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鳳華
【摘要】語文寫作教學通過運用情景教學模式,使課堂內容變得豐富多彩,不再枯燥無味。通過各種情景的體驗,豐富了學生情感的同時也使學生對寫作不再排斥,還能激發學生對寫作的興趣。情景教學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同時也能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升。本文分析了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談了提高初中語文寫作的策略和方法。
【關鍵詞】初中語文 寫作教學 情景教學法
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語文教學中寫作能力的培養,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積累詞匯、掌握語文的語言結構,還能全方面地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因此寫作教學應該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初中學生正處于對新鮮事物充滿強烈好奇心的年齡段,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而情境教學作為一門新興的教學手段能夠很好的完成這一目標,幫助教師解決現階段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將他們培養出綜合素質極高的多元化人才。
一、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在我國的全面實施,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開始重視興趣教學的作用,其教育手段也在發生這巨大的轉變,但是仍然還有很多學校在教學過程中存在著諸多問題,不僅教學質量得不到提高,還缺乏效率,影響學生未來的發展其中存在的最為嚴重的問題有以下幾點。
1、語文教師忽視對學生寫作基礎能力的培養。不局限于語文寫作,很多教師在初中教學的過程中都不重視學生基礎能力的培養,他們普遍認為基礎能力應該在小學階段就做好的,但是由于學生個體差異性的原因,他們對知識的接受能力不盡相同,同時他們就讀過的小學也可能存在很多因素影響他們基礎能力的培養,這就需要教師在鞏固好學生小學知識的基礎上,做好初中和小學的銜接工作。
2、缺乏寫作和閱讀的聯系。很多教師都忽視了閱讀對語文教學的重要作用,現今學生的學習壓力都很大,學習任務十分繁重,加之教師忽視閱讀積累的積極作用,導致學生的閱讀量比較少,在寫作文的過程中出現句法、字詞的錯誤,文章缺乏連貫性,并且思想性也極弱,正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尤其是缺乏足夠人生閱歷的初中學生,更需要通過閱讀來豐富自己的見聞,只有做好閱讀才能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同時也有利于培養濃厚的文學興趣,對寫作能力的提高大有好處。
二、提高初中語文寫作的策略和方法
1、寫作要重視學生寫作思維的發展
(1)發展學生的思維不要忽視了口語訓練。口語訓練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語言思維能力。從語言文字的發展史來看,語言先于文字,語言是表情達意的第一階段,也是最直接的階段。現代語言學家邦文尼斯特認為,語言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思維品質的改善,有助于學生個體情感態度、個性化思維品質的形成。因此,要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首先應發展學生語言的能力,通過語言能力的提高,進而促進和發展其寫作思維能力。
(2)口語訓練也要遵循循序漸進的規律。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突出口語教學“無意識訓練原則”收效更佳。課標指出: “應重視指導學生在各種交際實踐中提高口語表達能力,采用靈活的形式組織口語交際教學,還應鼓勵學生在各學科教學活動以及日常生活中鍛煉口語交際能力。”閱讀教學是口語訓練的絕好機會。可以讓學生對某一人物或某一情節進行討論; 可以分門別類做些閱讀筆記以積累詞匯; 可以練一練閱讀復述以提高語言組織能力; 可以就學習的文章發表自己的見解以提高語言表現力。通過口語訓練,逐漸使學生養成開口前組織語言,對語言進行修飾,提高語言表述準確性的好習慣,克服口語表達“語無倫次”的弊病。說出來,才能寫出來。只有在語言得到一定的發展后,學生的寫作能力才能有所提高。
2、寫作源于模仿。魯迅先生說:“凡是已有定評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說明著應該怎樣寫。”創造離不開常規性的基礎訓練,學生習作的創造性來源于模仿,葉圣陶和呂叔湘說:“語文的使用是一種技能、一種習慣,只有在通過正確的模仿和反復的實踐才能養成。”對目前寫作教學效果不佳的狀況,是因為我們的作文教學過多地期待學生在整篇寫作訓練中能夠有所突破、有所創造,卻忽視了常規性、基礎性的作文專項訓練的“蓄勢”過程。這一現象在初中寫作教學中表現尤為突出。小學生為什么要在積累了一定的詞匯和初步學會觀察后的三四年級才開始練習寫作,是很值得思考、借鑒的。很多教師認為,學生已經上到初中、高中,其實相當一部分學生的作文水平并沒有與其年齡同步增長,這種對作文的期待,實際上是在犯著一個跨越階段的、“拔苗助長”的錯誤,這也是導致很多學生“談文色變”的原因之一。因此,初中寫作教學應重視有所突破、有所創造的作文“蓄勢”過程,應回歸扎實的基本功訓練,將整篇作文訓練化整為零,實施“聚沙成塔”工程。
3、培養學生寫作技能與寫作技巧。《課標》要求:“寫作教學力求精,要有用。應抓住取材、構思、起草、加工等環節,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寫作。”寫作的技能和技巧是寫作能力的重要構成因素,具備一定的寫作能力是開展寫作活動的基礎和前提。在平常的作文寫作與講評中,教師可根據自己的教學情況循序漸進,精講精練,逐步培養學生的寫作技能,包括審題的能力、搜集整理材料的能力、分析綜合的能力、語言運用的能力和構思立意的能力。另外,《課標》要求: “寫記敘文,做到內容具體; 寫簡單的說明文,做到明白清楚; 寫簡單的議論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據; 根據生活需要,寫日常應用文。”當然,這些能力的培養非一朝一夕之功,還要融入平常的語文教學之中。
總之,我們在進行初中學生語文寫作能力培養的過程中,可以采用情境教學的方式,不能能夠彌補學生見聞的不足,還能夠形成活躍的課堂氛圍,進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將學生培養成為合乎社會要求的綜合性人才,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計民. 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淺析[J].學周刊(b 刊),2014(29).
[2]徐文富. 情景教學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運用[J]. 新課程( 上旬),2014(04).
[3]譚成奎.新課改下情景教學在初中語文(人教版)教學中的運用[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5(14).
[4]賴業偉.情景教學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運用[J].教學研究,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