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艷琴
【摘要】目的 現將在缺血性腦卒中睡眠障礙患者中應用以結局為導向的優質護理的臨床效果進行詳細分析。方法 將我院收治的70例缺血性腦卒中睡眠障礙患者作為本次分析病例,選取時間段為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根據電腦隨機選取法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5例,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添加了以結局為導向的優質護理,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效果。結果 護理后同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及睡眠障礙均得到良好改善,生活質量明顯提高,兩組之間的數據差異具備明顯的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將以結局為導向的優質護理應用于缺血性腦卒中睡眠障礙患者臨床護理治療中,取得了較理想的應用效果,有效改善了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提高了患者的睡眠質量及生活質量。
【關鍵詞】優質護理;缺血性腦卒中;睡眠障礙;效果分析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10..02
缺血性腦卒中在近年臨床上的發病率較高,睡眠障礙是該病發生后的常見并發癥,由于患者長期處于低質量睡眠,不僅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還會給患者的康復效果造成嚴重影響。所以應加強對缺血性腦卒中睡眠障礙患者的護理干預,提高臨床護理水平,才能幫助患者早日改善睡眠障礙,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為此,此次研究便將以結局為導向的優質護理與臨床常規護理在缺血性腦卒中睡眠障礙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進行了對比分析,具體情況見下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此次分析對象選取的是2016年6月~2019年6月我醫院接收的70例缺血性腦卒中睡眠障礙患者,按電腦隨機選取方式將所有患者平均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5例,觀察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5例,年齡50-75歲,中位年齡(62.5±3.5)歲;對照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6例,年齡50-76歲,中位年齡(63.0±3.6)歲,兩組患者的臨床一般資料經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臨床常規護理,加強生命體征監測,做好日常病房環境護理;夜間及時關燈,減少光線及噪音刺激,嚴重者可遵醫囑給予適當的助眠藥物;發放健康手冊,給予用藥、飲食及康復鍛煉指導;觀察組患者添加了以結局為導向的優質護理,①根據患者身體狀況、疾病特征、護理需求及睡眠障礙情況,制定出針對性的護理計劃。②加強心理干預,及時解答患者心中存在的疑問,給予有效的心理疏導,與家屬共同鼓勵安慰患者,最大限度緩解患者的焦慮煩躁情緒,并且鼓勵患者每日堅持進行合理康復訓練,訓練主要包括自行用餐、穿衣及洗漱等日常活動能力,通過良好的訓練促進患者肢體血液循環,提高患者身體恢復速度;并為患者安排語言功能訓練,主要包括讀報、數字卡練習及語音交流等方式,促進患者恢復語言功能,從而減輕患者因失去自理能力所導致的焦躁情緒,并改善患者睡眠障礙[1]。③加強患者的睡眠干預,每晚入睡前指導患者進行足浴,促進血液循環,并且達到安神作用;幫助患者調整舒適的睡眠體位,并給予患者有效的按摩,同時要將病房燈光調暗,讓患者收聽舒緩的助眠音樂,從而提高患者的睡眠質量[2]。
1.3 觀察標準
將兩組患者焦慮抑郁癥狀進行評分對比,評分方式采取漢密頓焦慮和抑郁量表,指標共有24項,總分值為100分,分數越高則焦慮抑郁癥狀越重;將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睡眠質量進行評分對比,評分方式采用PSQI評分系統,總分值為10分,分數越高則表明患者的睡眠質量越好;同時采用調查問卷的方式記錄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生活質量,總分10分,分數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此次所有數據分析使用的統計學軟件為SPSS 20.0,計量數據描述用(x±s)和t檢驗;計數數據=n(%)描述及x?檢驗,當兩組數據差異顯著時為P<0.05。
2 結 果
2.1 兩組計量數據對比
護理前兩組患者焦慮抑郁癥狀評分數據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上述指標數據同對照組比較有顯著優勢(P<0.05),見表1。
2.2 兩組計量數據對比
護理前兩組患者睡眠質量和生活質量評分數據對比差異較小(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睡眠和生活質量同對照組比較均得到顯著提高,組間差異較為明顯(P<0.05),見表2。
3 討 論
缺血性腦卒中在中老年群體中發病率最高,由于長期受到疾病困擾加之患病后患者失去自理能力,因此嚴重增加了患者的身心負擔,使患者出現焦躁抑郁情緒,從而增加了患者的睡眠障礙并發癥發生幾率,使患者的康復效果及生活質量降低[3]。所以,應加強對缺血性腦卒中睡眠障礙患者的護理干預,通過良好的護理干預,減少外在因素對患者睡眠質量造成的影響,是確保患者治療康復效果及提高生活質量的關鍵[4]。因此本次研究中,詳細分析了缺血性腦卒中睡眠障礙患者采取優質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分析后最終取得較好的應用效果。該護理模式主要是通過為患者制定出針對性的護理計劃;并通過加強心理干預和健康教育,增強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度及依從性,并改善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通過科學合理的康復訓練,提高患者的身體恢復速度,從而減輕由于失去自理能力導致患者出現的焦躁情緒,使患者能夠擁有良好心態,從而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并通過加強對患者的睡眠干預,提高患者的睡眠舒適度,最終使患者的睡眠障礙能夠得到盡快改善[5]。這在本文分析結果中也顯示,與采用常規護理的對照組比較發現,采用以結局為導向的優質護理后的觀察組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及睡眠障礙均得到良好改善,生活質量明顯提高。
分析結果顯示,以結局為導向的優質護理不僅可以有效改善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睡眠障礙,還可有效提高臨床護理治療效果,促進患者身體恢復速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袁 會.以結局為導向的優質護理在缺血性腦卒中睡眠障礙患者中的干預效果觀察[J].世界睡眠醫學雜志,2018,5(12):106-108.
[2] 陳盈盈,張 麗,周光耀.綜合護理干預對缺血性腦卒中后睡眠障礙患者睡眠質量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現代醫藥衛生,2018,v.34(15):123-125.
[3] 賀 婧,韋俊杰.優質護理在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睡眠障礙的改善效果[J].中國保健營養,2017,27(5):45.
[4] 劉 紅,沈 斌,李衛寧.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睡眠障礙及其對預后的影響[J].四川醫學,2017,38(7):782-784.
[5] 葉 燕.綜合優質護理干預對腦卒中睡眠障礙患者動態血壓、睡眠質量及滿意度的影響[J].世界睡眠醫學雜志,2018,5(12):1522-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