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芙蓉
【摘要】目的 探析在腦外傷患者心理和情感康復中應用情志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 從人民醫院擇取22例腦外傷患者,將其隨機分成兩組,對照組11例患者行以常規護理,研究組11例患者行以情志護理,對照分析兩組心理和情感康復情況。結果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對比無統計學差異,護理后兩組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均明顯降低,研究組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在腦外傷患者心理和情感康復中應用情志護理的臨床效果確切,可以緩解心理和情感障礙,臨床價值顯著。
【關鍵詞】腦外傷;心理;情感障礙;康復;情志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10..01
腦外傷通常是因高處墜落、車禍等事件導致,通常會造成永久性功能障礙,患者通常會出現視覺功能障礙、語言功能障礙、記憶功能障礙、聽覺功能障礙、睡眠功能障礙等癥狀,另外還會出現眩暈、記憶減退、嘔吐、昏迷等癥狀,因此患者容易出現心理和情感障礙,所以需要做好護理干預。本文探析在腦外傷患者心理和情感康復中應用情志護理的臨床效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人民醫院擇取22例腦外傷患者,病例均從2017年6月~2019年6月,將其隨機分成兩組,對照組11例患者中,男6例,女5例,病例擇取年齡范圍為20~70(36.59±3.20)歲;研究組11例患者中,男7例,女4例,病例擇取年齡范圍為21~71(36.60±3.18)歲;從性別以及年齡來看,組間并無統計學差異,可比。
1.2 方法
對照組11例患者行以常規護理,包括生命體征觀察、用藥指導等。研究組11例患者行以情志護理:①為患者營造良好住院環境,對室內溫濕度進行調節,保持通風,降低噪音,并在墻上掛風景畫等,控制光照以及照明條件,使患者睡眠質量得到保障,放松心情。②護理人員主動關心和關愛患者,對焦慮、抑郁患者給予心理支持和鼓勵,并通過聽音樂、看電影等方式轉移注意力,另外通過介紹成功病例,提高患者戰勝疾病的自信心。③因患者性別差異以及生活習慣差異影響,容易產生不同程度的陌生感和緊張感,對于此護理人員應對患者主訴予以耐心傾聽,并對其疑問予以耐心接待,若患者病情嚴重,則對其心理狀態予以密切觀察,并及時評估,開展心理護理,使其悲觀情緒得到緩解,積極配合醫護人員工作。
1.3 臨床觀察指標
通過焦慮自評量表評估焦慮情緒,評分以50分為分界值,評分與焦慮程度成反比;通過抑郁自評量表評估抑郁情緒,評分以53分為分界值,評分與抑郁程度成反比。
1.4 統計學方法
利用統計學軟件(SPSS17.0)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通過(x±s)表達,用t值檢驗,計數資料通過(%)表達,用x2檢驗,若P<0.05確認組間數據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護理前,研究組焦慮評分為(48.17±4.22)分,抑郁評分為(49.26±5.73)分,對照組焦慮評分為(47.30±4.97)分,抑郁評分為(48.34±5.66)分;護理后,研究組焦慮評分為(37.13±4.02)分,抑郁評分為(35.08±4.49)分,對照組焦慮評分為(41.10±4.12)分,抑郁評分為(40.70±4.44)分;護理前兩組患者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對比無統計學差異,護理后兩組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均明顯降低,研究組均低于對照組,P<0.05。
3 討 論
腦外傷屬于腦部疾病,在臨床中比較常見,通常是因嚴重外力創傷而導致,由于事發突然,患者通常是在無防備情況受傷,加上機體功能受到嚴重損傷,所以容易產生不良情緒,這也會對患者治療依從性產生影響[1]。對于此則需要做好護理干預。情志護理作為新型護理模式之一,強調護患之間的關系,鼓勵患者主訴自己的想法,并為患者提供環境、日常生活等方面的護理措施,使患者更加信任護理人員,積極配合醫護人員工作[2-3]。本次研究中,針對腦外傷患者行以情志護理,并與常規護理作對比,結果顯示,護理后研究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情志護理的應用可以使患者的不良情緒得到改善,臨床效果確切,情志護理在腦外傷患者中的應用可以改善心理和情感康復效果。
在腦外傷患者心理和情感康復中應用情志護理的臨床效果確切,可以緩解心理和情感障礙,臨床價值顯著。
參考文獻
[1] 曹 霞,楊雨明.中醫情志護理對腦外傷患者心理狀態及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J].中外醫療,2017,36(34):137-139.
[2] 劉 東.中醫情志護理對腦外傷患者心理情感、生活質量的影響[J].西部中醫藥,2017,30(01):109-112.
[3] 彭平娟.情志護理對腦外傷患者心理和情感障礙康復的影響探討[J].包頭醫學,2016,40(04):238-240.