在教學過程中合理運用多種現代化教學手段力求盡可能模擬教學內容的真實或近似情境,尤其是對于那些文字并非良好描述方式的知識比如某臟器的外科應用解剖或循環系統的病理生理過程等,從而使學生通過面對更為直觀的教學媒介,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的一種教學方法。比如在外科學的理論大班科教學過程中,通過設計針對某疾病的多個重要維度的模擬情景展示典型病例,由此有效引起學生興趣,振奮其注意力,激發學習熱情。情景模擬教學的上述特點令其非常適合嵌入ARCS模型用于外科學教學。以循環系統中胸主動脈疾病為例,該教學模式的具體實施步驟和方法如下:按照外科學該章節教學大綱要求設計胸主動脈瘤和主動脈夾層典型病例,其典型體現在發病狀態、臨床表現都是臨床上最主流、最常見的情況。同時,匹配最重要輔助檢查的典型圖片,視頻等。例如提供急性主動脈夾層全主動脈CTA結果并以此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將自身代入診療醫生的身份,首先根據整體的資料可較為容易得出該病例的正確診斷,進而帶著更高的自信心和興趣進行主動脈夾層其他知識點的學習,包括外科應用解剖、分型、詳細的臨床表現,常用的輔助檢查結果以及治療策略,最終使學生獲得對某疾病知識整體上更好的理解和把握。結合筆者為我校2016級142名臨床醫學本科學員根據第9版《外科學》講授常見的先天性及后天性性臟病各章節以及心肺復蘇章節大班課的體會,認為在外科學大班課授課過程中根據ARCS模型采用情景教學法授課效果及學生體驗反饋滿意。
3 Mini-CEX/DOPS量表測評用于外科臨床實習教學及考核
在醫學本科生完成理論課程進入臨床實習階段后,我們基于教學大綱利用2010年中國版[3] Mini-CEX和DOPS量表內容來對本科生的外科實習進行具體的要求和相應測評。其中,臨床基礎能力采用Mini-CEX測評,臨床技能操作通過DOPS進行測評。Mini-CEX和DOPS測評均由2-3位帶教老師以外的中級教學職稱以上教學人員進行打分,并取平均值作為某學生的最終成績。其中,Mini-CEX測評項目包括:問診、體格檢查、溝通技能、臨床診斷、人文關懷、組織效能、整體表現。DOPS測評量表包括:了解適應證及相關解剖知識,取得患者及家屬同意,操作術前準備,適當的止痛或鎮靜,操作能力,無菌技術,適時去求幫助,術后處理,溝通及人文關懷,整體表現。此外量表還包括了考核疾病類型等信息以幫助考核教師縮小系統差異。筆者對在我可進行實習的我校本科學員依據Mini-CEX/DOPS量表內容要求其實習進行引導要求,并據此在入科后、入科中期,出科前進行考核。
4 上述教學模式優勢和仍有待解決的問題
目前,通過上述模式對我校本科生進行外科學大班科和承接于此的外科臨床實習教學初步效果令人滿意,通過對授課學生進行的無記名問卷調查發現該模式得到了絕大多數同學認可。然而,該模式仍有一些有待完善的方面。首先,實施時間較短,后續教學過程中仍需根據學生反饋不斷完善優化其實施路徑和細節;其次,該模式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需要具合格的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也要有一定的領導和組織能力,此外教師須在大班課前做好課前情景的設計構建,根據不同的學生群體,教學內容,合理地設計運用情景教學,增加了教學工作量。
總之,本教學方法雖然在前期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但在實踐過程中仍然存在如何進一步挑選合適的典型案例、情景模擬的合理設計以及如何根據外科實習的實際情況和教學要求的變化調整考核量表等問題,這也是后續須在教學過程中進一步探索和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張文新.高等教育心理學[M].濟南院山東大學出版社袁2008院153-179.
[2] KELLER J M.Development and use of the ARCS model of instructional design[J].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Development,1987,10(3):2-14.
[3] 陳弼滄,王小龍,黃朝陽,等.量化臨床迷你演練評估在臨床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廣西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2,15(3):8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